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民
河南省三門峽市文物鉆探管理辦公室
淺談文物勘探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
王宏民
河南省三門峽市文物鉆探管理辦公室
文章首先簡要闡述了文物的基本涵義及特征。然后列舉了文物勘探管理中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比如沒有嚴格依照有關流程開展文物勘探工作;個別建設單位違法施工,沒有進行文物勘探;相關執法部門及從業人員履職不嚴等。最后提出了文物保護的辦法和舉措。
文物勘探;存在問題;應對措施
文物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之中存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研價值的遺跡和物品,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具有不可再生性。文物調查、勘探是探明、發現文物的主要途徑,是文物保護的重要手段,被譽為文物保護的偵察兵和先行官。通過文物考古調查和勘探,就能較為清晰地獲悉、了解地下文物遺址和古墓葬埋藏分布情況,進而實施考古發掘,獲取文物遺存更準確的信息,取得更多有價值的文物或其他文物遺存,為研究探索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社會狀況、政治制度、人類生活提供更加豐富的實證和資料,起到研究歷史、證實歷史、校正歷史、補充歷史的作用。
(一)文物部門沒有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文物勘探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大環境下,有的地方政府個別領導夜郎自大,只重經濟建設,不重文物保護,常常以行政干預插手文物勘探,造成文物勘探部門不能足額收取文物勘探經費,導致文物勘探工作無法按操作規程高質高效開展。
如今,許多縣級以下文物勘探組織大都是自收自支單位。單位支出的勘探施工費用,主要來源于收取的文物勘探經費。因為經費不足,少數文物勘探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無奈省去了一些流程,沒有嚴格依照操作規程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加之有的勘探技工業務技術水平有限,因而容易造成文物被遺漏、被破壞。
(二)個別施工單位違法施工,沒有實施勘探作業
長期以來,受經濟條件、思想觀念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地區的黨政領導片面追求政績,罔顧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以加快項目建設為借口,放任施工企業不辦理相關文物手續就進行施工。
如今,有的基建單位對于文物保護的認識十分淡薄,為了企業自身的一己之利,直接省去了文物勘探這一法定環節。他們錯誤地認為,開展文物勘探工作既增加費用開支,又延誤施工時間,影響他們所謂的經濟效益,因而膽大妄為,不履行任何手續,直接進行項目工程施工。這樣極易造成文物破壞,給文物保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2010年左右,某家企業在開展工程施工的時候,沒有進行文物勘探,導致許多珍貴的文物被破壞,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
(三)少數執法部門和從業人員履職不嚴
因為文物行政執法人員偏少,很難對整個轄區實現及時有效的監管;加之政治業務素質參差不齊,少數人非本專業出身,也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培訓,對于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缺乏全面詳盡的了解,造成監管不力、執法不嚴等情況偶有發生。有的文物勘探從業人員未按操作規程施工,布孔距離稀疏(稀探),或者勘探深度不夠(沒有做到孔孔鉆到生土層),降低了文物勘探質量,影響了文物保護效果。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人們保護文物的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保護文物也是政績”。文物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相關部門和單位都應當樹立文物保護意識,將文物保護與自身工作實際相結合,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大力宣傳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尤其是要認真組織、積極參與“文化遺產日”主題宣傳活動,在人群比較密集的場所以及文物相對集中的區域進行大量的宣傳。經過多種宣傳渠道,增強人們文物保護的意識,讓文物保護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在全社會形成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良好風氣。
(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確保必要的經費開支
由于經費嚴重不足,導致文物管理部門在監管執法中,存在人員偏少、力量薄弱、設備落后、工作場所擁擠等現象,龐大的宣傳經費開支難以落實,因此不少地方還存在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現象,執法中很難硬起手腕。隨著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文物保護方面的經費也需要水漲船高,并依法加強監管,確保專款專用,保證文物保護工作正常開展。
(三)健全機構,完善文物行政管理體制機制
目前,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機構重疊、分工混淆、職責不清等情況,必須按照文物保護工作實際,健全理順相關的管理機構和科室設置,進一步建立完善文物從業人員自學、進修機制,促進文物保護管理人員提升其整體素質。要建立人才引進和使用機制,出臺優惠政策,真正把文物保護專業方面的優秀人才吸引進來,讓他們能夠安心基層,服務一線。與此同時,采取不同形式,加強崗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切實提升文物保護團隊的整體素質,為文物保護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人才和隊伍保障。
文物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保護重大意義的精辟論斷,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是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文明進步的標志。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理念,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正視并積極解決好文物勘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文物考古勘探營造良好氛圍,提供可靠保障,確保中華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得以更好地傳承和弘揚。
[1]白權森.文物勘探存在的問題及保護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4):280.
[2]侯江.文物環境保護的問題與對策:以“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保護為例[J].重慶社會科學,2008,(07):86-90.
[3]王支農,李純,常鳳池等.某中外合作企業在地質勘探中的環境保護措施[J].地質與勘探,2004,(0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