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艾飛+郭世曉
摘 要:220kV智能變電站是國家電網綜合發展的重點,也是人們用電來源的主要保障。加強站點檢修二次安全措施不僅是電力公司的重點工作,也是有效防止現場安全事故發生的有力途徑。這篇文章首先介紹了智能變電站的主要特點,表明與以往的變電站比較,智能站具備更高的安全可靠性,也更容易進行控制和調度,接著闡述了數字和物理兩種檢修斷開方式,倡導結合兩者的優缺點進而得到二次安措基本思路,最后從設備故障類型和檢修人員技術能力兩方面詳細探討了二次安措優化方案。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檢修機制;故障類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3.146
智能變電站是一種具備可操作性、能實現站內設備信息共享、電網調度和控制的現代化變電站,是我國這一技術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近些年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站點區域建設相對完善,變電站發展已較為成熟,各大電網公司越加重視站點檢測維修與安全運轉方面,二次安全措施變得尤為重要。
1 智能變電站特點分析
不同于以往的變電站,智能站采取就地數字化收集二次量,電氣設備間采用光線通信、網絡傳遞信息流技術,某些設備的性能和特點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變化,這些與二次安全措施緊密相關的特點主要有以下方面。
(1)數字化通道。較之于常規變電站,智能站設施配備一般以操作簡練、檢修快捷、職能管理為要點,在這一情形下,數據流從站內設備相應功能區域輸出,通過虛端子流轉中心進入特定的設備功能區域數據集中,進而形成數字化通道。與此同時,站內軟壓板是該通道打開和關閉的主要工具,掌控二次量進出站內的數據集區域,以此來保護、控制、檢查間隔層設備的安全。
(2)檢測維修機制。不同于以往站點,智能站點添加了檢測維修機制作為二次安全保障措施。站內硬壓板投進區域后,設備會處于檢測維修狀態中,輸出具有檢驗性質的數據流,而且它輸進的數據流也需要帶有一樣檢驗性質才能完成對接工作。如若數據流性質不同,設備會自動判定數據流狀態不同,停止相應功能的實現。智能站的這種檢修機制一般受到多種電流采樣的影響,具備閉鎖保護相應功能。
(3)光纖通信。智能站的過程層通常采取光纖通信技術進行輸送,站內設備依據是否能夠收到相應的數據流來判斷相應通道是否正常運轉。如果該通信鏈路出故障了,設備會受到該鏈路故障警示、光口指示燈熄滅以及相應設備功能自行屏蔽等消息,一旦出現這樣的問題,工作者應該及時進行設備檢修工作,加強二次安全措施實施。
2 二次安措優化策略分析
(1)二次安措優化思路。智能站檢修常見方法有:退軟壓板、投入檢修壓板,這兩種方法為數字斷開形式,操作簡單,但通常伴隨著壓板不明確、斷點模糊等危險因素;斷電路、斷通信鏈路,這兩種為物理斷開方式,其斷點清晰、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但實際操作比較麻煩,且容易使設備接口受損。因此,要結合這兩種方式的優缺點,合理安排安措順序進行合理的智能優化。基本思路如下:1)為防止二次實驗電壓逆輸進一次實驗側方或者二次實驗電流進入運行層應采用斷電路形式斷開;2)斷開數字化通道為防止實驗量進入運轉設備,首次檢修中采用先退軟壓板后斷通信鏈路形式,定期檢修中應該采用先退軟壓板后投入檢修壓板形式;3)在確保開關、設備良好運轉的情況下檢修隔斷出入的實驗量可以被適當忽略,極大限度降低解開芯片、拔光纖數量。
(2)優化策略分析。1)故障類型及其安全措施。智能站二次設備能發生的故障有很多種,在現實中這些問題也不一定能及時預測出來,因此工作人員要加強這一方面的安全舉措。故障種類及其相關二次安措如下:一是合并單元故障。相關人員要盡快查明合并單元出問題的原因,并向上報告情況請求調解,接著采用“投檢修壓板”進行重新啟動,待設備能夠正常運轉后取出該壓板,一般故障都能解決。二是智能終端故障。首先相關人員要盡快匯報給管理單位,向終端口投放“檢修狀態壓板”,同時取出全部出口壓板。工作人員重啟一下,待設備正常運轉后取出該壓板并投放出口壓板。三是交換機故障。出現這一問題時首先要切掉交換機的電源,停掉與該機有關的通電保護裝置同時投放有保護性的“檢修狀態壓板”。2)加強檢修人員技術能力,不斷規范檢修工作。在220kV智能站檢修中,準確投入和退出檢修壓板是二次安措的關鍵,不合理的操作可能會導致保護閉鎖,這其實也是對于檢修人員技術上的要求。首先是檢修人員需要加強自身對定檢中檢修壓板的投入和退出方面的研究。在遇到故障及其他問題時要及時上報給調度單位并及時作出合理的二次安措方案,列明具體的檢修程序并生成操作指南,以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其次是在檢修過程中,檢修人員要加強對智能設備的維護與監管行為,科學采用網絡技術進行裝備的檢修作業,保障智能通信順暢。最后加強智能設備的維護臺賬安措,對系統內相關文檔進行科學管理,更新版本配置并不斷進行試驗以求達到最優化。除此之外,檢修人員還可以與設備制造商的技術開發員共同合作,一起探究完成智能站檢修的二次安措方案設計,這對于我國變電站的未來發展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然靜,劉滿圓,金文博.新一代220kV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優化集成方案[J].電氣應用,2013(S1):522-529.
[2]段培明,許美娜,石磊,李東升,王曉丹.220kV智能變電站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分析[J].科技展望,2014(19):101.
[3]周健宇,魯繼超.220kV智能變電站檢修二次安全檢查措施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04):129-130.
[4]晉海斌.220kV智能變電站設計方案優化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
[5]孫中尉,張凡,束娜.220kV智能變電站網絡結構及交換機配置優化方案研究[J].電氣應用,2011(21):78-81.
作者簡介:林楠(1983-),浙江麗水人,研究方向:智能變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