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薪++佘健俊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深入,公共工程的建設也飛速發展,公共工程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其決策的核心是價值思維。基于價值哲學和利益相關者理論,文章首先界定了公共工程的核心利益相關者,運用VBS方法系統分析了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需求,構建了公共工程核心價值體系,以期對我國公共工程的投資決策理論和實證研究提供參考。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works is developing rapidly. Public works are noncompetitive and non-exclusive. The core of its decision is value think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value philosophy and stakeholder theory, the article first defines the core stakeholders of public works, uses the VBS method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value needs of the core stakeholders, and constructs 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public work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investment decision of public works in China.
關鍵詞:公共工程利益相關者;核心價值;VBS
Key words: public works stakeholders;core values;VBS
中圖分類號:F2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22-0051-03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公共工程的投資力度增大。一方面,公共工程的實施滿足了公眾的需求,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公共工程也引起了環境污染、生態破壞、投資績效不理想等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為了使公共工程建設得到更好的發展,對公共工程進行價值評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核心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出發,運用VBS方法系統分析了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需求,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公共工程核心價值體系。本文的最終研究成果,是期望通過實現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從而提高利益相關者對公共工程的滿意度,進一步的提高公共工程的價值度,使公共工程的價值趨于最大化。
1 公共工程核心價值理論
1.1 公共工程的內涵
公共工程是指國家作為投資主體為了滿足城市發展需要、公眾需求、目標人群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等目的而建造的工程項目[1]。
公共工程根據項目是否有收費機制或者說資金流入區別于一般工程項目,可以將其分為純經營性公共項目、準經營性公共項目和非經營性公共項目,本文主要研究準經營性的公共工程,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的工程:煤氣、地鐵、輕軌、自來水、收費不到位的公路等。
1.2 公共工程核心價值
本文認為:“價值”即事物的有用性,項目對利益相關者的有用性構成了項目每個利益相關者的價值[3]。
工程價值是指工程活動及其成果滿足人的需要的一種關系,工程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價值,是在工程活動領域創造、實現的。工程目的即滿足主體需要的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工程價值,如工程的經濟價值、工程的政治價值、工程的生態價值,工程的軍事價值、工程的社會價值以及工程的人學價值等會[4]。
公共工程的核心價值可以理解為“以公平為前提,以最合理的資源配置有效地實現公共項目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需求”。
2 公共工程投資決策階段核心利益相關者界定
2.1 公共工程利益相關者識別
公共工程的利益相關者就是指在工程項目中擁有某種利益要求的,會受到工程項目決策、實施及運營活動的影響,同時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工程項目目標實現的個體、群體和機構。[6]在工程的全壽命期內,工程的利益相關者眾多,不同的項目階段,利益相關者不同。本文采用文獻綜述的方法,收集到公共工程投資決策階段的利益相關者主要有以下7個,分別是政府、投資人、金融機構、環保部門、周圍社區、媒體、社會大眾。
2.2 公共工程核心利益相關者選擇
根據Michel的利益相關者動態變化的思想,公共項目核心利益相關者應同時具有兩個屬性特征[1]。屬性1:對項目具有明顯的影響力并承擔對應的風險。屬性2:能夠體現公平性為核心的社會屬性。根據這一界定標準,界定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政府、投資人、社會大眾、環保部門和周圍社區被界定為公共工程投資決策階段的核心利益相關者。
3 公共工程投資決策階段核心價值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3.1 投資決策階段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需求分析
根據上文,公共工程投資決策階段的5個核心利益相關者已經確定,分別是政府、投資人、社會大眾、環保部門和周圍社區。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和VBS的研究方法,需要對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價值需求進行分析,提煉出各個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價值要素。其次,根據以往的文獻整合,將各個價值要素歸類到公共工程核的價值標準,其結果如表2。
3.2 公共工程核心價值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
根據上文歸納總結出了23個利益相關者的價值指標及價值要素,并對價值要素進行分類,整合得到12個價值標準,通過5級李克量表法對價值標準進行問卷調查,其次通過“KMO和Bartlett的檢驗”來驗證樣本數據的正態性和偏相關性,結果如表3。
■
從表3可以看出樣本精度的KMO值為0.892,說明原始數據之間的偏相關系數較大,適合做因子分析。此外, Bartlett球度檢驗給出的顯著性水平值為0.000,小于0.05,說明樣本數據符合正態分布,可以繼續做因子分析。利用SPSS統計軟件計算,從這12個價值標準指標中,進一步的提煉出價值維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得出數量較少的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按照SPSS軟件默認的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則,應該取5個公共因子。根據累計的方差貢獻率可以看出,前5個因子所解釋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2.1%,已經對大多數因素變量給出了充分的概括,所以取前5個因子比較合適。
為了更清楚的反映因素變量間的關系,采用方差極大化正交旋轉(Varimax),得到旋轉因子載荷矩陣,表4。
根據因子載荷矩陣,對5類因子進行概括,并對因子變量進行命名,五個因子及對應的指標分別為經濟價值(X1、X2、X6)、社會價值(X5、X7、X8)、環境價值(X3、X4)、科技價值(X9、X12)和文化價值(X10、X11)。
綜上所述,公共工程投資決策階段核心利益相關者的價值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4 結語
本文系統分析了公共工程利益相關者以及公共工程核心價值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等一系列問題,利用現有的價值哲學和利益相關者理論,運用SPSS數據處理分析方法法,得到了公共工程核心價值體系。本文得到的只是初步參考,研究尚有許多不足,需要通過反復的實踐來加以完善,希望對評價工程價值以及給出價值標準的研究上能夠給出一些建設性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裕.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公共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80.
[2]王莎.基于核心價值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社會影響后評價[D].天津理工大學,2009:108.
[3]張秀華.工程價值及其評價[J].哲學動態,2006(12):42-47.
[4]王進.大型工程項目成功標準研究[D].中南大學,200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