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妙玲
(甘肅省張掖地區高臺縣教育體育局,甘肅 高臺 734300)
摘要:地圖被形象地稱為“地理的第二語言”,它記載并傳輸了重要地理信息,對地理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地圖不僅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項需要長期培養的技能。本文從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著手分析,對如何在地理教學中開展地圖教學以探索和研究,闡述了高中地理地圖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圖;地圖教學
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對地理成績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地圖可以使學生很直觀地理解較為抽象的地理知識,實現圖文結合,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如何有效地開展地圖教學成為了高中地理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人們根據不同的標準和形式,把地圖分成很多種類,如根據作用,地圖可分為通用地圖和專用地圖;根據內容,地圖可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氣候地圖、植被地圖、交通地圖等都屬于專題地圖;根據表現形式,則可以分為紙質地圖和電子地圖,多種多樣,類型豐富。高中地理教學內容涵蓋面廣,包括氣候、人文、地形等,從國內到國外,從區域到全球。結合地圖,可以使學生以最直接的方式將所要學習的內容盡收眼底,更加全面地了解到事物的空間分布,同時也能使教師更為方便地指導教學。學好地圖可以使學生將圖文結合起來,將抽象的地理知識與直觀的地圖聯系在一起,把地理知識一一落實在地圖上并記會,從而在頭腦中浮現完整清晰的地圖,繼而很快聯想到教材中的地理知識,快速解答問題。如在學習地球運動時,有很多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概念,可以讓學生們在地圖上做標注,讓學生們對照著地圖去理解這些知識,逐步去理解并掌握。高中地理知識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不同,自然地理隱含了許多科學知識,理解起來晦澀難懂,很多學生一看到這些知識就頭痛,不想去學習,而地圖極有可能是這些學生打開自然地理大門的“鑰匙”。借助地圖,相關自然地理知識就可以直觀、簡明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將乏味的知識用地圖來加以解釋說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興趣的指引下去學習和掌握這些知識,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好地圖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通過對高考試題內容分析,不難看出很多知識點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考察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知識。因此,只有具有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才能準確地將所學地理知識與地圖結合在一起,才能全面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識。
二、地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必要性
地圖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工具及載體,一旦離開了地圖,地理教學就無法實施。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一課,教師都會使用到不同類型的地圖,通過利用地圖,使學生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高中地理知識包羅萬象,包括地形、氣候、旅游、規劃、資源等等,這些知識都可以通過對照地圖來加深理解,使零散的知識有效地匯聚到地圖上,使學生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分析和運用地圖的能力,使學生在掌握地圖知識的基礎上熟練運用地圖,挖舉出地圖中的隱形信息。如在某一區域圖后,學生能夠根據地圖顯示的經緯度來推斷出準確區域位置,結合地形特點,分析出該區域的氣候特點。
三、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開展地圖教學
(一)重視地圖的作用,引導學生識圖用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強調地圖的作用,使學生們意識到只有掌握地圖的相關知識才能使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一是要了解地圖的基本知識,不僅要讓學生明確地圖的比例尺、方向、圖例、符號、注記等所表示的意義,還要明白不同地圖的不同用途。如氣候圖主要是分析氣候特點,人口分布圖是人口分布特點,地形圖是分析地形特點等等。二是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教導作用。在課堂上積極地將地理知識與地圖知識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們在讀圖識圖的過程中消化所學的地理知識,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地圖過程中的難點與重點,將這些難點及重點反復強調,耐性講解,不斷加深學生的記憶,在有效的時間內使學生們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
(二)對教學內容加以整合,巧妙運用地圖教學。高中地理教學內容中涉及到多種地圖,各個地圖之間又存在著緊密聯系,只要加以整合就可以把這些知識系統地聯合在一起,使學生們在掌握一種地圖的同時可以很快聯想到其他地圖,這樣巧妙地將各個地理知識點借助不同的地圖進行表示,可以使學生們更加系統地將所學知識加以歸納總結,如此不斷重復記憶,有利于相關知識的掌握。例如,在學習區域地理時,就要綜合地使用地形圖、氣候圖、降水圖等,使學生們懂得一個區域的地形圖、氣候圖及降水圖是緊密聯系的,所處位置、地形結構對氣候、降水都有很大的影響,不能孤立地只看其中的一個圖。
(三)緊密結合地圖教學,養成學生運用地圖的習慣。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能否成功掌握地理知識取決于運用地圖能力的高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對閱讀地圖的興趣,進而使其在興趣的指引下不斷提高使用地圖的技能,反復循環,逐漸養成善于運用地圖的好習慣。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借助地圖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充滿學習得欲望。以區域經濟發展章節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展示地圖使同學們很直觀地看到西北地區、東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地形特征,給學生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緊接著再開始介紹這些區域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地形、氣候、政策等多個方面尋找出現這些區別的原因。
(四)加強空間定位能力,把好試題第一道關口。通過對高考試題的分析,很多的試題都是通過一個區域地圖的展示要求回答關于氣候、地形、經濟發展等問題。但難點就在于如何使學生們準確定位,很多同學第一步定位錯誤,就使得整個試題都不得分。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地圖定位能力特別是經緯度地圖定位當做學習重點來抓,將地圖深深地刻畫在學生的心里,反復學習,加強復習,力爭把好試題中地圖定位這第一道關口。
高中地理教學中離不開地圖教學,通過地圖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學生們歸納總結地理知識體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地圖教學,以地圖促進學生對不同地理知識板塊的學習,逐步使地圖成為學生的一把金鑰匙,打開地理知識的大門。
參考文獻
[1] 李改豐 . 在地理教學中如何進行地圖技能訓練 [J]. 科教文匯:下半月, 2006 ( 6 ) .
[2] 李秀茹.淺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J]. 教育教學論壇,201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