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儆
作文應該是一種享受語文的情感過程,是作者感情自然而真實的流露,如果作文訓練無視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情感體驗,不但訓練不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反而可能會讓學生對作文產生恐懼感,談寫色變。那么就如何在作文訓練中激活情感因素,培養作文興趣,使學生輕松快樂作文,我覺得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廣泛閱讀,增加學生作文的積淀
進入書本,進入閱讀,學生便走到了一個個政治家、文學家、科學家的面前,進入了一扇扇文學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他們與大師對話,與書本為友,與偉人交流,使學生在長期的閱讀中不斷地產生夢想,而閱讀是生長夢想的重要途徑,教師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組織閱讀這一大課:
其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活化語文。重建課堂,讓課堂成為學生思想碰撞的場所,成為學生智慧的加工廠,改變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大占天下的局面,每周增設活動課和興趣作文課,以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活化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有情有趣的情境中學習語文。
其二,讓學生在語文活動中揮灑才情。語文能力的培養應在生動活潑的空間中得到實踐,老師應該引導學生經常性的開展一些活動:或由學生自編自導一些課本劇,或讓學生自摘自辦手抄報,或舉行一場詩歌朗誦比賽,或進行學生手記交流活動等,讓學生在活動需要中廣泛閱讀、收集、整理,在體驗成功前先學會如饑似渴。
其三,讓學生在七彩生活中感受世界。作文決不是為了完成任務去造抄照搬,而做秀似的無病呻吟。它是一項充滿體驗和情趣的活動,閱讀學習的領域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整個世界都是學生的活生生的教科書,活生生的閱讀材料。走近大自然,走近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腦感受大千世界,用吾筆寫吾心,寫出來的東西才會栩栩如生,才能打動人。
二、精心選材,激活學生作文的情感
作文選材要貼近學生生活,多寫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創造條件激活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喜歡作文、主動作文,使學生有話可說。
其一,掃除學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礙。學生之所以怕作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繁重的學習任務使他們的生活單一、枯燥,較少機會接觸社會,自認為沒有可寫的東西。其實,作文并非一定要寫轟轟烈烈的大事,否則哪來的“以小見大”,“細微之處見真情”?所以在引導學生多觀察社會、生活的同時,還要鼓勵學生調動情感因素,學會為生活感動,從我寫起、從身邊寫起,消除學生羞澀的畏懼感。
其二,選材從小處落筆,大處著眼。題材要立足于學生,讓學生從身邊選材,從小事中挖掘其深遠的意義。可寫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誤會與矛盾,也可寫對存在于同學中的某些現象的分析與看法,進而寫自己與老師家人之間的關心、支持或誤會,再寫自己與陌生人之間的幫助或矛盾,題材不斷擴展,筆觸從學校家庭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這就從根本上解決了作文的源頭問題。
其三,題目的擬定可形式多樣。在命題作文的基礎上,可多進行些半命題作文、材料作文和話題作文的訓練。題目可自擬,也可以由老師提供一些諸如《誤會》《選擇》《收獲》《幫助》《這件事想起來就——》《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類的題目進行訓練,讓學生走出無話可說,無題材可寫的誤區,并逐漸培養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社會的能力,從而培養寫作興趣。
三、巧做訓練,提高學生作文的水平
學生解決了作文的“源頭”問題,不等于就能寫好文章,還要求老師輔之以有效的訓練方法,以利于學生情感的抒發。實踐證明,要讓學生訓練好作文,既要授之以魚,又要授之以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因此,要注意以下幾個步驟:
其一,“多練”。初期的作文訓練,不妨把有關提示與要求定得具體詳細些,讓學生能充分明確訓練重點,并且較順利完成一篇文章,獲得初步的成功感。然后循序漸進,訓練學生寫活動作文、寫想象作文、寫采訪作文、寫觀感讀后感等。
其二,“精評”。一般的作文都是為了表達某個中心或某種思想和感情,但這種表達效果如何,卻不像做選擇題那樣有個客觀的標準答案,要加以評判,可選幾篇典型的范文來參考對照。因此,每次寫完作文后,及時精選一篇或幾篇各種層次的文章與學生一起對照分析,體會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處,使“作文怎樣寫”的技巧訓練更具體化,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而慢慢掌握標準。
其三,“互改”。在基本掌握評判標準的基礎上,還應當讓學生參與實際操作,所以可組織學生相互評改作文,由四、五位同學組成一個小組,每組負責批改幾篇作文,要求小組成員在讀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討論,交流意見,共評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體化,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真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與作用。
四、感受成功,帶給學生作文的喜悅
鼓勵是人生成長的動力。為增強學生寫作信心、激活寫作興趣,能經常感受到成功帶來的喜悅。老師不妨做如下嘗試:
其一,開辟展示欄。在教室里開辟一個“佳作展示欄”,把學生每次作文的優秀篇目連同評語一同展示出來,讓學生對照學習,力求從各個方面得到啟發,這樣無形中營造一種聲勢:“這些佳作都來自同學中,我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這不僅能讓佳作作者產生榮譽感,對其他同學也激活了效仿學習的熱情。
其二,推薦發表。對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推薦到校作文報或一些期刊的中學生園地發表,使同學體會到作文成功的快感。這樣,寫作也由課內向課外擴展了,既能引導學生更積極地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又培養了良好的寫作習慣,訓練了寫作技巧,提高了寫作水平,寫作便成為學習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其三,設立文學獎。學校和班級可以成立文學社團,制定活動規劃,經常性地開展團隊活動,讓學生抒發情感、展示才情。學校、班級可設立年度文學獎,評選學校、班級文藝之星等,讓校園文學的偶像、明星就在同學中間。
總之,要想使寫作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老師的作用便是培養學生的寫作情感,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習慣,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這樣,我們寫作的百花園才會因此姹紫嫣紅、爭奇斗妍。讓學生輕松快樂作文,充分享受語文帶來的樂趣吧,讓他們寫著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