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燕
摘 要:漆畫是一種獨具中國色彩的古老而年輕的藝術形式,從7000年漆藝傳承的歷史中衍生而來,它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與內涵,但它真正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存在,還很年輕。運用古老的髹漆技法,可以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融合,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既能塑造具象的也能表現抽象的,這種包容性能夠讓它的魅力經久不衰。從現代漆畫對傳統的傳承與當代的創新發展,從對中國當代漆語言和其他畫種的結合可以促進漆畫發展,論述了漆畫的工藝美與藝術美,探討了現代漆畫的表現形式,即漆的工藝美如何與當代藝術思潮相融合、共創新。
關鍵詞:漆畫;傳統工藝;創新
一、傳統漆藝的起源以及巔峰時代
漢代是我國漆工藝發展最繁榮的時代。漆藝術是華夏文明重要的文明創造。《韓非子·十過篇》記載:“堯禪天下,虞舜受之,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削鋸修之跡……禹作為祭器,墨染其外,朱畫其內。”先祖很早就開始把漆器作為食具使用。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遺址出土了一件距今已有7000年的朱漆木碗,說明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漆器的存在。大約經過了5000年左右的蓬勃發展,到了西漢初年,漆器的發展達到頂峰,發射出它的光芒,進入了中國漆工藝史上最燦爛的時代!
漢代文獻中,史籍上記載了大量關于漆的內容。如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說,全國各地市場上,都有“木器髹者千枚”“漆于斗”,可見漆器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此外,在當時還出現了大規模的漆器加工廠。
(一)傳統漆藝的種類和造型以及用途
傳統漆藝,是黑紅相間的案幾,是朱地金漆的大花瓶,是描金的雕花床。從成語“買櫝還珠”“舉案齊眉”到《蘭亭序》的“曲水流觴”……漆器承載著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從博物館里出土的展品能夠看出漆器在生活中大多具有實用性。在歷史的長河中,漆器的制作形式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不斷發展而發展,先后出現雕漆、素髹、描繪等多種技法的演變,并且有階段性地創新與發展。漢代漆器之底胎,種類、造型豐富多彩,各種器物都可以髹涂。據統計,有木、麻布、竹、陶、皮等。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棺上的漢代漆畫,描繪的是一個神秘的世界:黑、白、紅等色描繪的盤旋的云氣、彩繪的羽人與怪獸,從這些棺木上的漆畫,我們可以看出古人通過繪畫表達的是對不朽和永生的渴望。為了表現漆棺上這樣一個非常抽象神秘的世界,工匠們通過描繪抽象、旋轉的云氣紋,就會給人一種給人神秘詭異的感覺。
(二)傳統漆藝的裝飾手法
漢代漆器有它特有的裝飾性。西漢揚雄的《蜀都賦》說:“眾器雕琢,早刻將星,朱緣之畫,邡盼麗光。”漢代漆器精致瑰麗,在漢代漆器上的裝飾手法也是非常之豐富。
二、漆畫藝術語言本土化的發展形態
與時代潮流的碰撞
從“85年美術思潮”到今天,我國的現代漆畫該如何保留自己的傳統語言和味道?作為一個獨立畫種的漆畫,以繪畫的評判標準來評判它會不會太過純粹了呢?而傳統漆藝這個承載了7000年中國漆文化的藝術形式,究竟該如何讓它與社會潮流所結合、碰撞,形成它所特有的一種現代發展形式呢?
(一)如何傳承漆藝
近30年來,對于漆藝該如何傳承與發展,這樣的討論一直存在著:一方面,漆畫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畫種,難道它就該名正言順地轉化為純藝術、從而擴大在藝術創作領域的空間?另一方面,中國現今漸漸盛行著當代藝術思潮,在藝術創作中更加注重形式語言而非精神內涵,中國漆藝該如何在新時代下突破和發揚,就是要在傳統的漆藝技法上取其精華,結合現代創作思想,形成一種新形式的現代漆畫。無論古代還是現代,漆藝都不應該單單著重于材料工藝,而是要和時代相融合,碰撞出文化與時代的火花。
(二)當代的空間藝術性與技法
發展中的當代漆藝、漆畫則更加注重本身的空間造型。深邃瑰麗的漆畫,形式與美感共存的漆造物,以及各種興起的展覽,都在極力喚起人們對自然、對傳統文化的記憶,找尋那流淌著的精神內涵。
漆藝進入現代后,從傳統工藝變成繪畫表達,成為當代藝術和當代設計的一種形式語言,就像巖畫、青銅、剪紙、陶藝、水墨等傳統樣式一樣,成為貫穿其中的中國傳統造型。以平面造型、架上繪畫打破漆藝界以漆器為主導的局面,并介入當代藝術界。
(三)繼承傳統漆藝理念并推陳出新
真正繼承和發展傳統漆藝,前提是必須要堅守固有的入漆材料,在此基礎上融入現代繪畫審美。實現現代造型、色彩、胎體材料多元結合的拓展;賦予實用漆器當代風范而不失“漆味”,是未來漆藝之路得以無限延伸的重要途徑。傳統漆藝一直遵循著大漆材料植物的天然性、手工制作的“人文性”,能夠體現出人與自然的親密美好的關系。天然大漆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傳統漆藝的工藝細致精美,使器物達到了純粹的審美境界。而在當今社會,我們則要傳承這精益求精的技藝和獨特的創作思維,當漆藝的傳統技藝和材料遇到當今的裝飾繪畫、現代思潮等當代藝術審美。在對傳統的回顧、傳統技藝的傳承中;在經歷了現代漆畫創作過程,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解讀天然大漆的多樣性,要始終懷著敬畏的心去感受漆的語言、去遵循漆的秉性。在創作過程中系統地傳承古老漆藝,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在天趣人意交融的激情中,傳承發展東方文化。
(四)新時期中國現代漆畫的萌芽
近幾年來,中國漆藝的發展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其中最矚目的是20世紀80年代漆畫在全國美展上被確立為獨立畫種,從而使漆畫完成了從“技”到“藝”的轉變。
漆畫,從字面來看,是一種早就存在的藝術形式。除了上文提到的漆屏風以及器物表面的漆質彩繪,還有傳統漆藝中的單幅工藝漆畫,是最接近現代漆畫的。然而漆畫成為一個從傳統工藝脫離出來形成一個全新的畫種,它的過程是很艱難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李芝卿、沈福文等幾位早期的漆畫先驅開始創作獨立的漆畫,中國現代漆畫由此而誕生。
三、傳統漆藝向現代漆畫轉型過程的繼承與創新
如何從傳統漆器演變為現代漆畫,不是自然地傳承,而是由一大批有先進意識的藝術家共同努力創新的結果。這些藝術家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和繪畫能力,能夠在運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發揮創造性,他們的審美觀念在隨著現代藝術思潮的發展而發展,漆畫的題材也在傳統的基礎上,借鑒融合別的藝術門類而進行創新。要使傳統漆藝走進當代人的生活,與油畫一樣具有大眾意味。就必須具有當代性,要在藝術風格上出新,而在材料工藝上要堅守傳統。
(一)傳統漆藝與現代漆藝、漆畫的融合
繼承傳統漆藝與融合現代藝術思想是漆畫發展的必然。要推動中國漆畫的發展,首先要繼承傳統,把握我們國人重感悟的特質,其次是要認真借鑒和學習優秀的西方藝術,把握西方人重實的特質。只有在創作過程中體驗現代精神,才能使漆畫有發展的可能。古代漆畫是以“畫”的形式附屬于工藝品上。現代漆畫從原來的漆器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畫種,成為最富有表現力的民族的繪畫新形式,漆畫本身的材料美和形式美是獨特的,所以也能夠成為一個標志性的獨立畫種。漆畫兼具工藝性和繪畫性,必須要精于繪畫,也要精于高超的技藝。喬十光先生曾經說:“光有‘漆不成‘畫,光有‘畫不成‘漆”,可見繪畫性的重要。
(二)傳統大漆在當代室內裝飾中的繼承和創新以及設計潮流
傳統歷史上的人們,除了王公貴族,大都看重器物的實用性,而當今人們則更偏向于追求精神需求,往往想通過藝術品來達到自己的審美內涵。而現代生活與室內裝飾分不開,大漆文化的裝飾感也參與到室內裝飾設計中來,在繼承中創新發展。在室內設計中也需要有創新思維,而在室內設計中對于傳統漆飾設計也在于創新。從古到今,科技在發展,藝術的創新也在發展。當代設計中,裝飾與陳設已經沖破了以往設計思路的局限,即不為特定的材料所限制,正如漆畫中,也可以運用很多嘗試,體驗各種不同材料帶來的感受與美感。
四、結語
實際上,大漆具有與各種材料相互融合的特色,也就是包容性,這種包容性也像極了我們幾千年來的中國文化。對于漆畫中各種材料的使用上,我們應該持有嘗試,創新的態度。無論是傳統的漆工藝作品,還是成為獨立畫種的漆畫,都要經過一個與現代文化、思想碰撞融合的過程。在現代環境中,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不可能故步自封,按照自己的形態發展,更多的是要多元化發展。現代漆藝、漆畫以及傳統的漆器制作,實際上并不是某種演進或替代的關系,而是漆文化在新時期的正常演變。在創作過程中,作者應該注重作品的精神性,追求風格的多樣化,使漆畫不只局限于傳統的面貌。要體現出豐富的個性,才能創作出有豐富精神內涵的藝術作品。
參考文獻:
[1]倪建林.髹漆成器[M].西安:西安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明黃成.髹飾錄圖說[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
[3]長北.中國傳統工藝全集——漆藝卷[M].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4]喬十光.漆藝[M].北京:中國美術出版社,2004.
[5]喬十光.漆畫技法與藝術表現[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6.
[6]畢國勤.漆藝設計[M].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7.
[7]駱鵬,李翔.揚州漆器[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8]張承志.中國古漆器[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2001.
[9]袁元.漆畫繪制技法[M].黑龍江: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3.
[10]張夫也,孫建君.現代設計之窗[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長江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