陳其昶
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
關于加快數字化醫院建設發展的幾點思考
陳其昶
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
現階段,我國醫療服務體系尚不健全,不能適應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數字化醫院的建設是符合當前時代潮流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改善我國醫療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有利于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減輕患者的醫療負擔,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數字化;電子病歷;電子處方;遠程醫療
我國自90年代起開始進行數字化醫院建設的探索,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但數字化在醫療機構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快速的發展。數字化醫院并不像有些人說的離我們很遠,它與人民的健康水平息息相關,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目前,在歐洲、美國或亞洲一些國家,數字化醫院的發展已進入實質性階段,而我國的數字化醫院建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發展速度相對滯后,發展前景廣闊。數字化醫院的建設使傳統的醫療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要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為核心,以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轉變健康領域發展,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度提高健康水平,顯著改善健康公平。因此,數字化醫院的建設對于各類各級醫院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具有重大意義。面對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尚不健全,并不能適應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醫療衛生資源總體不足,地區差異明顯,資源分布不均、醫療衛生的發展明顯落后于經濟的高速發展這一現狀,數字化醫院的建設正時適應了時代的潮流,促使醫療衛生水平和健康服務水平發生由量到質的重大變化。
目前,數字化醫院的建設呈現出無紙化、無膠片化、無線網絡化的三大特征。由此可見,數字化醫院建設與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密不可分,通過先進的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將醫院中病人的診療信息進行收集和管理,使得醫院的信息化管理達到最優化,從而提高醫療水平。醫院的數字化實施不是單一的、片面的,它是全方位的,每個醫院需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層次、有重點、階段性的推進醫院數字化,提高信息技術的利用率。關于數字化醫院的具體建設,還需要在以下幾個重要方面著手開展。
在醫院中,電子病歷不是一個單獨的系統,它的發展需要多方面信息系統的支撐。完善的電子病歷系統通常建立在各樣的臨床信息系統充分的發展和配合良好的基礎上。傳統病歷具有數據保存難度大、完整性差、容易丟失等缺點。面對傳統病歷的諸多問題,電子病歷具有存貯容量大、信息保存完整性好、共享性好等優點。不僅能夠隨時隨地提供安全、可靠、實時的訪問病人健康記錄,還能在醫療服務過程中為醫生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參考。這大大減輕了病人的負擔,縮短就醫時間,同時也為醫院節省了開支,提高了醫院的服務效率。但是電子病歷的發展將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建立電子病歷也并非一日之功。首先,醫院還需要配備大量的計算機軟件、硬件和相關專業人員,并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保證醫務人員可以適應計算機操作,熟練操作電子病歷系統,能及時處理計算機臨時突發問題,減少因操作失誤而帶來的事故和計算機故障致使醫療服務的暫停。面對年齡較大的醫生,應及時給予特殊的培訓和寬容的態度,配備相關人員進行輔助,避免良好醫療資源的流失。其次,在美國、歐洲等一些發達國家,為推動電子病歷的發展,通過立法的形式保障電子病歷的發展,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推動。這一舉措對我國電子病歷的發展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目前,我國許多網上注冊診療平臺的早已實施遠程醫療處方。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也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電子處方的建設和發展也是數字化醫院建設的關鍵一步。傳統的紙質處方包含信息量較少,有些醫師書寫字跡潦草,難以辨認,容易造成配藥的錯誤,增加藥房的工作難度,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滿意度。與傳統紙質處方相比,電子處方的應用節約了大量的時間,醫院交費處不再需要逐項敲出藥物明細和逐步計算藥費,這些由電子直接生成,降低計算錯誤率并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了大量人力資源。其次,在交費處確認無誤后,通過計算進網絡發送至取藥處,取藥處就可以開始準備,患者不用花費大量時間排隊等候取藥,節約了患者的大量時間。由此可見,電子處方的應用能有效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醫生開具處方的速度和準確性也有一定的提升,減少了患者排隊等候取藥的時間,發藥的準確性也有一定的提升,避免了因醫生字跡不規范,處方內容簡略而導致取藥處和患者的錯誤理解,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有力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但電子病歷在使用時也有其缺點:一是技術問題,電子處方需要醫師和相關醫護人員進行簽名確認,為保證電子處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電子處方中的數據和內容、簽名等任何改動都應該保證可以被發現,保障患者的隱私安全和生命安全,同時也保障醫護人員的利益不被不法分子侵害。二是針對電子處方的法律認可問題,我國現行的相關法律法規,沒有明確傳統紙質處方可以由電子處方來代替,并未認可電子的法律地位。因此,我國相關法律部門應加快立法,為電子處方的應用提供法律保障,解決相關難題,為數字化醫院建設提供保障和支持。
遠程醫療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相對緩慢。狹義上的遠程醫療包括遠程醫療會診、遠程醫學教育、遠程醫療護理、多媒體醫療保健咨詢系統等。目前在國內,遠程醫療會診的發展相對較好。遠程醫療會診的建立,使得醫學專家和病人之間得以建立新的、多方面的聯系,病人看病不再受地域、時間等外在條件限制,病人可在原地、原醫院接受會診并在專業的其指導下進行醫療和護理,節約了醫生和病人大量時間和金錢,使得優秀的醫療資源得到共享。目前,我國一些有條件的醫院和醫科院校也已經展開了這方面工作。
數字化醫院的建設正是適應當前的時代潮流,符合我國衛生與健康領域“十三五”頂層設計規劃,有利于推動醫療衛生水平和醫療服務從形式到內容上的質的變化。數字化醫院的建設有利于醫院之間實現信息共享,保證醫療條件的相對公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有利于增強醫院的競爭力,完善服務水平。
[1]陳楚雄.吳向群.溫預關.電子處方系統在我院門診的應用,海峽藥學,2005
[2]李恩生.電子病歷——21世紀醫療的變革.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0
[3]杜潔.遠程醫療在軍隊醫院的應用.西藏科技,2005
陳其昶(1976-),男,漢族,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計算機技術專業,本科學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