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龍
摘 要:高速公路的路線設計在高速公路的建設工程項目中尤為重要,高速公路的重要意義除了運輸之外還在于向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正確的道路信息,確保其能夠正確駕駛。在高速公路設計已完成路線選定時,應當即刻設計高速公路的安全設施等,保障其安全性能。設計者應當嚴格遵守相關章程和標準,在安全合理、合法的基礎上創新,學會引進高新技術,從而經濟有效地確保公路質量。對此文章在分析了高速公路路線設計要點的基礎上對其環境保護優化措施作了探析。
關鍵詞:高速公路;路線設計;環境保護
1高速公路路線設計原則
1.1合理設計
我國幅員遼闊,地貌千奇百樣,高速公路的路線設計時可能要考慮到在不同地質條件下應當注意的事項,并提前了解高原地區、丘陵地區等特殊地貌設計要點。因為在施工過程中,復雜的地貌環境可能對增加施工難度,產生不安全因素,也會在運營過程中出現安全問題。因此結合實際的地質環境、生態環境再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是必須的。
1.2保護環境
高速公路路線設計時,選擇的路線要確保符合環境保護原則,保護路線中的自然環境,避免破環生態平衡。因此應當在選擇時注意這幾個問題:第一,在選擇路線時,如果高速公路途徑文物古跡、風景保護區,應該以保護地區自然環境為首要任務,避免破壞名勝古跡。第二,要盡可能減少在高速公路設計時出現的破壞資源、房屋臨時拆遷、破壞城市布局、分隔耕地等一系列不良影響。第三,應當在高速公路建設時盡可能減少水污染、空氣污染等,并在設計時就制定相關污染的防治措施。
2高速公路路線設計要點
2.1地質選線
地質選線是以工程地質資料作為工程設計、建設和方案決策依據而采取的高速公路選線的方法,此種選線方法對于減少高速公路建設費用、降低工程造價具有重要作用。高速公路路段是一典型的地址選線。首先,對路線走廊帶進行確定。該地段地形起伏較大且邊坡較陡,但經分析后發現該線路段實際干擾的滑坡只有兩處,而其他線路則能通過平縱面的調節避開邊坡陡峭區域,并借助盡早進洞的方案避開滑坡,確保高速公路建設安全,因此,選取路段地質選線方案。其次,確定線路選擇方法。線路走廊確定后,應對該地段地形條件予以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避開地址復雜且能夠較好滿足地線形的相關指標,從而確定出減少工程量的方案。
進行高速公路建設比較復雜,應盡量避開地質災害的高發區,在實際勘察中,將路線設計遠離巖溶、滑坡和軟巖等區域。高速公路的建設會對當地地質條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為了不引發進一步的惡化影響,應增加對公路建設的投資,充分考慮地質因素,為施工和運營提供一個良好的條件。首先是路線走廊帶的確定,如果地段地形的起伏較大,有強烈的切割效果,邊坡陡立,有較多邊坡沖蝕現象,容易出現滑坡。在路線進行高速公路建設,可能會出現災害影響施工,為未來道路行駛帶來安全隱患。結合這種情況,應選取狹窄的區域,采用隧道方案避開,采用有效的工程治理措施,保證高速公路穩定。其次是路線的確定,確認走廊帶方案后,應研究地質條件,避開不良地質,做出多種設計選擇,進行多方比對。根據地質勘察資料以及滑坡的定h}評價,掌握治理程度,對微小環境進行優化。平面盡量繞行滑坡等地質問題,井且不擾動滑坡。如果溝道兩岸都屬于滑坡體,無法進行其他區域的選擇,那么應選取路線影響較小,方便治理的一側。
2.2安全選線
安全設計是高速公路路線設計的重要體現,將安全性作為主要參考因素,通過可行的方法保證公路設施和行車安全,結合項目增加人性化設計,不預埋安全隱患,重視交通標志和標線設計。選線時的安全設計。安全選線要通過不同的階段體現。
2.2.1結合地形等條件,分析高速公路建設能夠使用的技術指標,針對多種條件的限制,掌握可行的規劃方案。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技術指標能夠均衡連接,實現有效的高低過渡。
2.2.2通過數字仿真的方式,模擬行車對安全平縱技術指標的檢驗,由此做到線形設計能夠在視覺上,誘導駕駛員的視線。縱面設計的加強。在路線設計中,高速公路線路較長,駕駛員在長期行車中,會引發疲勞,由此在高速公路設計中,要避免長、陡、縱坡的出現,防止對行車造成影響。從文獻研究資料分析,單向行車道設計小時交通量和設計通行能力的計算結果,使全線各路線在設計使用年限內均可維持設計采用的服務水平,無需設置爬坡車道。
2.3環境選線
公路建設應注重環境保護和景觀設計不會破壞自然環境,導致公路線影響自然景觀的協調性。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完美結構,能夠形成環保路、生態路。高速公路的總體設計可以將地形地貌因素予以充分考量,在盡量減少挖填土石方和避繞較大地質病害區域的基礎上,把高速公路工程的線路選線在其對區域環境的影響方面控制到最小。工程建設單位在設計過程中應樹立廣義上的環保理念,進而引進先進的選線技術和方法降低選線過程中對高速公路造成的影響,同時,對選線過程中可能導致環境破壞的補償措施予以充分考慮,例如,可通過引進相應的綠化工程來美化選線位置的環境,使所建公路與高速公路融為一體,形成真正的生態路線。
3高速公路環境保護措施
3.1注重環保設計
高速公路設計應考慮到環保因素,盡量減少高填深挖、降低邊坡高度。在山區進行高速公路建設,考慮的環保問題,主要有施工挖掘導致的土地移動、變形和破壞,這種條件下都容易出現水土流失。針對地勢起伏較大的高填深挖路段,在路線設計中,應進行充分的經濟技術分析,多利用橋梁和隧道,確保高速公路平縱面線形、路基寬度和建筑物都能與自然環境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3.2實現對高速公路工程的綠化施工養護
3.2.1高速公路綠化一般很少施肥,尤其是中分帶綠化,因其本身施工風險就很高,所以原則上在主線只給老弱病殘苗追肥,保證景觀效果。大樹追肥以穴施為主,早春3—4月追肥,以復合肥為主,N肥利于苗木快速返青,P、K肥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力。秋冬季節以有機肥為主,腐熟的有機肥不僅利于植物安全越冬,而且可以改善苗木生長的土壤,增強樹體長勢。灌木追肥宜在下雨前撒施,以復合肥為主。
3.2.2對于服務區、收費站的喬木要進行涂白,主要作用是防治凍害、殺菌和殺蟲。一般涂白高度1~1.5米,涂白原料為石硫合劑。
3.2.3蟲害要加強測報,及時掌握蟲情,治早治小治了。根據不同害蟲,及時噴藥。治蟲藥也可和防病藥一起噴灑,但要注意二者是否可以混合。對農藥的使用原則是交替使用,單一品種農藥易產生抗藥性。建議使用農藥毒死蜱、辛硫磷、敵百蟲等。在噴藥時,要注意做好勞動保護。使用的農藥應滿足環保要求,嚴禁危害當地作物,不污染環境。噴施農藥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包括行車安全和農藥的化學品安全。
總而言之,高速公路可以被視為國家交通運輸的關鍵性載體,其作為基礎性設施,在推進國民經濟保值增值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近年來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不斷優化線路設計,積極探究優化高速公路環境保護的措施就顯得愈發重要,故而我們必須要加以控制研究。
參考文獻:
[1]余煒,楊文宇,袁晶.探究高速公路路線設計與環境保護[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3:69-70.
[2]彭秋影.淺析基于環境保護的高速公路路線設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1:178.
[3]周曉光.高速公路路線設計與環境保護的分析[J].交通世界(工程技術),2015,05:64-65.
[4]許寧源.基于環境保護的高速公路路線設計探討[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08:72.
[5]陳明偉.高速公路路線設計與環境保護綜合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2,1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