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菲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學院(武漢市廣播電視大學計算機學院)
在高職軟件技術專業教學中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肖菲 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學院(武漢市廣播電視大學計算機學院)
為了了解在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中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的現狀,為今后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提供決策依據,筆者對本院信息管理專業開設《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課程的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目的是了解高職學生對學習的態度、以往對云計算了解的情況、對協作學習掌握的程度以及對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的興趣四個方面,具體的研究方法是問卷調查法,并通過分析得出了在高職院校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活動的嘗試和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高職 云計算 協作學習 現狀調查與分析
“云計算”以及“協作學習”在國內外都是一個熱門研究對象,但是關于云計算支持下的協作學習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而且多是關于理論方面的研究與設計,也有少量屬于應用實踐類型,但是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尚屬空白。因此本論文主要針對高職軟件技術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對本校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15級學生在開設《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課程教學實踐前針對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活動進行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
(一)調查對象
通過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云計算的認知、對協作學習的運用程度以及對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的興趣四個方面,為下一步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活動找到一定的依據。
(二)調查方法及實施
調查方法采用問卷的方式,全部為選擇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和回答,問卷以不記名方式由任課教師隨堂向學生發放。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18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有115份。
(三)調查結果和分析
1.學生對《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課程的學習態度情況和分析

表1 學生對《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課程的學習態度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對《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課程喜歡的同學比例較大,有81.1%,沒有同學認為開設該門課程對以后的工作、生活沒有作用。調查表明,學生們對學校開設該門課程是認可的,學習態度是積極向上的。
2.學生對云計算的認知情況和分析

表2 學生對云計算的認知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對云計算不了解的學生比例占到了87.3%,使用云計算工具較少的比例也高達88.3%。調查表明,學生對云計算和工具的認知和掌握程度十分薄弱。
3.學生以往對協作學習運用的情況和分析

表3 學生以前對協作學習運用的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有一半的同學都只是偶爾嘗試運用過協作學習,有將近一半的同學覺得運用起來困難,有一大半的同學以前在課上或課下都是偶爾或從來不與老師及同學交流,學習很主動的學生只占10.4%。統計表明,目前高等職業學院的學生對于協作學習運用較少,學習主動性較差。
4.學生對利用云計算技術開展協作學習活動的了解情況和學習興趣分析

表4 學生對利用云計算技術開展協作學習活動的了解情況和學習興趣
從表4可以看出,89.2%的學生對利用云計算技術開展協作學習活動是不太了解或很不了解的,但是有86.8%的學生是很感興趣或比較感興趣的。統計表明,在高職院校中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活動是有一定基礎及可行性的。
本研究表明,學生對《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課程學習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對采用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是感興趣的。但對云計算和工具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十分薄弱,以往對協作學習運用少,學習主動性也較差。基于這種現狀可以看出,云計算支持的協作學習平臺對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學生信息素養的增強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在高職院校《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課程教學中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的嘗試和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本次調查我們結合軟件技術專業《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課程,對授課班級學生進行仔細觀察、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主要從學生對學習的態度、以往對協作學習運用的情況、云計算和工具的掌握程度以及對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活動的學習興趣四個方面考慮,并且做出深層次的分析研究,力爭了解在高職軟件技術專業課程中開展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的現狀,為今后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1]郭改文.許爽.趙冰.基于云計算平臺的協作學習模型的設計與實現[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9月.5-8.
[2]杜曉明.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式自主學習的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8):171-173.
[3]徐碩.基于云計算環境下的協作學習[J].教育信息技術.2010年7月:20-21.
[4]韓小一.基于云計算的協作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76-78.

肖菲(1977-),女,湖北省武漢人,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數據庫管理、云計算。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4G56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