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文
摘 要:傳統的預防豬、牛、羊疾病的思維模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畜禽飼養的實際情況,按部就班的防治工作反而存在眾多弊端,由此孕育產生的新型疫苗、生物免疫技術、生物藥品研發項目層出不窮,并被廣泛應用到了實際養殖領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高新技術的應用推動了豬、牛、羊疾病防治工作的順利發展。
關鍵詞:豬牛羊病;科學防治;方法
對豬、牛、羊疾病進行防治,主要有重組生物干擾素防治法、抗菌肽對豬、牛、羊疾病的防治兩種。此外,可以利用載體疫苗對豬、牛、羊疾病進行防治。
一、豬、牛、羊病的發病根源
1.養殖場管理不夠規范
對養殖場環境的不重視,一直是影響豬、牛、羊病發生的重要因素。在我國,豬、牛、羊的養殖方式上,主要有規模化飼養和家庭散養兩大形式。規模化飼養在養殖場管理上較為規范,其出現的問題較少,但對于家庭散養的農戶來說,其養殖環境就不那么嚴格了,其管理相對松散、飼養環境缺少控制、應激控制得不到重視、通風不暢及有害氣體殘留量過大、飼養環境清掃力度不夠、光線及溫度不合理等問題,都是致使豬、牛、羊病的發病率不斷惡化的主要因素。例如,在強烈的熱激反應下,會誘發豬瘟、急性敗血癥等疾病。
2.抗生素使用不科學
在抗生素使用不科學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治療和預防兩大方面。首先,在治療方面的主要問題在于,基于我國現階段的整體動物醫療水平還不夠成熟,尤其是鄉下的養殖環境,畢竟受生活水平的限制,多數鄉下獸醫還是缺乏專業的醫療技能學習。例如說,為了達到更好的用藥效果,肆意加大劑量,導致動物體內的激素、抗生素無端增加了其病菌對藥物的抗性,而且還并沒有達到抑制病原的醫療目的。還有,在預防方面也是存在著諸多弊端。在我國被允許使用的抗生素添加劑已有二十余種,其能夠有效殺死病原體、抑制其生長和繁殖,并且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也降低了被養殖動物的發病率。
3.免疫因素
免疫工作中,疫苗的操作、選擇或是免疫程序不合理,都有可能導致被養殖動物傳染性疾病的流行。所以,對豬、牛、羊所進行的免疫工作中,疫苗環節便顯得尤為重要。現階段在我國,疫苗所產生的利潤非常可觀,這便導致了黑心企業私下利用一些“三無”產品混入銷售,并以低廉的價格,誘使養殖戶貪小便宜購買并使用這些不合格產品,從而造成免疫失效或是病發感染等嚴重后果。
4.引種不夠嚴格謹慎
經過對現階段豬、牛、羊病的誘發因素釣場中發現,引種的疏于嚴格監管,直接給飼養動物傳染性疾病的暴發和流行提供了條件。引種環節的不夠謹慎,存在一定的可能性會將耐藥菌株和某些病毒引過來,從而惡化成新的傳染病,嚴重危害著我國養殖業的發展水平。
二、豬、牛、羊病的防范措施
1.加強養殖場的管理
為了減少客觀因素對豬牛羊病的誘發和惡化,加強養殖場的管理便顯得尤為重要,定期對養殖環境進行清掃和消毒,秋冬季節溫差變化較大的時候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和散熱通風工作。并且,隨著動物的生長發育階段的不同,其日糧水平也應作出相應調整。在每一個環節都得做到精細化管理,如有異常,應該及時予以解決并改良養殖環境。盡可能減少外來因素的不良應激,做好養殖環境的溫度、濕度、采光、空氣等條件的控制,為被養殖動物提供健康、舒適的生長環境。
2.利用載體疫苗來對畜禽疾病進行防治
一種疫苗可以對眾多畜禽疾病進行防治,此疫苗就被稱作為載體疫苗,它在對畜禽疾病控制方面有著非常大的貢獻。例如:廣泛地應用蛋白質復制這項技術,可以有效地對畜禽的腸道疾病以及呼吸疾病進行有效預防。利用載體疫苗來防治畜禽疾病,使研究者所研制出的一種新的疾病防治疫苗,也是他們不斷研究所獲得的一項成果,此項成果將很快被應用到畜禽疾病預防方面。
3.利用新生物技術對防治畜禽疾病的藥品進行研究和推廣
(1)對動物干擾素進行重組,以此來對疾病進行防治近幾年,病源菌的新型霉株以及變異體霉株有著多樣的變化,阻礙了疾病預防工作的開展。干擾素所具有的抗病毒能力非常強,不但可以使機體的免疫力得到調節,還能夠為生物補充大量的活性蛋白質,使抗病毒活性得到激活,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豬、牛、羊疾病的防治效果。譬如:豬干擾素,多年來研究者做了很多關于豬白細胞干擾素的實驗,結果表明,此種干擾素在流行性腹瀉疾病、豬瘟疾病以及牛、羊的病毒性腹瀉疾病預防方面有著較好的防治效果。
(2)應用抗菌月長來防治畜禽的疾病。抗菌膚這種抗菌物質是我縣眾多研究者研制的一種防治畜禽疾病的藥物,它是從一些微生物代謝出來的產物中提取出來的,具有非常強的抗菌性,同時對動物癌細胞具有很強的殺傷作用,通常被人們稱作“天然的抗生素”,其在畜禽疾病防治方面可以有效的對外來病菌進行抵抗,預防病菌侵害畜禽健康。
大量實驗表明抗菌膚不但可以有效地抑制革蘭氏病菌,還可以抑制和殺滅寄生蟲以及RNA病毒。其能夠通過物理方法和細胞膜間的作用來凝集膜蛋白,使細菌不能夠再進行滲透壓,最終使細菌滅亡。抗菌膚這種分子非常小,比免疫細胞分解和擴散的速度更快,沒有污染和殘留,更無毒副作用,使用起來非常安全、可靠,可以被廣泛地應用到畜禽疾病防治當中.
4.加強檢疫、嚴格引種
加強檢疫、嚴格引種,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自繁自養”。如果確實有必要進行引種,則必須對動物的來源進行嚴格把控,并對其嚴格檢疫。盡可能避免其亂殺亂宰和無序流動的現象,從根源控制傳染性疾病的流傳和蔓延。除此之外,養殖戶還需要對豬、牛、羊等進行相關健康檢測,并且堅持每年都做,一旦發現異常,需立即向有關部門上報,從而減少更嚴重的損失。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更好地發展豬、牛、羊等多樣化的畜禽業,就需要對畜禽業進行有效的防治工作,從而對相應的方向進行研究和分析。相應的研究對于未來的畜禽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促使我國畜禽業引用高科技技術手段進行防治手段。同樣,要在研究和分析的過程中,依據當前的案例分析和實踐經驗對畜禽業進行疾病的控制,從而促使所有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根治,改變所有的傳遞方式,促使人們在飼養豬、牛、羊的過程中獲取安全的依據,以此發展具有可持續戰略的畜禽業。
參考文獻:
[1]劉潤平,馮樹濤,蘇美云。牛羊疾病的科學防治方法淺談[J].湖北畜牧獸醫,2015,(9):29.
[2]趙汝懷。豬、牛、羊疾病的科學防治方法分析[J].農技服務,2015,(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