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薇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探究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及運用
胡薇 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在研究中以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為核心,分析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原則,提出建立方式,并列舉運用案例,實現高校財務風險控制,促進高校的穩定持續發展,并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幫助。
高校財務 財務風險 預警指標 運用實踐
財務風險管理是高校管理系統的重要內容,可以幫助高校在日益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滿足資金需要,并有效規避籌資過程中的財務風險,根據自身運營特點和實際情況,構建滿足高校發展的財務風險預警指標,構建預警系統,并及時采取相應對策規避財務風險,進而保證高校資金力量的良性循環。對此,高校要重視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建立,明確各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對財務風險進行事前控制和預防,實現對財務風險的合理控制,進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探究高校財務風險浴巾該指標的建立和運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建立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則,使得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財務狀況,及時發現財務風險并規避風險。
1.科學性。科學性是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建立的核心原則,為了提高評價結果的精確性,制定的風險預警指標要完全發映出高校財務風險情況,遵循客觀實際的本質,增加評價指標界定的明確性,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和高效。
2.系統性。在高校財務管理中,形成財務風險的因素有很多,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要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過程中,考慮到預警指標的完整性和代表性,防止重復和遺漏的情況出現,保證各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相對獨立和補充。
3.可行性。在建立指標時,相關工作人員要了解財務風險預警指標自身的度量性與預測性,根據現有財務資料與會計核算數據進行指標提煉,提高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高效性和可操作性,保證高校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
1.償債能力評價指標。償債能力評價指標包括高校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潛在支付能力和利息保障倍數,其中資產負債率為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債務資金在總資產中的比重,結合高校辦學形式和運營特點,將資產負債率風險警戒線定為30%-60%;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之比,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承擔能力與支付能力,警戒線設置為2-5;潛在支付能力為貨幣資金、應收票據、借出款、債券投資的總和與到期債務本息之比,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短期內變現資產的負債能力,潛在支付能力指標越大,證明高校償債能力越強,潛在的財務風險越小;利息保障倍數是年事業結余、經營結合總和年利息支出之比,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收益對負債的償還能力,警戒線設置為大于1,比值越大,證明高校償債能力越高,則財務風險越小。
2.經營能力評價指標。經營能力評價指標包括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投資收益率、年收入支出比率、經費自給率等內容,其中資產收益率是年事業結余和年經營結余總和比上年平均收益資產總額,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收益能力,資產收益率越大,則資產利用率越高,財務風險越小;凈資產收益率是年事業結余和年經營結余總和比上年平均凈資產總額,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凈資產收益能力,凈資產收益率越大,高校獲取收益能力越強,財務風險越小;投資收益率是企業投資收益和其他收益總和比上年了平均總投資,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投資收益情況,投資收益率越高,則收益越大,財務風險越小;年收入支出比率是年收入總額比上年支出總額,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收支對比,年收入支出比率越大,則財務風險越小;經費自給率是事業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的總和比上總經費收入,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依賴國家資助程度、自我籌資能力,經費自給率越大,高校自我發展能力越高,財務風險越小。
3.發展潛力評價指標。發展潛力評價指標包括總資產增長率、自有資金增長率、現金余額增長率等內容,其中總資產增長率是年末總資產減去年初總資產再比上年初總資產,的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資產規模的擴大程度,總資產增長率越高,高校發展速度越快,但是要注意資產擴展中的質量問題,防止泡沫化增長造成的財務風險;自有資金增長率是年末剩余資產減去年初剩余資產再比上年初剩余資產,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資金規模的擴大程度,自有資金增長率越高,高校發展潛力越大,財務風險越小;現金余額增長率是年末剩余現金余額減去年初剩余現金余額再比上年初剩余現金余額,可以直接反映出高校可支配現金流量和周轉現金流量的變化趨勢,現金余額增長率越高,高校財務調控能力越強,可以應對負債能力就會越強,財務風險越小。
A高校建筑面積為35萬m2,校內職教工高達2000多人,截止到2016年在校生為18000人。參考高校各項財務指標,分析和判斷財務風險。現階段A高校的資產負債率、累計借款占總收入的比率、暫付款占流動資金比率等幾項指標都已經超過警戒線,說明A高校財務風險隱患較為嚴重,急需采取措施進行調整。同時,高校借款多、暫付款項目較多,降低了高校償債能力,阻礙現金流量的周轉,一旦出現大財務支出,高校將無法維持正常的資金流動,造成財務風險。總體上,A高校籌資與財務支出嚴重失衡,必要情況下要減少投資總額,并加強高校內部的預算管理和財務控制,改善現階段財務問題,進而實現財務風險的控制。
綜上所述,在進行高校財務風險控制中,要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通過風險預警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有效規避高校財務風險,進而保證高校現金流量的正常運轉。
[1]黃惠華,王輝.探究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及運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7,(21):116-117.
[2]申夢杰.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及運用[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7,27(02):52
[3]冼永光.高校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建立及運用[J].企業經濟,2015,30(03):165-167.
胡薇(1976-1),女,漢族,湖南永州人,任職于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助理研究員職稱,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