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民+姜松忠


摘 要:本文討論了一種新式冷卻塔機械拆除方法,對冷卻塔機械拆除原理及振動控制理論進行了研究與實踐。
關鍵詞:冷卻塔;機械拆除;研究與實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3.008
0 前言
某電廠#1、2冷卻塔高度均為70米,該冷卻塔為逆流式自然通風冷卻塔,待拆除冷卻塔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由環形基礎、人字形柱、環形梁和通風筒四部分構成。塔體頂部直徑30.402m,塔體底部直徑57.694m,塔壁呈旋轉雙曲面形,最大壁厚0.35m,最小壁厚0.12m。塔體由底部39對人字柱支撐,人字柱高6m。人字柱上面有一1.6m×0.35m的環形鋼筋混凝土梁。待拆除冷卻塔周圍環境為:北側25m為需保護的高壓線,南側51m為廠房,西側20m為水泵房,東側30m為沉淀池,空間十分有限。
采用爆破法拆除對周邊環境要求比較高,具有爆破震動、爆破飛石[1]等缺點,且打孔作業需要登高,炸藥審批周時間長,揚塵濃度大,工程造價高,故探索采用機械的方式對冷卻塔進行拆除。
1 拆除原理及塌落振動的控制
1.1 拆除原理
利用伐樹原理,破壞冷卻塔底部基座,使結構失穩倒塌。施工時首先根據場地條件確定傾倒中心線,然后利用對底部切口的控制,實現冷卻塔的定向倒塌[2]。根據冷卻塔周圍環境條件,1#冷卻塔倒塌方向定為正東方向,2#冷卻塔倒塌方向定為西南方向。
1.2 塌落振動的控制
冷卻塔在倒塌觸地時,對地面的沖擊較大,產生落地振動,本次爆破借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的經驗公式[3]加以計算。
建筑物落地振動與其結構解體尺寸和下落高度有關,為了減少對地面的撞擊作用,控制建筑物落地尺寸十分重要。
根據以前經驗數據分析,認為式中的衰減系數取:Kt=3.37。
β=-1.66較為合適。當在地面下挖溝槽壘筑土墻改變冷卻塔觸地狀況時,塌落振動明顯減小,塌落公式中的k僅為原地面狀況的1/3~1/4。本次施工,為減少塌落振動的影響,將在倒塌方向上挖溝槽壘筑土墻等,故本次校核Kt=1.13。
當R=51m時,Vt=2.009cm/s﹤4.5cm/s;所以理論上不會對最近的建筑物造成破壞。
2 機械拆除方法的實施
(1)將施工場地四周用圍擋圍起屏障,形成隔離帶,禁止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場地。
(2)進行預拆除,包括冷卻塔周圍的水管、泵房和其他對拆除產生影響的一些設施。清理兩個冷卻塔之間和冷卻塔倒塌方向上的場地,確保冷卻塔順利倒塌。
(3)利用破碎錘對冷卻塔人字柱上方的圈梁進行開口破碎,以破壞圈梁的應力結構,便于后續冷卻塔的失穩倒塌,圈梁的開口破碎處為冷卻塔倒塌方向的中心線上。
(4)用破碎錘首先將中心線的人字柱進行破碎,然后兩臺破碎錘從中心線向兩邊同時對稱的破碎人字柱,以使冷卻塔保持平衡,因此次工程冷卻塔的人字柱共39對,所以將冷卻塔下方的人字柱破碎三分之一后,即以倒塌方向中心線為中心左右各6對半人字柱共13對人字柱,將兩臺破碎錘撤出,這時冷卻塔由于下方結構的破壞,在其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會向破碎缺口處緩慢下沉,直至倒塌。因為冷卻塔本身的特殊結構限制,致使冷卻塔倒塌時周圍墻體會受力向內倒塌,使冷卻塔原地坍塌,不會對周邊建筑物造成影響。
3 結束語
本文討論了一種新式的冷卻塔機械拆除方法,進行了理論計算,并針對現場情況進行了相關探索與實踐,成功實施了2臺冷卻塔的拆除工作,該方法具有不確定因素少,對周邊環境影響小,復雜環境下施工更可靠和安全,工程造價低的顯著優勢,對今后研究冷卻塔拆除問題具有普遍意義。
參考文獻:
[1]孫躍光,張春玉,魏冰方,高主珊.復雜環境下兩座冷卻塔爆破拆除[J].工程爆破,2010,16(01):55-58.
[2]傅建秋,王永慶,高蔭桐,王代華,彭海明.冷卻塔拆除爆破切口參數研究[J].工程爆破,2007,13(03):53-55.
[3]周家漢.爆破拆除塌落振動速度計算公式的討論[J].工程爆破,2009,15(01):1-4.
作者簡介:陳新民(1986-),男,山東淄博人,本科,助理工程師,技術員,研究方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