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琴++黃興娟++王磊
摘 要:教育與互聯網相融合能夠更好地順應時代潮流,展現出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同時,此種方式亦要求高校提高自身能力,在授課方式、師資隊伍等多方面提升自我。當前高校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加緊改正,在實踐中找尋正確的發展方向與目標,制定相應對策,更好地進行網絡授課。
關鍵詞:網絡授課;科研團隊;對策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授課隊伍創新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整體實力
利用互聯網授課能夠創新教學方法,形成更為系統與全面的體系。進行教學改革能夠將師資隊伍管理、教學內容整合等一系列問題重新梳理,依據學校自身發展標準而制定出更為詳細且具有針對性的內容,從而提升學校的整體實力,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同時,網絡化發展在國家各個領域運用廣泛,已成為當下發展的潮流。所以,高等學校在教學創新方面更應著重關注互聯網的運用與發展。對于高校而言,應用互聯網授課更是形勢所趨,讓學生在學校的有限時間內接受更多利于其未來發展的知識,是當下需重點關注的。高校應創新授課模式,讓學生掌握到更為實用的理論,從而提升整體的學生素養與水平,提高整體實力。
2.有利于師資團隊的發展
教學的方式需要創新就要求所有教師共同商討改革的具體內容及方式。這便在無形中促進了教師間的對話溝通,使其逐漸培養合作精神。擁有合作精神后,教師在團隊協作方面亦會有所提高,從而形成良好的師資團隊,在科研方面便會有較好的發展。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所有教師發表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在對話中定會產生分歧與矛盾,但也會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拋去錯誤的理念,形成正確觀點,完善自我意識。
二、實現授課隊伍創新的對策
1.培養優秀人才
授課隊伍創新要形成一定的規模與體系就必須培養優秀人才,讓其帶領整體的隊伍進步。第一,拓寬培養渠道。學校在找尋與發展優秀人才時,可以將目光向外延伸,如聘請其他高等學校的教師,讓其作為學者定期舉辦講座,將自身的理念與思維傳遞給教師,從而提高學校整體的師資能力。第二,發展實用型教師。教師隊伍的發展不單是讓教學的水平與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還需在實踐方面有良好的發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展出擁有實踐能力的教師,使得學校教育方向注重于培養實用型學生。學校可聘請與教學科目有關的專業人員加入科研隊伍,指導實踐的發展,提升整體的研究與創新能力,更好地完成任務與要求。第三,提高專任教師能力。讓全體專任教師進行知識的二次學習,完善自我教學能力。增強專任教師的授課素養,既能夠更好地服務學生,又可以提升整體師資隊伍水平。
2.健全管理體制
第一,為授課隊伍創新的開展提供保障。健全相關的管理內容與要求,讓授課隊伍創新在實踐時有更好的后方保障。如為實踐的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資金方面亦給予充足的保障,避免因費用不足而影響實踐的開展。同時給予隊伍充足的時間,部分學校為盡早得到相關的實踐結果,要求科研團隊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此種方式無法保障活動的精準性。因此,學校應給予科研團隊足夠的時間,讓其得到準確的創新內容。第二,設立內容工作體制。在實踐開始前制訂詳細的計劃,并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如可在業余時間閱讀與科研有關的優秀書籍,在其中找尋適合自我發展的內容,同時與各個成員對話交流,分享內心的感受。
高校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應融入互聯網,形成一定規模的網絡教學方式。讓教師授課更為便捷,且利于培養實用型學生,使其能夠更好地步入社會。同時,應著重關注授課隊伍創新,提升教師的整體素養與能力,讓科研隊伍形成一定的規模,更好地發展與創新。由此可以看出,網絡教學應與創新科研隊伍共同發展,使得高校擁有更高的水平與能力。因此,應在實踐中準確認知授課隊伍創新的重要性,并依據本學校自身的特點進行分析,制定出適合其發展的內容。
參考文獻:
[1]吳一凡,王清平.“互聯網+法治教育”:銜接、構建及路徑[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9-13.
[2]鄭寧國.“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電大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3):9-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