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琳 山西省交城縣人事考試中心
淺談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
馮琳 山西省交城縣人事考試中心
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工作的合理開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呂梁市農村人力資源潛能、實現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針對忽視培訓需求、培訓內容及方式滯后、培訓評估和反饋機制有待完善、培訓機構的開放性及競爭度低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給出了呂梁山護理護工改進培訓與開發水平的相應對策和建議,希望對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呂梁山 護理護工 培訓 開發
隨著農村人力資源在政府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作用的日益凸顯,呂梁山護理護工又作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群體,因此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一直受到政府高度重視,尤其是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這項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既是實現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政府使用好農村人力資源的重要手段,還能實現個人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是指那些通過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補充和提高員工的知識與技能,改善員工的工作態度和勝任特質,激發其潛在的創造力,促進員工努力實現自身價值,增強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對組織的歸屬感與責任感,從而提高組織的工作效率,實現組織人力資本增值和預期的社會經濟效益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培訓與開發的重點在于“通過有計劃的學習、分析,確保并幫助員工個人提高關鍵技術和能力,以便勝任現在和將來的工作。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具體實施通常包括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計劃制定、培訓活動組織實施以及培訓效果評估四個環節。
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按照呂梁山片區“三個一”精準扶貧總體部署,市、縣兩級政府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統籌各類職業培訓資源,積極開展護工護理培訓。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從本質上來講都是政府對農村所進行的一項人力資本投資行為,是政府開展有計劃、有步驟的管理行為,在于更好地使農村人力資源所具有的知識、技能等充分發揮和激發潛能。呂梁山護理護工的培訓與開發工作中,培訓主要是側重于對參訓學員知識、技能、態度等各方面在較短時間內進行的改善與提升,以更好適應完成現有工作;開發則側重于對參訓學員潛能的激發以滿足從事未來某一職位的條件,協助參訓學員為做好知識和技能儲備。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具體實施包括培訓需求分析、培訓計劃制定、培訓活動組織實施以及培訓效果評估四個環節。
農村人力資源管理一直都是政府重視的工作,但是從整體上來講,農村人力資源管理與目前已進入的社會發展改革關鍵時期形勢提出的需要相比,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足。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訓方式滯后,缺乏科學有效的需求分析
據統計,政府在組織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前,鮮有進行相關的培訓需求調查,相關部門也未征求過其關于培訓工作方面的意見,因此培訓工作的統一性被反復強調,培訓需求分析失真,未能真正發揮提高學員的勝任力作用,呈現出培訓需求與培訓內容不匹配的特點,學員參訓的積極性不高,導致中途退訓率高,造成資源的浪費。培訓內容上主要集中在理論知識等方面的培訓,培訓教材的特色不強,不注重學員的潛能的開發。培訓方式上,主要以傳統講授式教學為主,現代的培訓方式運用程度普及不多。由于培訓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訓內容特色不強、培訓方式單一等因素,造成中途退訓率增多、就業率降低等問題。
(二)培訓評估不足,有待完善反饋機制
從實踐來看,較少有針對培訓工作效果的考核及評價。評估主體方面,主要是以“誰培訓誰評估”為原則,使評估結果缺乏公正性和客觀性;評估結果常常流于形式,難以對提高培訓質量產生實質性的約束和激勵效用;培訓效果評估結果信息尚未建立雙向信息溝通反饋機制,培訓結果較難與持證率、就業率掛鉤,導致后期的培訓與開發工作指導性不強。目前的培訓結果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學員結業后持證率不太理想。培訓結束后取得執業資格證人數比率未達到100%,個別學員考試實操技能不過硬,考試不合格,無法取得執業資格證,培訓效果難以保證。二是學員就業觀不正確,存在著就業難的問題。大部分學員的就業需求往往選擇就近,不愿意出遠門,大部分人在縣內中介機構登記推薦就業,小部分外出也由于不適應紛紛返回,僅有少數人愿意在一線、二線城市就業。
(三)培訓資源支持體系不足,缺乏有效的競爭機制
呂梁山護理護工的培訓機構開放度和競爭性均有所不足,培訓的軟硬件設施尚無法滿足現實需求。部分培訓學員反映培訓學校硬件設施無法滿足學員的基本需要,無洗澡設施、宿舍電源不齊、食堂飯菜不充足、口味不適應等情況;軟件設施也不理想,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資力量不夠雄厚等問題仍然存在,導致學員中途退學的現象時有發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針對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中存在的問題,要結合護理護工群體的特殊要求,積極探索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的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機制,為經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為提高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水平,本文針對當前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僅供參考。
(一)進行科學的培訓開發需求分析,合理選擇培訓開發內容與方式
一是做好培訓規劃。要準確把握工作的特點,既要保持適當超前性,又要合理規劃和安排學員的培訓與開發工作,對于培訓開發的相關內容要作好相應的規定,包括培訓開發時間、地點、經費預算等,著力解決培訓的單一性、短期性問題,保證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二是多角度分析培訓需求。著眼北京、太原等大中城市以及呂梁家政服務業就業市場需求,加強與大中城市大型家政企業培訓就業合作,同時積極開發本地家政服務就業市場,分批有序對貧困人口開展分類型、訂單式護工護理和家政服務培訓。三是培訓內容要有特色。在統籌整合各地優秀培訓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組織編寫具有呂梁特色的護工護理專業培訓教材,增強培訓的實效性、特色化。四是培訓方式要多樣化。既要有理論講解也要有實際操作,更要多普及現代化的培訓方式。
(二)重視培訓開發效果的評估和考核工作,建立培訓過程及結果并重的評估、激勵機制
培訓評估和激勵需要從培訓過程和結果兩大方面統籌進行。在培訓過程的評估方面,可以考慮由培訓的管理部門定時對學員意見進行收集,通過訪談、問卷、等形式向組織者、培訓主體、培訓對象了解各自對培訓工作的組織、效果的評價,結合大家的反饋對培訓工作進行適度修正;在培訓結果的評估方面,要對當期培訓的結果進行考察,評判培訓工作是否實現預期目標,如對培訓對象的感受、效果等進行考察。在培訓開發工作完成后,要及時做好培訓與開發的考核,根據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考核方法。尤其要考慮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的持證率與就業率,調動學員參與培訓開發和將成果進行積極轉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新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積極參加各種護理護工招聘會,提高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就業率。
(三)建立穩定的培訓資源支持體系,提升培訓工作的能動性
目前呂梁山護理護工的培訓機構開放度和競爭性均有所不足,培訓的軟硬件設施尚無法滿足現實需求。多元化培訓機構有助于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教育資源的共享并做到優勢互補,建立穩定的培訓資源支持體系,提升培訓共組能動性,試行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工作的項目化運作,對培訓工作公開招標并進行合同化管理,引入市場化培訓模式,從而促進服務提供者間的互相競爭,逐步提高服務質量,鼓勵社會機構的參與,形成以行政院校為核心及各類培訓機構在內的培訓服務主體,促進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工作的社會化、網絡化、信息化程度的實現,彼此間強化交流,增進對教學經驗及培訓內容的了解和競爭,建立培訓機構準入、退出機制,強化培訓效果考核。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是一個涉及到多個層面的由各個環節相互配合組成的,包括培育開發需求分析、規劃與方案設計、 實踐、成果轉化、考核、優化等環節,因此只有實現各個環節間的相互配合與支持,才能真正地達到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的目標。科學的培訓與開發可以使員工的因素正常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與開發關系著農村人力資源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與利用,關系著農民能否實現增收,關系著脫貧攻堅能否順利完成。因此,呂梁山護理護工培訓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結合實際應用情況制定科學的培訓與開發計劃,要針對自身情況,制定完善的培訓與開發機制,并且在實施過程中落實到位,注重培訓與開發的長期效益,著眼于農村經濟的未來發展,從深層次挖掘學員的潛能,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尊重人才,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農村人力資源,真正服務好脫貧攻堅。
[1]王穎.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2]陳旭東.淺談事業單位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J].人力資源管理.2015(3):34-36
[3]呂梁市人民政府網.呂梁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呂梁山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工作五年規劃(2016—2020)的通知.http://www.lishi.gov.cn /,2016-05-27.
[4]呂梁市人民政府網.關于印發呂梁山護工(護理)培訓就業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http://www.lishi.gov.cn /,2016-05-27
馮琳(1988-),女,山西交城人,中級經濟師,山西省交城縣人事考試中心職員,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