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摘要:不斷提高初中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在當今信息社會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大力倡導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學校開始通過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來檢查學生的實際能力,并倡導有利于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本文是如何應對信息技術學科學業水平考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信息素質教育
21世紀人類步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課已經定為學生的必修課。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發展,一些流行軟件、網絡游戲、QQ游戲等對中小學生有著極大的誘惑力,幾乎找不到不喜歡玩電腦的學生,但喜歡上信息技術課的學生卻為數不多。"學生喜歡玩電腦,但不喜歡上信息技術課"卻成了普遍現象。我們應究其原因,采取適當的措施,改變這一局面,真正發揮信息技術課的作用,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
1.初中生要了解信息素質的意義及重要性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信息技術素質教育是重要任務。在學習信息技術課時,學生能夠提高獲得信息、傳送信息、處理信息,以及運用信息的能力。同時教師要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和了解與信息技術有關的文化等問題,從而正確地將信息技術運用于社會;教師還要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將信息技術在合作學習時充分運用,為以后在信息技術發展快速的時代中能夠生存下去奠定扎實的基礎。因此,信息素質教育是整個初中時期的重要任務。
2.初中生一定要樹立強烈的信息意識
2.1 信息意識在信息素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培養信息意識,就要培養學生把握即時信息的意識,以及追求新信息的觀念。信息意識是信息需求的一個重要前提,同時也支配著信息的獲得過程,學生在強烈的信息意識的牽引下,能夠對信息技術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主動地追求信息。信息對于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是一個國家,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在未來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只有具有了信息意識,才有邁向成功的可能。
2.2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培養信息意識。如何培養初中生的信息意識呢?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引導。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初中生喜歡模仿別人,因此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利用計算機技術展示給學生。由于學生經常受到老師使用計算機技術來解決問題的影響,當遇到問題時,也會嘗試這樣的方法,這樣便在潛移默化中引導了學生。
3.多表揚鼓勵學生并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表揚鼓勵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肯定,是各科教學為了激勵學生學習興趣的常用方法。這種激勵方法對于信息技術教學更為重要。信息技術知識抽象,操作要求嚴格,初學者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犯很多錯誤。教師往往在學生多次嘗試仍未成功時(這還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有關),容易變得急躁,大聲斥責學生的事情屢屢發生。使學生對成功的渴望,變成對失敗的恐懼;以至于越來越膽小,越來越害怕上信息技術課,學習效果越來越差。如果在學生多次嘗試仍未成功時,教師淡化學生的錯誤,耐心地指導學生克服困難,同時盡力發現他的閃光點,及時多給表揚肯定,哪怕這困難是微不足道的,往往能把學生剛剛產生的畏難情緒,立即轉化為克服困難后的喜悅心情,形成個體的成功體驗,從而大大激勵起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顯然帶來了截然相反的結果。比如,在信息技術的鍵盤操作教學中,要求學生熟記各字母鍵的位置。這對于學生來說既枯燥又有困難的事,總有許多同學不能達到要求。有一次我在課堂上故意以驚訝的口氣對完成了的那兩、三個同學大加表揚,同時口頭鼓勵那些已能大致記住的同學,說他們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全部記熟就更了不起。再過一段時間對學生進行檢查,我驚喜地發現絕大多數學生都能記熟各字母鍵的位置了。
4.信息技術教學中有效的自主學習教學策略
一是區分重要和非重要信息策略。文章的重要內容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確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重要思想;學生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信息時代所面臨的是知識的爆炸,在浩瀚如海的信息面前,一定要教會學生區分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二是概括信息策略,即指在閱讀中簡明扼要地寫出(或說出)所讀的內容梗概,它是對原讀物的濃縮,反映原文章的主旨。三是激活原有知識經驗策略。閱讀認知過程的一種重要信息加工方式是同化加工,這是學生利用原有知識經驗去解釋、消化文章的信息。課堂管理是教師在課堂上用以維持學生合宜行為的措施,是教學技術中最基本、最綜合的一項技術。它包括教師為鼓勵學生對課堂任務進行合作和參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為和活動的組織技術。它不僅約束、控制著有礙學生學習的不良行為,而且引導學生從事積極的學習活動,從而增進學習的效果。在學習中,學生對榜樣有一種崇拜的,而且會在實際的學習中去模仿,如果榜樣的某種行為得到獎勵或懲罰,那么就會使學生的模仿行為發生強化或削弱。在教學過程中,樹立可供學生模仿的榜樣,用榜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會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總之,信息技術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應依據教材,適當地調整實驗內容和改變實驗形式,利用學生迫切希望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創造進行學習的積極性,解放學生的雙手,以他們的親身體驗獲取知識,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