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萍
摘 要: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展極為迅速的的時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是把通往健康的鑰匙交給他們,對其一生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基于滲透理念下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所倡導的是幼兒園在生活活動中,學習活動中和游戲活動中滲透健康教育活動的理念,提高幼兒健康認知,改善健康態度,培養健康行為。
關鍵詞:生活活動;學習活動;游戲活動;環境滲透;教師言行;家園共育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因此幼兒園的“健康教育”要以實現幼兒的身心健康為目標,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水平,幫助幼兒逐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習慣,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促進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幫助幼兒逐漸地學會以健康的方式來生活的教育。因此基于滲透理念下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所倡導的是幼兒園在生活中、學習活動和游戲活動中滲透健康教育活動理念,提高幼兒健康認知,改善健康態度,培養健康行為。
一、生活活動中健康教育的貫穿
《新綱要》指出:幼兒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應當在盥洗、進餐、清潔、睡眠、鍛煉、游戲等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滲透健康教育理念,實施健康教育策略;要積極探尋日常生活中的幼兒健康教育的特點和規律。而幼兒的健康認知有別與成人,譬如,我們班有許多幼兒認為只要一接近感冒的人就會被傳染,自己也會感冒;更多的幼兒無法理解、體會和想象現在堅持喝牛奶將會對今后骨骼、牙齒的發育產生怎樣的有利影響;甚至不知道多喝開水有什么好處。這時候作為教師應常常契機教育。感冒是通過怎樣的傳播途徑才會被傳染的;牛奶含有豐富的鈣物質等,能促進人的健康發育;多喝開水能補充一日所需水分等。就是說教師在講的過程要盡量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這樣幼兒才能易懂。
二、一日活動中健康教育的貫穿
1.日常生活中健康教學活動是幼兒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形式。《新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健康教學即傳統意義的“上健康課”,有別于生活中的健康教育,對于某些健康教育內容,比如,幼兒不太容易理解的健康常識、不太容易掌握或需要系統訓練的健康行為技能等,只有通過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精心地教學設計,才能更好地引導、啟發幼兒探索、理解和掌握。因此,幼兒健康教育的形式離不開健康教學。健康教學的內容可以是預先設定的,也可以是臨時生成的。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要求:“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幼兒健康的價值和幼兒成長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園在進行任何領域的教育時都必須將維護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故健康領域與其他領域的融合是最必要的:如果幼兒教師真正持有健康第一的教育觀念,那么健康領域與其他領域的融合也是最本質的,比如,在畫畫、看圖書時提醒孩子坐姿端正、握筆正確、手眼保持一定距離等;由于“幼兒園的教育是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的”,那么各領域的目標實質上是協調統一的,差異儀僅是側重點的不同,因此健康領域與其他領域的融合是最可行的。
3.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然地流露出內在的心理沖突以及用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情緒情感;在游戲中,幼兒能自由而愉悅地感受和學習健康的態度、行為和習慣,體驗身心放松帶來的快樂。因此,在幼兒健康教育中,我們要充分發揮音樂、美術、舞蹈、語言藝術的作用,把藝術和游戲緊密結合起來,為兒童創設游戲的情境。
三、環境中健康教育的貫穿
幼兒是生活在特定的環境中,所以應重視創設健康的物質生活環境,充分利用環境的教育功能,讓物體與空間更有益于幼兒的健康,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幼兒園小環境:①通過戶外活動器械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創造讓幼兒主動參與體質鍛煉的外部環境,激發幼兒對身體鍛煉的興趣,培養幼兒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勇敢、不怕困難的心理品質;②運用幼兒園的環境布置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如:通過墻飾布置、教育專欄宣傳健康知識及預防傳染病的基本常識;③結合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例如:“我愛環境美”、“垃圾大樓”等社會性活動,帶領幼兒開展愛護環境衛生、保護環境衛生、維護環境衛生的教育,培養幼兒講衛生、愛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
四、教師的言行在健康教育中的貫穿
教師一天的言行舉止都深深影響著幼兒。教師應“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為此,教師還應當積極構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環境,創設和諧的班級氛圍、平等鼓勵的師幼關系。使幼兒情緒安定、心情愉快,要充分認識到心理環境對幼兒的影響有時比物質環境的影響更為深刻,要根據幼兒的情緒和行為表現反思、調整和改進心理環境。做到幼兒每天都能開開心心上幼兒園,喜歡與老師接近。
五、家庭教育中健康教育的貫穿
幼兒健康教育必須要取得家長的共識,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來,健康教育效果才能更快、更好、更鞏固。
1.通過多種活動讓家長轉變健康觀念,不斷完善健康意識,明確健康教育理念和幼兒健康教育目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對孩子實施有效教育。例如:安全教育中的“急救、求助電話號碼”、“遇到壞人怎么辦?”等內容,取得家長的配合教育就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2.心理健康的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成員之間和睦、民主,營造良好的情感環境和家庭氣氛,在觀念上和行動上真正尊重孩子,更有利于幼兒良好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發展,通過家園交流、合作,讓家長從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入手,做好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幼兒園健康教育作為課程領域之一以提升到很高的地位。我們更要把健康教育放在重重之重。基于滲透理念下的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所倡導的是幼兒園在生活活動中,學習活動中和游戲活動中滲透健康教育活動的理念,提高幼兒健康認知,改善健康態度,培養健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