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捷
2017年6月的一天,渝北區空港工業園區臨空智能終端產業園。
一條手機主板生產線旁,工人們正熟練地夾起米粒大的配件,把配件快速準確地焊接到主板上,隨后放到流水作業傳輸帶上——一塊塊手機主板,就這樣有了屏幕、有了外殼、有了電池……成為一臺臺閃亮的手機。
這條手機主板生產線的主人——重慶華佳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名列前茅的手機生產企業,不僅能代工生產目前世界各大頂級品牌手機主板,還可以自主研發設計手機主板系統。每年,華佳宏科技在渝北就能生產手機主板1800萬片,實現產值15億元。
這個原本位于深圳的手機主板生產巨頭,為何輾轉落戶重慶渝北?
“這得益于當時到深圳對接洽談的重慶招商代表,他們的敬業精神與專業水平深深地打動了我。”公司負責人馬化鎮說。
馬化鎮所說的重慶招商代表之一,就是楊繼剛。
兩年前,隨著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被劃入都市功能拓展區的渝北區開始緊盯高端制造業,大力招商引資。
這時,楊繼剛加入區招商引資團隊,成為智能終端產業發展招商組隊員。
對于楊繼剛來說,這個新工作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之前從事的都是建筑類的工作,對于先進制造業的招商引資,我就是個‘門外漢。”
沒有先例,就自己摸索;不懂專業,就刻苦鉆研。
對此,與楊繼剛長期共事的年輕同事彭松深有感觸。“老楊特別能吃苦。有時候我們連續幾天都加班到凌晨四五點鐘,好多人體力都受不了,他卻硬是堅持了下來。正因為這樣的堅持,他在短時期內把自己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能與行業精英從容洽談的行家里手。”彭松說。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楊繼剛給自己的定位是“政府的宣傳員,企業的‘店小二”。
“招商引資一定要堅持走出去,要耐得住寂寞,受得起打擊,經得住失敗,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楊繼剛說。
近年來,楊繼剛每年外出招商超過200天,累計拜訪企業1000多家。
在與客商打交道的過程中,楊繼剛將自己看作是一名“服務員”,對重點項目實行“一把手”跟蹤負責制,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只要客商有需求,總是想方設法去幫助解決,得到了引進企業的高度認可。
“把項目簽下來只是招商工作的第一步,后續落地仍有很多問題,因此,招來投資商以后,我們并不能把責任推給政府部門,還要會同相關部門一同協調解決落地問題。”楊繼剛說。
如今,在楊繼剛和智能終端招商組同事們的努力下,僅兩年多時間,渝北手機產業鏈就從無到有,相繼引進捷榮、華粵世通等業界龍頭企業30余家,初步形成了一個年產值超過500億元的手機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