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年
2015年中國腫瘤年報數據顯示,前列腺癌是我國男性癌癥發病率升高的6種癌癥之一,位居人類十大惡性腫瘤的第9位和男性惡性腫瘤的第6位。前列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中國大多數前列腺癌患者在就診時就已經出現轉移。對前列腺癌患者來說,會對很多問題產生困惑。
前列腺癌多發于前列腺的后葉或兩側葉的邊緣,中央較少見。前列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后期出現與前列腺增生相仿的癥狀,如尿頻、排尿困難、尿流變細、排尿躊躇、夜尿增多等。兩者不容易區別。前列腺癌患者上述癥狀越來越重,且伴有全身乏力、消瘦、食欲不振,藥物治療后癥狀不能緩解;而前列腺增生患者癥狀時好時壞,藥物治療后癥狀可以減輕,全身癥狀不明顯。
肛診檢查時診斷意義很大,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不均勻性增大,有質地堅硬的腫塊。前列腺增生癥患者的前列腺是均勻性增大,質地柔韌,表面光滑。測定血清磷酸酶、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可幫助作出診斷,預防和早期診斷的重要途徑是40歲以上男性,每年例行體檢時應該加PSA檢查,正常值在4ug/L以下,4~10ug/L 要注意復查,10~20ug/L 可以考慮活檢及進一步的B超、磁共振檢查,這對診斷也有一定的價值。若高于20ug/L,則有診斷價值,高度懷疑癌癥的可能性,決不能掉以輕心。最有價值的則是前列腺穿刺活組織檢查。
雖然前列腺癌的進程緩慢,但是它畢竟是癌癥,所以被它或它的合并癥奪去生命并不是稀罕的事情。前列腺癌在歐美是男性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病率隨年齡增長,80歲以上檢查前列腺半數有癌病灶,但實際臨床發病者遠低于此數,據說歐美很多前列腺癌都是在去世后的尸體解剖時才有發現,死因也多與前列腺癌無關。
目前對前列腺癌的病因還不完全清楚,有人認為主要與雄激素的代謝紊亂有關。現在對前列腺癌的治療除了切除前列腺,都得采用抗雄激素的藥物治療,以及雙側睪丸切除術,都證明了上述的觀點。前列腺癌在沒有施行治療時,患者性功能依然保持著。前列腺癌一經確診,不論手術或藥物治療,以及睪丸切除術,性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于喪失性功能。
得了前列腺癌,如果沒有治療且仍然保持性生活,則有不少害處。前列腺癌是一種消耗性疾病,房事對體力消耗、全身健康不利,另外,性交時可出現血精,性交后出現血尿,特別是性交時前列腺的收縮,有可能使腫瘤細胞隨前列腺液排出進入女方生殖道。
前列腺癌一經確診,應避免房事,根據病情選擇治療方法。前列腺癌早期,選擇手術治療。術前應向醫生了解手術的一般原理和經過,對性功能的影響。如果采取經會陰前列腺癌根治術,術后陽痿的發生率約在90%以上,若同時切除雙側睪丸,術后性功能會完全喪失。近幾年由于治療技術的發展,如采用放射治療、化療和小劑量雌激素治療,不少患者不僅病情得到控制,而且性功能也維持在一定水平。
前列腺癌治療后仍有較高復發率和癌細胞轉移,要定期到醫院進行隨訪觀察。經過治療后,全身情況恢復良好,腫瘤沒有轉移,性欲良好,可采用陰莖假體置入手術,有了支撐物,就可以進行房事活動;也可采取口服磷酸二酯酶抑制劑西地那非或陰莖海綿體內注射血管活性藥物來幫助完成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