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農機的補貼力度加大,農業機械快速發展,農機化水平取得有了長足的進步,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先進設備,給農民增收打下了基礎。文章介紹了農機使用的安全隱患,提出了農機使用的安全措施,以確保農機安全作業及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關鍵詞:農機操作;農機監管;安全隱患;農機生產安全;質量監督;督查制度
陳 俊. 強化農機監管力度 確保農機安全生產[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11):46.
農機安全生產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人民的收入和生活質量。如何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降低農機事故發生率,特別是重特大農機事故發生率,給農機部門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一、農機使用安全隱患
1、農機操作手安全意識淡薄
由于農田作業機械開展作業的季節性比較強,時間短,任務重,且多數農機結構緊湊,速度慢、重量輕,易學易操作,部分操作手不重視學習安全法律法規知識。農機的駕駛員一般為農機所有者,他們沒有經過專業的農機駕駛培訓,缺乏相應的技術水平,不服從管理,不遵守相關法規,違規駕駛。個別人員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私自改造農機,加高車廂或者更換更大的車廂,隨意的更換皮帶,提高農機行駛速度,不按正規操作規程作業,麻痹大意或野蠻作業、酒后駕駛操作等引發事故。
2、多數機手無證操作,技術水平差
農民購買農業機械后,在沒有任何學習的情況下就變成了農機駕駛員。他們只接受了農機經銷商的簡單講解和指導,沒有參加專業的技術培訓和考核,沒有駕駛證,在不懂拖拉機和收割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不懂操作技術和安全作業知識的情況下,就貿然的開始農機生產作業活動。在使用過程中,一遇到問題,不能及時找到問題所在,也不能在故障發生的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最終盲目蠻干引發安全事故。
3、轉移頻繁引發事故
田間機耕道是拖拉機和收割機順利下田作業的必經之路。田間作業機耕道配套少且不規范,田塊面積小,“面條田”、“巴掌田”多,在作業過程中,要經常轉移,爬田埂,走小路,因坡陡路窄,高低不平,而引發事故。
4、農機缺乏護理保養
大部分的農機駕駛員只注重開車,一味地追求工作效率,使得農機一直處于超負荷的工作運轉中,完全忽略了農機零件的壽命。不會對農機進行保養,從而使農機無法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對農機發生故障沒有任何的了解和準備,因此,在農機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零件故障而導致的事故[1]。
5、缺少專業的農機管理機構
由于各種原因,針對農機安全管理的隊伍不穩定。農機大多在鄉村使用,但是在鄉村沒有組織成立全面的農機安全管理機構,村民缺少專業知識,沒有配備農機安全管理員,管理隊伍素質低下,導致村里的農機安全問題無人重視,安全監管嚴重脫節,無法更好的實施農機的安全管理任務,使得農機無牌駕駛、違規超載等安全問題一直存在而且無法根治。
6、發生事故起不到警示作用
農機使用過程中發生事故一般都在信息比較閉塞的農村,而且事故發生后沒有糾紛,也不報案,大部分都是私下里自行處理。事故的形式多為手指粉碎或鍘斷,胳膊、腳、腿絞碎或鍘斷,事故影響小,只局限在本地,對周邊的警示作用不大,得不到農機用戶、當地政府及農機主管部門的重視。
二、農機使用安全措施
1、營造安全生產輿論氛圍
增強農民安全意識,提高農機安全操作技能,以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農機法律法規、農機安全生產等相關知識,為農機安全生產創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可以在公路兩旁設置警示牌,書寫農機安全標語,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下鄉走訪,利用網絡、報紙和發放小知識手冊等形式及時向人們普及農機安全知識,提高人們對農機安全的關注。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機法律法規講座、安全知識講座,提高農民的安全意識,使得農機安全管理深入人心,在操作作業中自覺遵守安全規則,從根本上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讓人們放心安全使用農機作業。
2、加強培訓,規范農機操作
農機使用者是農機安全管理推廣實施的主體,使用者文化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農機安全的使用系數,要想使農機安全的進行作業,減少農機事故,就要切實提高使用者的技術本領。各政府部門要加強安全培訓工作,開展技術培訓課堂和現場操作示范課,手把手、面對面的讓人們認識到農機使用存在的隱患,并且可以有效的避免事故發生。選擇培訓機構對農機操作員進行作業培訓,培訓合格的頒發上崗證。加大培訓力度,增加實際操作,確保每一位操作員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數,做到安全操作,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和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
3、嚴格進行農機產品質量監督
減少農機使用事故,就要切實保證農機的質量。相關負責人要組織專業技術小組,在全縣農機生產、銷售網點進行大規模的檢測,嚴厲查處質量差及假冒偽劣的農機產品,凈化農機銷售市場。同時,積極向經營業戶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督促銷售農機配件經銷商到正規廠家進貨,杜絕劣質產品和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市場,杜絕農機質量安全事件發生。
4、健全農機生產安全督查制度
深入村、隊和農機戶,摸清農機安全技術狀況,指導農機業主和農機手做好安全保養。引進專業的監測技術,一方面采用先進的檢測技術和精密的儀器對農具機械工程機械全部的零件進行全面的監測,找到磨損嚴重的零件及時進行更換,避免農機使用過程中出現事故。開展農機普查工作,利用閑時對各村的農機使用情況、使用狀態和使用時間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維修有故障的農機,淘汰報廢的的農機,增加新農機的投入生產,從農機自身的安全入手,減少農機事故發生。同時將收集到的農用作業機械的安全技術信息、各種突發事件和異常情況必須按有關規定報告。及時掌握農機生產安全動態,確保信息暢通,確保農機安全作業及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姜明海. 農機使用修存在的問題及保養措施[J]. 湖南農機,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