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會
大班額是當前我國中小學教學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嚴重制約了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限制了師生交流的頻率,為課堂教學增加了難度。我校班額過大的現象長久以來一直存在。學校現有學生2856人,有40個教學班,班額均在70以上,均為大班額。著名教育學家布魯姆曾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找到這樣的策略,既要考慮到個別差異,又能促進個體的最充分發展。”顧及各類學生的差異,使多數學生各展其長,共同發展,集體提高,是當今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基于學校的現狀,我們探索一些了在大班額條件下,高中政治分層教學的措施。
一、學生的分層
因為學生的學習習慣、已有的知識水平及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有所不同,根據差異,在尊重學生自己選擇基礎上分成八個小組,每組九人。三個優秀生為A類,成績優秀,求知欲望高,學習得法,自主學習能力強;三個中等生為B類,學習態度端正但不得法,成績中等或中下,學習稍微有點吃力的學生;三個學困生為C類,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成績偏差。對甲類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注意拓寬學生知識面并注重能力的培養,使他們在每節課都能得到較深層次的發展;對乙類學生按照教學大綱,以課本練習為主,注意這類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對C類學生,因基礎差,應根據內容要求,對課本練習作適當變化,成為一些簡單的提問式或填空式的題型,使這類學生基本掌握基礎知識。
在學生分層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分層”是學生特點的分層,而不是人格的分層,不給學生增加心理負擔,讓學生愉快的根據自己的實際程度進行層次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也要相互幫助、相互溝通。教師也要發揮其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知識層面、小組的搭配,進行動態的把握,根據發展情況及時調整,以激勵學生不斷競爭向上,但同時要注意不可調整過頻。
二、課堂教學分層
課堂教學是一種集體教學模式,在一個班中要以中上等水平的學生為教學重點,以此促進優秀學生的提高,帶動后進生的轉化。課堂教學分層次是落實分層次教學的關鍵環節,在具體實施中應注意這樣幾個方面:
1、教學目標的分層。將教學目標分為兩個層次,制定不同的目標:一是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二是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知識拓展。根據制定的不同目標,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教”與“學”互相適應,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一定程度上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
2、教學內容的分層。 課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上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分層和教學目標的分層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教師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層設疑,分層提問,把對每一層同學的要求定位在相應的層次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不能忽視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又要照顧不同層次同學的個體差異。課堂教學的重點是每層學生都應該掌握的那些知識及其掌握程度,由淺到深,由簡到繁,以中層學生為主線,層層推進教學。課堂教學有利于學困生鞏固基礎知識,中層學生略有提高,優生層學生充分發展。
3、教學方法的分層。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的分層,我認為在教學方法上也應分層。我在講授新課時通常采用自主學習法。但是并不能適用每一位學生。提倡讓A類學生帶著問題自已分析,碰到不理解的再問老師。這樣,不僅掌握了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及自主學習能力。讓B類的學生在老師或A類同學的引導下分析了解新知識,這樣,有利于他們更好更快的接受新知識。讓C類的學生在老師、A類、B類的影響、帶領下理解知識點。
4、設問分層。在設計提問時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識記水平;第二層是理解水平;第三層是應用水平。設問時必須明確問題的指向性,即每一個層次的問題由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既要有利于學困生、中等生的提高,又能幫助優秀生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對于C類學生來說,那些簡單的問題更容易答對,一次小小的成功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激勵,會更自信。在復習認識論時,看到一位平時不愛學習的男生也在集中注意力聽講,正好講到實踐和認識的關系,我就提問他二者有什么關系?這一問題是最基礎的知識點。然后我對他正確的回答給予表揚和鼓勵,看到了他自信的眼神。后來幾節課,我注意到他無論課堂上還是課后,都非常認真。對于A類的學生來說,稍有難度的提問對他來說是一次考驗,是對能力的認可,他覺得老師非常器重他,心里的自信和自豪感會增強。
5、作業分層。每次測試卷或課后作業,都制定三個層次的題目,基礎題、中等題、拓展題。基礎題,課本上的含義、特點、方法等。如宏觀調控的手段、稅收的特點、如何實現人生價值的方法等相關的知識。這部分知識是面向全體學生,重在鞏固基礎知識,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要求。中等題,綜合性較低,面向A類和B類學生;拓展題,綜合性較高,重在培養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創造能力,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較高要求,主要面向A類學生。中等題為必做題,面向全體學生,重在鞏固基礎知識,達到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要求。基礎題和拓展題為選做題,面向甲組和乙組學生。在考試總結或作業反饋時,對不同的學生做出不同的評價,使每位學生都感覺到:我行,我能行。
提高大班額條件下的教學效率雖然存在不少的困難,但采用分層次教學之后,學生們感受到被充分地尊重,適應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切實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都得到了提高,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