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藝 賈少卿江南大學商學院
政府研發支持如何影響中小企業創新
趙家藝 賈少卿江南大學商學院
中小企業在形成技術創新工作有效機制的過程中,政府作為“無形的手”,起著重要主導作用。隨著近年來政府研發支持力度逐漸加大,政府如何有效引導中小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是學術界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本文選取2012-2016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中小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回歸模型,對政府直接研發補助和研發稅收優惠影響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投入進行了分析和比較。本文發現,政府關于研發的直接補助和研發稅收優惠對于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總額,研發技術人員數量和學歷本科以上人數均具有正向調節作用。政府針對研發稅收優惠以及直接研發資助均發揮了其應有的政策效應。
中小企業 技術創新投入 政府直接補助 研發稅收優惠
近幾年來,特別是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之后,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快速增長所積累的各種矛盾和風險逐步集中產生,中國經濟增速下行已成為新常態。對中國來講,改革開放30年經濟的騰飛發展來源于改革對生產要素供給,人力資本,生產率的刺激以及開放對科技創新的發展動力。然而,改革開放30年后中國不能再保持長期以來近兩位數的GDP增長速度的原因在于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優勢不再明顯。在國際大背景下,全球經濟發展均不景氣,中國經濟難以明哲保身。
國家創新理論的提出者Freeman(1997)認為產業轉型的效率取決于一國的產業創新能力,而一個的國家創新的核心是產業創新。而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對于一個國家增強其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和保持經濟穩健持續健康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一個企業擁有自主創新能力已然成為企業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反應最靈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活躍市場的決定性因素,在國民經濟諸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全國約 65% 的發明專利,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和 80% 以上的新產品開發出自中小企業。然而中小企業發展由于條件限制,也面臨很多問題: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薄弱,創新配套政策體系尚未完善,沒有很強的實力與高校進行合作,科技中介機構服務水平不高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仍然制約著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政府支持不僅僅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而且對于解決上述問題,增強中小企業創新意識和提高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具有積極引導的作用。
政府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分為直接支持和間接支持,直接支持體現在政府對企業研發項目的直接資金補貼。政府的間接支持體現在政府給予企業間接的研發補貼,常見的形式是研發稅收優惠返回。
(一)樣本選擇
基于本文研究,選取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中小企業作為研究對象,樣本年份區間為2012-2016年,共得到證券代碼為002007.SZ-002837.SZ的819家中小企業的有效樣本觀測值。
(二)模型設計
為了證實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設,構建了如下的回歸模型
Y=c+a*x1+b*x2
其中Y代表企業的技術創新投入(研發支出總額,研發人員數量,本科生人員數量),X1表示企業獲取政府直接補助資金,X2表示企業獲取政府稅收優惠資金。a和b表示回歸系數,c表示常數項。
(1)描述統計分析:

量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標準誤差平均值平均值 標準差觀 測研 發費 用總額4080 0 4.52E+09 7.31E+07 2.72E+06 1.73E+08研 發技 術人員4080 0 2.38E+04 4.71E+02 1.69E+01 1.08E+03本 科人數 4080 0 1.91E+04 4.83E+02 1.59E+01 1.01E+03
經統計發現,研發費用總額最小值為0,說明有些公司的研發費用投入為零,研發費用投入最大的是4.52E+09元,所有企業平均的研發費用投入為7.31E+07元,標準差為2.72E+06,標準誤差平均值為1.73E+08,容易說明各個公司之間的研發費用投入差異甚大。研發技術人員最小人數為0,科研人數最大的公司的人數達到了2.38E+04人。這些公司科研人數的平均值為470人,標準差為16.9,標準誤差的平均值為1080,說明各個公司之間的科研人數差異不是特別大。
(2)被解釋變量為研究經費總額

模型1 模型2 模型3常數項3.06E+07***(2.15E+06)[14.234]-7.01E+08***(4.54E+07)[-15.462]-7.04E+08***(4.54E+07)[-15.507]營業外收入明細-政府研發補助1.507***(0.037)[40.729]1.344***(0.037)[36.070]1.345***(0.037)[36.094]收到的研發稅費返還0.323***(0.017)[19.229]0.301***(0.016)[18.406]0.301***(0.016)[18.404]企 業 規 模(總資產自然對數)3.41E+07***(2.11E+06)[16.154]3.38E+07***(2.12E+06)[15.961]企業年齡5.51E+05***(3.90E+05)[15.961]企業性質R平方 0.450 0.483 0.483調整R平方 0.450 0.483 0.483統計量F 1666.977*** 1269.172*** 952.609***D—W值 1.962 1.962 1.962模型4-7.15E+08***(4.57E+07)[-15.664]1.350***(0.037)[36.178]0.300***(0.016)[18.369]3.44E+07***(2.13E+06)[16.118]5.81E+05(3.90E+05)[1.487]-1.24E+07**(5.61E+06)[-2.203]0.484 0.483 763.778***1.962
回歸(1)說明的是政府針對補助和研發稅收返還對被解釋變量研究經費總額的影響,其中企業規模和企業年齡,企業性質為控制變量。我們從模型1到模型4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政府研發補助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政府研發補助金額越多,企業研究經費金額越多,影響為1.507,并且是顯著非零的。稅收返還對研究經費總額的影響為0.323,回歸系數為正,說明政府稅收補助越多,企業研究經費金額越多,并且也是顯著非零的。再加入控制變量是不管是加入一個還是三個,解釋變量的顯著性仍然成立。并且四個模型的顯著性也都成立。由于決定系數R平方的并不是特別高,解釋變量對被解釋的解釋并不是特別高。D_W值接近于2可以認為不存在自相關。
(3)被解釋變量為研發人數
回歸(2)說明的是政府針對補助和研發稅收返還對被解釋變量研發人數的影響,其中企業規模和企業年齡,企業性質為控制變量。我們從模型1到模型4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政府研發補助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政府研發補助金額越多,企業研究人員數量越多,政府補助對研發人數的影響為7.437E-06,并且是顯著非零的。研發稅收返還 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政府研發補助金額越多,企業研究經費金額越多,稅收返還對研發人數的影響為1.590E-06,并且也是顯著非零的。再加入控制變量是不管是加入一個還是三個,解釋變量的顯著性仍然成立。并且四個模型的顯著性也都成立。由于R平方的并不是特標高,解釋變量對被解釋的解釋并不是特別高。D_W值接近于2可以認為不存在自相關。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常數項286.166***(14.426)[19.831]-7529.213***(289.041)[-26.049]-7559.236***(2.89E+02)[-26.153]-7563.238***(2.91E+02)[-25.996]營業外收入明細-政府研發補助7.7 1 1 E-06***(2.483E-7[31.054]5.971E-06***(2.3749E-7)[25.144]5.984E-06***(2.37E-07)[25.210]5.985E-06***(2.38E-07)[25.173]收到的研發稅費返還9.3 4 0 E-07***(1.1281E-7)[8.279]6.969E-07***(1.04E-07)[6.685]6.962E-07***(1.04E-07)[6.684]6.960E-07***(1.04E-07)[6.679]企 業 規 模(總資產自然對數)363.815***(1.34E+01)[27.068]360.528***(1.35E+01)[26.732]360.734***(1.36E+01)[26.536]企業年齡6.670***(2.49E+00)[2.683]6.681***(2.49E+00)[2.686]企業性質-4.348(3.57E+01)[-.122]R平方 0.275 0.386 0.387 0.387調整R平方 0.275 0.385 0.386 0.386統計量F 773.138*** 852.163*** 641.895*** 513.395***D—W值 1.991 1.991 1.991 1.991
(4)被解釋變量為本科人數
回歸(3)說明的是政府針對補助和研發稅收返還對被解釋變量本科人數的影響,其中企業規模和企業年齡,企業性質為控制變量。我們從模型1到模型4可以看出在控制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政府研發補助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政府研發補助金額越多,企業學歷在本科以上的員工人數越多,政府補助對本科人數的影響為7.711E-06,并且是顯著非零的。政府研發稅收返還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說明政府研發補助金額越多,企業研究經費金額越多,研發稅收返還對本科人數的影響為9.340E-07,并且也是顯著非零的。再加入控制變量是不管是加入一個還是三個,解釋變量的顯著性仍然成立。并且四個模型的顯著性也都成立。由于R平方的并不是特標高,解釋變量對被解釋的解釋并不是特別高。D_W值接近于2可以認為不存在自相關。
本文的一個核心結論是,政府關于研發的直接補助和研發稅收優惠對于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總額,研發技術人員數量和學歷本科以上人數均具有正向調節作用。政府針對研發稅收的優惠以及直接研發資助均發揮了其應有的政策效應。對政府而言,研發支持的實施對推動中小企業形成技術創新工作有效機制起到重要作用,仍然要不斷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引導,制定有利于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政策。對中小企業來說,不僅僅要充分意識到政策的有利性,積極申請政府各項優惠政策,還要發揮自身能動性,將技術創新進行到底。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受數據限制,本文的主要分析基于2012 至 2016 年中小企業數據,所得到的分析結論在新形勢下是否發生變化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1]張信東,王亞丹.政府研發支持與中小企業創新 [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 2017,(2):59-66
[2]高文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政府支持[J].中小企業研究,2006,(12):221-222
[3]李廣子,熊德華,劉力,中小銀行發展如何影響中小企業融資?[J].金融研究, 2015,(12):78-94.
趙家藝(1997-),女,河北保定人,江南大學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會計。
江南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計劃訓練項目“供給側背景下中小企業轉型調查——以江蘇、安徽、山東為例”(項目編號:20171029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