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文生
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萬眾矚目的“一帶—路”倡議推向了新的高潮,這一歷史元素與時代內涵相融合的中國主張,將在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和實現多元化的可持續發展的征程中盡展鴻圖。在這一惠及六十多個國家的偉大行動中,保障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無疑是“一帶一路”的關鍵所在,這其中企業作為不可或缺的有機載體,在整個過程中通過項目落地,承擔支撐戰略、對接聯動發展的角色。作為全球基建行業的領軍企業,中國交建率先啟動,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矢志不渝地成為踐行“一帶一路”戰略的先鋒。同時,“一帶一路”也賦予了中國交建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帶來了新思路、新動力和新希望。
“五商中交”國際化優先
在制定“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承包商、全球城市及園區投資發展商、特許經營服務商、特色房地產商、現代工業制造服務商”的“五商中交”整體戰略框架下,我們提出“國際化優先發展戰略”。中國交建在國際市場上摸爬滾打60年有余,出手早、邁步大、積淀深,國際化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助推在新形勢下實現跨國經營的廣度和深度,促進跨國經營的高效性和有序性。我們堅持資源配置優先、管理優先和保障優先,加快全球市場布局,正在形成區域化、屬地化和專業化的發展格局。中國交建已經初步構建起全球發展體系,包括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商務營銷體系,全球領先的工程建設體系,國際收購并購平臺、工業投資和產業培育平臺,海外房地產與城市開發平臺,比如收購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行業內優秀企業,成功突破了發達國家市場進入壁壘,豐富了產業鏈和價值鏈。這一切為我們在“一帶一路”中充當可信賴的“大國重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帶一路”倡議的宗旨是促進全球和平合作和共同發展,所有國家不分大小、貧富,平等相待共同參與,是公開、透明、開放,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增添正能量的合作,在這樣一種公開、透明、開放的氛圍下,所有參與方秉承追求互利共贏和優勢互補的合作精神。中國交建正在按照“一帶一路”理念,從國內國外兩個大局出發,搭建優勢產業走出去平臺、高效產能國際合作平臺,追求利益相關方互利共贏,打造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中國交建堅持做政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分擔者、區域經濟發展的深度參與者、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優質提供者,與所在國政府、人民、企業,共同發展、共享價值。既修路架橋、筑港通航,實現海陸空基礎設施的“硬聯通”,也通過系統性、長期性的社會責任實現中外民心的“軟聯通”,以負責任受尊敬的企業品牌助力國家形象塑造。
致力于成為所在國可信賴的商業合作伙伴,為當地提供可靠的基礎設施推動經濟發展,例如在非洲,積極貫徹落實去年中非合作論壇期間習總書記提出的“十大合作計劃”。致力于成為所在國優秀的人才培養基地,近五年創造就業14萬人次,把普通勞工培養成產業工人,肯尼亞蒙內鐵路為當地創造了超4萬個工作崗位。敢于充當所在國突發事件救援隊,積極參與所在國自然災害等搶險救災活動,自中國交建1974年進入盧旺達,累計承建了該國70%以上的鋪裝公路,盧旺達政府甚至經常在緊急事故突發之時首先撥通中國交建項目團隊的電話。爭當所在國的優秀社會志愿者,積極參與助學濟困和社區建設,僅在肯尼亞蒙內鐵路建設中,就為當地打深水井超過100座。
創新合作機制、商業模式
推進“一帶一路”需要合作機制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中國交建近年來不斷地摸索、開展EPC+F、BOT、PPP、特許經營、建營一體化、產能合作等新模式;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與金融機構、兄弟單位、上下游企業打造戰略聯盟;構建“中央企業+地方政府+境外園區+境外企業”的價值網絡發展模式;積極探索資本運作方式,探索通過股權投資、股權置換、參與股權基金、資產證券化等形式,逐步形成多種模式的海外投資業務發展格局。例如,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自貿區一期25公頃已式開工建設并完成招商,對接大量中巴政企代表團,包括臨沂、喀什、克拉瑪依、珠海等地方政府以及臨沂商城、江淮、福田、徐工集團、寶鋼集團、中國水產以及巴基斯坦國內企業等多個企業。再如,深入研究、積極實踐PPP項目在境內外的落地。產業模式的創新推動中國交建實現業務領域、經營地域、項目類型的突破,整體海外業務貢獻率和國際化經營指數穩步提升。
3年多來,中國交建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8個國家、地區共簽訂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額470億美元,年均增長13%。對外直接投資26.5億美元,推進建設境外工業園區10個。在“一帶一路”沿線參建項目300多個,與“一帶一路”建設相關的業務占公司海外業務近50%。在完成瓜達爾港建設后,我們牽頭組織瓜達爾港運營、瓜達爾自貿區等后續項目,提出的“一個扁擔挑兩端”思路得到很好的反響,就是用中巴經濟走廊連接瓜達爾和喀什,喀什國際內陸港,由鐵路、公路、管道的建設連通,與瓜達爾港形成港口互動、產業互動,形成聯動發展、合作共贏的局面。
擴大“一帶一路”朋友圈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千多枝”的市場格局,未來我們將在此基礎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朋友圈”擴大。“干”是從我國福建、廣東、海南等沿海港口出發貫通東盟一南亞一中東一非洲的海上大通道,是主干市場,以重要港口為支點、以園區為支撐,重點突出海絲建設,兼重陸絲的深耕拓展;“枝”是向大洋洲、拉美、北美和整個非洲大陸延伸拓展,形成設施與產能合作相輔相成、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共同發力的創新工作局面。
我們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概括為連心橋、致富路、發展港、幸福城四個關鍵詞。連心橋:通過橋梁建設跨越隔閡和天塹,讓當地和中外手牽手心連心。致富路:通過投資建設公路鐵路讓當地人民發家致富。發展港:通過港口投資建設打開所在國的門戶,聯通世界促進發展。幸福城:通過投資建設一批新城新區產業園工業區,帶動投資就業置業,實現生活發展水平整體提升。
在3年多的實踐中,我們切實感受到,“一帶一路”倡議蘊涵的東方智慧,讓沿線國家敞開心扉,共商共建共創未來。很多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充滿期待,對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建設項目給予高度關注。我們堅信,中國交建,承載著“讓世界更暢通”的信念,必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大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