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偉群
自貿區開放創新成功的標志是建成與大國金融戰略相匹配、和實體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這是自貿區開放創新的使命。從大國金融戰略的本質要求看,要有開放性、自主性、穩定性的統一。
在開放性方面,體現在吸引境外資本,更體現在對外輸出規則。一方面我們輸出公共投資品,吸引資本流入。另一方面,中國要有大國自信、制度自信,要通過制度創新和開放為全球提供中國方案。中國在金融發展的某些領域已經形成自己的制度優勢,我們要輸出這樣的制度優勢。本次論壇開幕式上,周小川行長指出:中國金融會因為開放而獲得改變和提升。我想世界也會因為中國金融的開放而發生改變。
自主性主要體現在定價權。金融大國從某個關鍵環節來看就是要擁有金融定價權。所以自貿區的開放要緊緊抓住這個要點,作制度安排和創新設計。
穩定性方面,開放中要注意金融風險,創新過程中注意形成內在的穩定機制,才能讓自貿區建設行穩致遠。
從實體經濟發展的本質要求來看,自貿區開放創新要有廣度和深度。國際金融中心種類多樣,有一些是特色性的國際金融中心,還有一些注定要成為全能型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自貿區開放創新,就是要助推上海成為全能型的國際金融中心。我們既要有活躍的股權、債權市場,也要有雄厚的基礎市場、靈活的衍生品市場,要面對境內主體和境外發行、投資主體,為實體經濟提供資金、資本、資產、資訊全方位的服務。
自貿區債券市場的發展是自貿區開放創新的重要載體
和關鍵環節
自貿區債券市場并不是獨立分割出來的市場,它和中國本土債券市場水乳交融,和離岸人民幣市場密切相聯。
債券市場是中國金融體系的基礎市場、核心市場和基準市場。從體量來看,目前債券市場總估值已經超過70萬億元,股票市值大約是53萬億元。從融資功能看,2016年社會融資總額增加值17.8萬億元,直接融資占24%,其中17%是債券融資,7%是股票融資。從開放度看,股票市場通過滬港通、深港通實現了有限的開放。但債券市場從2016年就實現了面向全球的全面開放,引進境外投資者8000億元人民幣左右,是滬港通、深港通引進資金的若干倍。
自貿區債券市場的發展,會推動中國整體債券市場的發展。自貿區是試驗田、破冰船,在發行注冊制、信息披露、會計準則互認等方面,努力實現中國規則和國際慣例的融合。自貿區債券市場將聚集全球的發行人、投資者,成為聯系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的重要節點,打通境內境外人民幣流通渠道,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自貿區債券市場的發展和“一帶一路”戰略深度融合,在吸引全球資本配置到“一帶一路”產業方面,將吸引更多的資金,提供合適的風險管理工具。
自貿區的開放創新可以將建設在岸的離岸市場
作為一個值得考慮發展路徑
美國從1981年開始,為了提高本土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在紐約建設了在岸的離岸機制——IBFs(International Bank Facilities),鼓勵國際金融機構在美國本土發展美元的國際借貸業務,起到吸引美元回流、加強管理的作用。日本從1986年開始,在東京建設了一個離岸市場機制——JOM(Japan Offshore Market),鼓勵金融機構在日本本土發展歐洲日元債券發行和歐洲日元借貸業務,這在日元國際化進程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各國背景不同,發展路徑也不同,但是監管放權、稅收優惠、賬戶隔離等方面的安排是值得借鑒的。
從離岸市場的發展路徑來考慮自貿區的發展創新,能夠給予更多的政策空間,這非常重要。創新和開放的活力、動力都來自于市場,對市場主體給予空間的政策可能是最好的政策。
自貿區債券市場發展能夠把“自貿區”“一帶一路”
“金融開放”這些關鍵詞有機聯系起來
中央結算公司是中國債券市場的核心樞紐,是支撐債券市場巨量金融要素高效流動的基石,是國家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實施的平臺,是金融市場開放的門戶,是重要金融信息聚集的中心。結合自身職責,中央結算公司圍繞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國家戰略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中央結算公司將在自貿區建設四項重要的核心功能,立足自貿區,服務全球人民幣債券市場。承載這四項核心功能的是人民幣債券的跨境發行中心、跨境結算中心、中債估值中心和中債擔保品管理中心。
跨境發行中心。中央結算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直接融資平臺。2016年公司支持發行債券14萬億元,從公司成立以來,累計支持發行國債21萬億元、地方政府債11萬億元、政策性金融債25萬億元、企業債4.5萬億元。發行平臺的核心功能是立足自貿區,面向境內境外的發行人和投資者,發債募集資金可以用于境內,也可以用于“一帶一路”的建設。人民幣資本是稀缺資源,跨境發行平臺能夠引導全球人民幣回流,用于“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也能夠助力上海建設成為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
跨境結算中心。中央結算公司2016年支持的結算規模約為1000萬億元,大約占到人民銀行大額支付系統支付清算資金總量的1/3。目前中國債市已經面向全球開放,截至目前有將近500家機構投資者在中央結算公司開戶和結算,其中包括約50家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還有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重要機構。跨境結算中心服務境外投資者,助力上海建設人民幣支付結算中心。
中債估值中心。債券市場形成金融體系的基準價格,其中以國債收益率曲線為代表。相關主管部門委托中央結算公司編制中國的國債收益率曲線。中央結算公司編制的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曲線被IMF選擇作為人民幣加入SDR籃子的基準利率。中債估值中心將遷移到上海,在滬發布債券市場的基準價格,未來將影響全球人民幣市場的價格,助力上海成為人民幣定價中心。中國A股剛剛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我們為國際的認可感到高興。隨著中國債券市場的開放,中國自己編制的指數要走向世界,為全球提供人民幣債券市場的投資基準,這是更為重要的命題。
中債擔保品管理中心。債券流動性好、價格穩定,是天然最優的金融擔保品,全球90%的金融擔保品使用的是債券。中國的主權、準主權債券幾乎都托管在中央結算公司,這是最優的金融擔保品。中債擔保品管理中心服務于基礎貨幣投放、國庫現金管理、金融市場運行,管理著超過12萬億元的金融擔保品,是全球最大的債券擔保品管理機構,未來將成為人民幣金融體系流動性投放和金融風險控制的閥門。擔保品中心落戶上海,有助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行穩致遠。(本文依據作者在“2017年陸家嘴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責任編輯:喬博 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