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賀峰++傅鴻穎
摘 要:文章旨在對目前高校招投標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中隱藏的廉潔風險問題,利用定性分析法和文獻分析法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進一步歸納、總結其中的根本原因,進而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與建議。文章發現目前高校招投標活動中存在對招投標活動全方位管理監控的重視度有待提升,招投標機制不夠完善,對活動參與者的監管力度亟須加強以及信息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完善等問題。文章認為,高校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監督,加強對投標人、評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的監管力度。此外,還要完善招投標機制、規范操作流程和加強高校招投標信息化建設,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投標氛圍。這些措施將有效從根源杜絕貪污腐敗現象發生,防范廉政風險,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規范高校招投標活動的開展與進行。
關鍵詞:高校招投標;廉潔風險;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廉潔風險防范已逐漸開始普及至高校招投標領域。規范、成熟的高校招投標活動應始終保持在廉潔風險可控范圍內,依據市場規律而動,處處展現其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投標規則。我國對國有資產的項目建設招投標管控尤其嚴苛,其目的旨在推動廉潔、高效的國家規模化資產投資取得良好過渡,確保工程質量在科學、合理的管控標準之內。因此,加強高校招投標活動監督管理,防范可能出現的廉潔風險問題是目前亟須解決的。
二、目前高校招投標活動中的廉潔風險問題及分析
1.高校招投標活動全方位管理監控的重視度有所缺失
目前高校在招投標活動中最重視的莫過于評標環節,對于事前和事后的監管不夠重視。由此導致了招標文件技術陷阱、標的泄露、招標通知書發放不到位、后期執行有出入、偷換品牌、降低工程質量等問題的發生。這就使得高校在進行招投標活動中必須重視對事前、事中、事后的監控和管理,而不僅僅只是停留在評標層面上。
2.高校招投標機制不夠完善,存在疏漏
近年來高校教學投入不斷增加,基礎項目、設施不斷更新以及物資采購量不斷加大,使得高校必須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高校出于降低建設成本、提高工程質量、規避采購風險等原因才引入了招投標機制。然而在引進過程中由于各個高校情況不同,同一套招投標機制引用到不同的項目中就會出現一些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使得一些參與招投標活動的工作人員以公謀私、貪污腐敗,從而引發了廉潔風險,助長了歪風邪氣。
3.對高校招投標活動參與者的監管力度亟須加強
高校招投標活動參與者主要包括招標人、投標人、評標人與招標代理中介機構這幾個部分。就目前出現的貪污腐敗等廉潔風險來看,其在各個參與者身上、各個環節中都有發生。招標人利用職權,對標的設定、招標信息公開等按照個人利益最大化進行操作。投標人賄賂評標人,為了中標篡改、謊報實際數據與情況。評標人則以公謀私,評標不按規則操作,而是進行具有傾向性的評判。招標代理中介機構則會根據其賺取中介費用的多少來篩選投標企業,而不是根據項目要求來進行篩選。
4.高校招投標信息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完善
招投標活動強調公平化、公正化與公開化,三者缺一不可。目前,高校的招投標信息公開程度仍待進一步擴展,在招投標活動中往往存在串通投標、傾向招標等不公平現象。個別高校未將招投標信息通過互聯網、報紙等媒體途徑向社會所有企業單位公開,而是將信息傳遞給有限的幾個公司,造成了信息的阻塞與不公開現象,使得高校招投標失去了其公平性、公正性與公開性。因此,高校招投標信息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與完善。
三、高校招投標活動中的廉潔風險的防范措施
1.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監督
高校招投標活動只有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監督,才能有效杜絕貪污腐敗現象的產生,防范廉潔風險。目前存在的標的泄露、招標文件技術陷阱、招標項目后期未按要求推進等問題,都是由于對高校招投標活動全方位管理監控的重視程度不夠,沒能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管理監督而造成的。在事前,應該按照招投標項目各個環節所對應人員的職責分工,對可能在招投標過程中出現的廉潔風險問題進行預測并提出解決方案。對于標的的設置、招標文件的編制以及招投標實施方案的設定要進行嚴格的事前審查和把控。高校應該聯合相關的經濟、行業管理部門以及項目施工單位,一起對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進行監督,如招投標活動的流程是否合規,評標人的推選是否公平公正,評標專家結果是否公平、公正、公開,中標結果是否公布及時,等等。事后,則要對中標通知書、中標合同等書面文件進行嚴格審核,對于項目的進展、變更情況要及時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審查監督。對于非法轉包、偷換項目指標、擅自篡改項目內容、拖延工期、質量不達標等行為進行查處,對于違法違規行為要及時送交司法機關進行處理。
2.加強對投標人和評標人的監管力度
(1)加強對投標人的監管力度以提高高校招投標行為的效率。高校建設項目可能同時面對多個投標人,每一個投標人其實力、水平以及資質都各不相同。高校在制訂相關招標文件時可以對投標人設置一些條款進行硬性要求,對參與項目招投標活動的投標人逐一進行嚴格審查。對于不符合要求、與投標書不具有一致性的投標人,可以通過高校評標人、專家現場答辯審核的方式進行清除,以提高投標人的綜合實力和投標能力。此外,對于中標了的項目投標人,可以采取留存證件的方法來對投標人進行全程的監督管理。
(2)加強對評標人的監管力度以規范高校招投標行為的公正性。對于參與高校招投標行為的評標專家、工作人員進行嚴格推選和審查,嚴格把控評標人的資格、信譽、業務能力以及道德品質等重要因素。建立并完善評標人信用檔案以及標后責任追查制度,以加強對評標人的信息管控。定期組織由相關工作人員以及評標人參加的工作討論會議,對目前評標人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和反思,對完成的招投標活動進行抽查和評估,發現問題并積極處理、解決,同時進行相關的專業培訓。對于有違反招投標規則、以公謀私、存在貪污腐敗的評標人進行嚴厲的處置。
3.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的監管力度
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的監管力度將有效防范高校招投標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廉潔風險。高校由于教學條件的不斷提高,物資設備和教學設施采購量不斷加大,不同類型的工程項目不斷開展,使得高校招投標項目的類型也更加多樣化。考慮到現實情況,高校不可能對每一個招投標項目都游刃有余地自行推進,而是要通過招標代理機構來完成對項目的招標,因此高校必須加強對招標代理機構的監管力度。在招標代理機構的選擇上,要選擇社會信譽好、業務能力強、高度具備職業道德的招標代理機構。在招投標活動過程中要加強對招投標文件編制的規范和審核,及時關注招投標活動進展,對每一步流程都做好備案管理。對于存在泄露標的、弄虛作假、違法違規的招標代理機構向有關部門檢舉,向社會公布,并將其納入不良記錄系統中不再采用。
4.完善招投標機制,規范操作流程
高校應該充分考慮招投標項目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從而完善招投標機制,規范操作流程,以此來杜絕廉潔風險。高校招投標項目大部分都涉及國有資金以及財政撥款的分配使用,因此必須進入統一平臺依法進行公開招標。根據高校自身情況,對項目進行初步的預算并報送至相關部門進行審核,看是否符合公開招標的規定要求。規范操作流程,在設定標的時要嚴格按照政府公布的《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進行編制,并及時報送至相關部門進行備案,以防止設標人員以公謀私,提前泄露標的,從而造成招投標活動的不公平現象。對于招標通知書的發放,招標會議的舉行以及評標、中標過程的操作,要進行及時監督并規范。
5.加強高校招投標信息化建設,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投標氛圍
高校要加強招標信息化建設,提高招投標活動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壓縮有關人員權力尋租空間,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投標氛圍。
在技術上,通過配備先進的監控系統、大屏幕顯示公告系統、活動信息語音記錄系統等,對招投標活動的全流程進行實時監控和錄像。對于高校招投標項目信息應該提前一段時間進行全面公布,加大宣傳力度,拓展投標人的范圍。對于目前存在的泄露標的、串標、圍標等現象,除了規范招投標制度,對相關人員進行管控,還要通過利用網絡技術以及電子信息技術,將高校招投標信息及時進行公開,增加透明度,以此來規避貪污腐敗現象,防范廉潔風險。一般招投標項目除了在法律規定的媒體、載體上進行信息公開,還要利用網絡媒體的傳播功能,對招標進行宣傳,盡可能地讓更多企業單位參與競標。
對于某些存在不良記錄的企業則要綜合調查,必要時,采取合法合規的措施在網絡上進行通報。聯合相關部門對泄露標的、串標、圍標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維護高校自身利益,降低成本,從根源上杜絕貪污腐敗等廉潔風險的發生。
營造了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投標氛圍后,就要進一步促進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和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普及法律法規知識,規范相關工作人員的行為。
參考文獻:
[1]安 澤.高校招投標管理工作對策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11).
[2]吳端玲.高校招投標監督問題探討——從紀檢監察的角度來談高校招投標監督[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5).
[3]朱新婷.新形勢下高校招投標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建筑知識,2016(7).
[4]許 妲.高校招投標制度建設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3.
[5]程光熙,朱琴華,王海林.新形勢下高校招投標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廉政文化研究,2013(5).
[6]肖桃清.高校招投標工作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3).
[7]余 燦,夏午寧,陳 麗.淺析新時期如何規范高校招投標工作[J].現代商業,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