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欣
摘要:3~6歲是培養幼兒繪畫能力的關鍵期,更是兒童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的黃金階段。在幼兒園階段如何抓好幼兒的創造力培養,是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研究的重要課題。繪畫最易誘發兒童的想象力,想象是開發創造力的翅膀。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 要以繪畫教學為切入口,從培養幼兒繪畫興趣、智力技能、發散性思維訓練,以及想象空間四個方面對幼兒進行創造力的培養展開探索。
關鍵詞:繪畫興趣;想象力;創造力
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藝術教育的目標為“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孩子是天才的繪畫家,他們從小就喜歡畫畫。一直以來,都是以老師畫孩子模仿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的,忽視了繪畫是幼兒認知、情感與體驗的表達。其中最為常見的基本教學模式是:“出示范畫—講解示范—幼兒練習—評價”。對于這種過于死板的教學模式,幼兒畫出來的畫往往千篇一律。教學評價也以畫得像不像為標準。而新《綱要》將繪畫教學定位為“自主性繪畫”。突出了幼兒繪畫是自主性活動,不受教師強制性干預,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能夠發揮能動性和創造性。
一、調動幼兒繪畫興趣,從而激發他們創造的愿望
幼兒對于繪畫藝術的創造力是無限,他們很容易對藝術活動表現出自發的熱情和興趣,但是這種自發的興趣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容易停留在“真好玩”、“我喜歡”的層面上,很容易注意力轉移或有波動。
1.幼兒從2-3歲開始進入涂鴉期,涂畫就成為孩子表達內心情感的一種自由游戲活動。在幼兒入園初期,我們為孩子們提供涂鴉墻,孩子們經常使用的涂畫符號——線圈、散點、短線等,或許,我們無法看懂孩子的畫,但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繪畫藝術表現的樂趣。
2.選擇豐富并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繪畫內容,提高幼兒繪畫的興趣。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選擇幼兒身邊熟悉的、感興趣的事物。如我在中班課堂教學時,用投影播放《小鯉魚歷險記》動畫片,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各個看得特別投入,手舞足蹈。于是,我抓住這個時機,以“小鯉魚歷險記”為內容,讓孩子們作畫,孩子們各個想象力非常豐富,自己找角度作畫,畫不僅畫得像,而且畫得細致,畫完之后興趣不減,還說老師下次再畫蠟筆小新、熊出沒……
3.教師在激發幼兒繪畫興趣時,對幼兒的評價要有引導性。哪怕幼兒畫得離譜,只要他的畫有自己的故事情節,就應該積極肯定,并加以合理引導,不要總是把重點放在“像”與“不像”這個問題上。
二、適時提供智力技能的支架,在觀察中嘗試幼兒繪畫的表現力
在幼兒繪畫教學中,我們常常為是否提供范畫而困惑,“教”得多了,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得少了,使孩子的繪畫技能無法提高。那么我們幼教工作者怎樣借助有效的教學指導提高孩子的審美情趣和藝術創造?
1.把握“教”的時機,適時給予孩子們技能學習的支架。比如:讓孩子們練習畫正方形的時候,可以拿出具體的正方形實物讓孩子們觀察,教師耐心細致地說出正方形的特征,激發孩子們想想還有哪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呢?這樣既可以訓練孩子們的基本技能又可以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
2.注重正確的示范指導。 以往的繪畫教學中教師的指導只是從頭至尾的示范,讓孩子們觀看,很難突出重點和難點,教學效果明顯達不到要求。為了讓孩子們掌握繪畫的重點,突破繪畫中的難點,我們可以采用幼兒同伴示范法和教師重點、難點指導法,使繪畫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抓住事物特征,用聯想訓練,刺激幼兒自主的創造欲望。
(1)我們要引導孩子們尋找規律,學會舉一反三,掌握不同動態、角度的畫法。比如:畫老鼠的動態,只要抓住老鼠半圓的身體特征,改變頭、尾的方向就可以畫出不同動態的老鼠,可以讓畫面豐富多彩。
(2)教師可以讓孩子們欣賞名家的繪畫作品,共同參與討論,互相借鑒、找出自己與別人畫得不同地方,這樣可有效地保持孩子們源源不斷地創作激情。
三、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發展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在創造性的繪畫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一些富有想象的活動。啟發、誘導和訓練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創造思維、發展創造力。
1.說說畫畫:例如畫波浪線,可以讓幼兒說說哪些東西可以用波浪線表示,有水波紋、繩子、煙霧等,讓孩子們發揮充分地想象力、說說,然后畫出自己想畫的東西,這樣孩子們的思維會變得更靈活。
2.加加減減:例如一個圓形加上幾筆會變成哪些東西?一個圓剪掉一部分會變成什么圖形?
3.改改換換:例如一個正方形的機器人把它所有的正方形的地方全換成圓形會變成什么呢?
4.添畫:例如畫圓形寶寶,可以讓孩子們自由添畫,比如圓形寶寶吹泡泡;圓形寶寶變花朵等 。
5.圖形組合:每次給孩子們幾種不同的圖形,例如方形、圓形,讓孩子們組合成不同形狀的圖形。
四、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間與創造的余地
作為幼兒教師,必須為幼兒提供充分的繪畫條件,允許幼兒在繪畫活動中充分地表現自己對物象的認識和情感,允許他們大膽的想象,按自己的理解去畫,不要束縛幼兒的思維。在成人的眼里,有很多東西都是固定不變的,如人的頭發是黑色、太陽是紅色、天空是藍色。我們會覺得這些東西都是自然規律,是不需要去改變的。而在孩子的眼里,他們并不覺得這些是固定的色彩,他們有時會把頭發畫成藍色的,會把天空畫成彩色的,孩子會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出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孩子沒有按老師的要求去畫,就否定孩子的作法,那可是大錯而特錯的。老師在指導孩子時,不要總是說孩子這不對那不好之類的話,而要用很欣賞的眼光去問問孩子為什么會這么畫。
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幼兒天生就具有想象力與創造力的,但是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引導和開發,才能更好地發展幼兒的創作潛能。順應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給予孩子成長最大的幫助,就是傾聽他們的心聲。教師只有抓住幼兒繪畫中的每一個環節,自始至終的把培養幼兒興趣和表現力、想象力作為教學的關注點,才能使越來越多的幼兒喜愛繪畫!
參考文獻:
[1]梁志焱主編《學前教育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陳幗眉主編《學前心理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高石主編《兒童創造思維訓練法》 改革出版社,2003.
[4]龐麗娟主編《教師與兒童發展》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