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陽明是改變世界的心靈導師,是中國歷史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金蝶為何如此推崇陽明心學,并把致良知寫入企業價值觀?致良知與企業經營有什么關系?是什么精神引領金蝶保持著20多年創新和前進的熱忱?
3月13日,以“致良知”為主題的深商春茗薈在深圳錦繡桃園舉行,金蝶國際軟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徐少春作“致良知”陽明心學主題分享。深商總會、深商聯會長莊禮祥,深商聯常務會長邱玫,中國著名太極拳大師陳小旺,國際美術家聯合會會員、世界華書畫專家教授徐文國以及深商家人300多人出席活動,一起感悟陽明心學的精髓。
王陽明是改變世界的心靈導師,是中國歷史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金蝶為何如此推崇陽明心學,并把致良知寫入企業價值觀?致良知與企業經營有什么關系?是什么精神引領金蝶保持著20多年創新和前進的熱忱?金蝶軟件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中小企業公共服務聯盟主席徐少春給出了他的答案。
立必為圣人的光明之志
徐少春說:“我們在評價和總結陽明心學的時候,常常這么評價他,其功有四:擒寧王、征思田、平南贛、剿山賊。其學有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陽明先生不僅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還是一位圣人。
陽明先生12歲的時候,他問老師讀書是為了什么?老師回答讀書登第,他說不對,讀書是為了做一名圣人。從12歲要做一名圣人,到離開那一天留下幾個大字‘此生光明。他的人生按照這樣的指引一步一步走到最后一天,沒有任何遺憾,幸福的離去。陽明先生這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敬仰的,更值得我們學習。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我們每一個人原本就可以成為一名圣人。其實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圣人。學習陽明心學,不是僅僅讀他的文章,更重要的是要像他一樣成為一名圣人,因為每一個人本身就有那份良知,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圣人。”
激發企業家心之力,是最大的供給側改革
對于創業者,徐少舂說:“其實我們做企業的每天都在登山,就像爬山一樣,臧克家曾經寫過一首詩,紀念魯迅先生,‘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在經營企業的進程當中,我們常常疲倦了,睡著了。因為那顆心停止了,那顆心上面有障蔽,那顆心上面有人欲。
陽明先生講我們去一份人欲就存一份天理。所以每個人如果把自己的良知激發出來,此心清澈,我們就可以做到心想事成。良知就是道,每個人心中那個清澈的良知就是天理。是非的判斷、真偽的判斷、對錯的判斷,來源于你的良知,良知就是天理,良知就是道。
習主席提出供給側改革是非常英明的。供給側改革除了土地、資本、創新之外,供給側改革的源頭是企業家每個人的那顆心,如果這顆心清澈了,良知開發了,創新的源泉就源源不斷,那才是真正的供給側改革。如果企業家的心之力開發出來了,還有三聚氰氨嗎?還有地溝油嗎?還有低劣的產品嗎?還會有人跑到日本去買馬桶蓋嗎?其實歸根到底還是人們的良知是否被蒙蔽了。
致良知,走正道,行王道
徐少舂認為,過去20多年的創業,前10年非常的成功,那是因為暗合道妙,走在道上。但當時并不懂什么是“道”,2011年金蝶提出“走正道,行王道”,當時的理解王道就是利他,正道就是遵紀守法。根據這一年的陽明心學學習,徐少舂真正意識到“道”是什么,道就是良知。累積福報,必得天助,不成功是不可能的。
以前很多人講中國人沒有信仰,有人說“中國人最大的信仰就是沒有信仰”,當時徐少舂聽這句話很不理解,通過不到一年的學習,徐少舂認為真正擁有了自己的信仰。這個信仰就是“天理即良知”,良知就是道。依良知而行,循天理而動,必得天助,這就是徐少舂的信仰。簡單的講就是累積福報,必得天助。
金蝶把致良知加到了核心價值觀的第一位,核心價值觀變成了“致良知,走正道,行王道”。金蝶在全員中學習和踐行致良知,徐少春幾乎每一天都在學習,每一天要讀原文,寫心得,寫家書,更重要的還是要在行為當中發生改變。這兩年金蝶集團過程中誕生了很多的創新業務。擁有信仰以后,每一個員工將會更加堅定,公司同事之間的信任感就會自然而然增強。
徐少春相信有了陽明心學這盞燈,指引著金蝶,把每個人的良知激發出來,他對金蝶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最后他說“你在人生路上能走多遠,取決于你跟陽明能走多近”。
本次活動是集交流聯誼、智慧碰撞、藝術分享、資源對接的一次盛會,得到了會員企業的大力支持。副會長單位深圳市雅樂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主辦,深圳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聯盟、深圳市太極華藏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深圳市鴻海置地集團有限公司、天長地久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深圳前海茶集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麥軒食品有限公司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