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家創新創業背景下,如何改革當前我國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向創新實踐取向的培養目標已經成為重要課題。本文從雙創背景下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出發,著重從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育資源三方面構建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在此基礎上,提出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實踐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實現路徑和方向。
關鍵詞:創新創業;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改革
一、建設目標
在當前經濟供給側改革的轉型期,針對于電子商務專業學生而言,雙創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顯得尤為重要。按照“創新創業特色專業”的專業改革思路,重構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為抓手,突出實踐教學,運用案例分析和項目訓練教學法實行模塊式教學。以雙創教育改革為推力,拓寬專業視野,提升大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強化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和自主創業的主動性,最終實現“學中創、創中學、學創相長”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二、建設內容
1.培養方案
2017—2018學年開始,電子商務專業新生實施新的培養方案,新培養方案突出并旨在推進專業教育與雙創教育的密切融合。培養方案中理論教學學分占比60%,實踐教學學分占比40%,實踐教學學分中創新創業學分占比50%,每學年創新創業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不低于10%。以創業學分的方式,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創業比賽、進行自主創業等活動均可折算為創新創業學分。
2.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中的關鍵環節,優化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是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與雙創能力培養為引導,積極推進專業課程教學,完善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方式方法改革,使課程體系設置從傳統的就業教育向創新創業教育轉變,重點建設網上創業、跨境電商兩個創新創業課程群。《網上創業》課程群包括《網上創業》《網店裝修》《網店客服》《文案寫作》《網絡營銷》等。課程群包括《跨境電商基礎》《跨境電商英語》《跨境電商實務》等。
3.教育資源
課程資源、實踐資源、平臺基地等教育資源的協同整合,統合孵化、培訓、實踐等立體化功能,有利于增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與意識,激勵并引導學生自主創新與創業,以實現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迎合于供給側改革而順利就業創業。一方面,建立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課程資料庫,注重收集或編制與時俱進、實用、科學的教材資源;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整合實踐資源,建設創新創業平臺和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創新創業的大環境、利用淄博新區建設契機,確保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均能結合專業知識和技能開展多樣化、個性化的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三、具體改革方案
1.制定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要求,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促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對人才培養方案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做大量的準備。首先,組織教全體教師對2017級電子商務專業培養方案的修改和制訂進行認真的研討。其次,回訪往屆畢業并已經工作的學生,聯絡用人單位相關人員,收集他們對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議和看法,作為專業培養方案的修改和制訂的參考。最后,走訪兄弟院校考察學習創新創業教育的寶貴經驗,與相關創業教師深入交流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學分學時等情況。
2.構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群
首先,開設創業課程群。在現有基礎上,加入創業實踐環節,并將其納入到學生必修學分里面。其次,修訂相關的教材。鼓勵任課教師編寫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二者融合的教材,以更好的服務于教學。擴充教學內容,構建完整的納入創新創業知識的課程體系。
3.整合創新創業教育資源
對接社會教育資源、創新創業資源與產業人才需求,構建創業孵化平臺等支持環境,提升創新創業教育成效。一方面整合校內創新創業教育資源。學校可以通過創業大賽,進行自主創業了解企業經營的全過程,為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的融合提供硬件基礎和軟件環境。另一方面整合校外創新創業教育資源。首先,依靠本專業校外實訓基地豐富的行業資源,與企事業單位合作構建創業孵化平臺,嘗試校企共同培養模式。
4.打造“專業+創業”的師資隊伍
大力度打造“專業+創業”的師資隊伍,促進兩類知識體系的融合,專業教育側重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創業教育則側重于創業能力、創業思維等的培養。一是,加強“雙師型”專任教師的培養,鼓勵45歲以下教師到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或者定期去相關部門進行實踐培訓,多個渠道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創業知識。二是,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實施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提升計劃,每年選派專業教師參加省級組織的創新創業教師專項培訓,形成創新創業教學團隊,將具有專業優勢和創業知識的教師組織在一起,通過設計專業課程環境和實踐創業環境來共同完成課程的傳授。三是,鼓勵教師開展校企橫向合作項目,擔任創新創業教育導師,指導學生應用專業技能解決實際問題、舉辦創新創業交流會、指導扶持大學生創業實踐等活動,做到教學相長。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素養和創業素質。
5.優化考試考核方式
首先,深化考試考核內容方式和成績評價機制改革,建立多樣化、多元化的成績評定體系,滿足不同類型的課程的考核需要,同時注重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考試形式改變,促進創新能力提升,支持應用型人才培養。其次,將實踐性考核和理論性考核相結合,探索基于過程和結果的雙重考察。在專業課程學習時,將專業理論與創新創業實操融合在一起,重點考核學生應用專業知識進行創新創業的實操能力。例如學生參加創業大賽、進行創業實踐采用加分等形式。這種考核方式既考察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把握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胡麗萍.社會轉型期本科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67:105-106.
[2]吉峰,李淑玲,李雪梅.醫學院校應用心理學專業3+2人才培養模式構想[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0:13-14.
[3]李國強,王旭紅.應用心理學業人才立體化培養模式的建構初探[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2).
[4]張素玲.關于高校實踐教學創新若干問題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1(10).
作者簡介:
劉玉明(1969—),男,漢族,山東淄博人,碩士學位,現為山東淄博職業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電子商務教學部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