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英
摘 要:“不勝感激”常被誤用作“不甚感激”。本文從文獻材料出發,厘清了導致誤用的原因有二,一為詞義的引申導致了聲調的變化,二是方言前后鼻音相混,為從根本上糾正誤用現象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不勝感激 不甚感激 詞義 讀音
一
近年來,人們的交際用語中出現了“不甚感激”的說法,有些報紙、期刊中也出現了此種表述。如雜志《人民公交》中:“在病房里,再次見到好心駕駛的女孩一家人,內心不甚感激?!庇秩纭吨袊坨R科技雜志》中:“只是,在你寫信時有個小小的要求,即用方格紙將來信謄抄清楚,編者不甚感激。”甚至在一些碩士、博士學位論文中也出現了此類表述,如:“請各位老師、同學斧正,不甚感激!”再如:“敬請評審專家和答辯專家不吝賜教,本人將不甚感激,并將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繼續探索,為成都市商業銀行的持續、健康發展盡力?!庇秩纾骸白詈笤诖司凑垖W界的各位前輩同仁們對本文提出您寶貴的意見。筆者將不甚感激!”據上下文句意可知,以上文段中的“不甚感激”,均表達作者“非常感激”之意?!安簧醺屑ぁ迸c“不勝感激”,一字之差,意義卻完全相反,原因何在?我們認為其原因有兩方面:一,詞義的引申分化,導致了聲調的變化,即四聲別義;二,受方言影響,導致前后鼻音不分,造成了詞語混用現象。
二
袁良貴在《“不勝感謝”與“不甚感謝”》一文中曾就此問題進行分析,他認為:“這里(不甚感謝)的‘甚,應該寫成‘勝。勝,盡的意思。不勝感謝,是‘感謝不盡,十分感謝的意思?!?/p>
“不勝感謝”確為“十分感謝”之義,然“勝”釋為“盡”則有誤,“不勝感激”換作“不盡感激”不通。
“勝”的原字為“勝”,《說文》:“勝,任也。從力,朕聲?!薄稄V韻》:“識蒸切,平蒸書。蒸部?!北玖x為“能承擔,禁得起”。如:
(1)身若不勝衣,言若不出口。(《韓詩外傳卷七》)
(2)白雪花繁空扶地,綠絲條弱不勝鶯。(《全唐詞·白居易·三》)
(3)十五年前曾擊馬,數株初種不勝鴉。(王漁洋《同人集河樓下》)
(4)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例(1)~(4)中的“勝”均作“能承擔,禁得起”解。“勝”后所接賓語“衣”“鶯”“鴉”“簪”均為實物,與“不勝”一起表示“承受不住這些實物的重量”,準確地說,“勝”本義為“能承擔,禁得起某物”。
一方面,由“能承擔,禁得起”引申出“能力、力量超過、勝出”之義。如:
(5)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論語·雍也》)
(6)澹臺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勝其貌。(《孔子家語卷·第五》)
(7)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杜甫《北征》)
(8)公(袁可立)護名節,勝于功名。(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例(5)~(8)中,“質”與“文”、“容”與“行”、“顏”與“雪”、“名節”與“功名”在句法關系中地位平等,句中“勝”表示一方超過另一方,均可釋為“超過、勝出”。在俗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中亦是如此。由“能力、力量超過、勝出”再進一步引申出“勝利”之義。《爾雅·釋詁上》:“勝,克也?!薄秴问洗呵铩罚骸敖穹蛉?,勇力、時日、卜筮、禱祠無事焉,善者必勝。”《小五義》:“所有太歲坊的眾人,不求取勝,只要保住自己兵刃削不了?!逼渲械摹皠佟本鶠椤皠倮敝x。
由本義“能承擔,禁得起”引申為“能力、力量超過、勝出”義,再引申出“勝利”之義,均系詞義的實義引申,引申過程中“勝”的詞義發生變化,相應地,聲調也發生變化,由平聲變為去聲,即漢語中的四聲別義。
另一方面,“勝”由本義“能承擔,禁得起”虛化為“能承擔、禁得起某種感情”,與“不”連用,形成“不勝XX”,有兩種用法:
其一,“不勝”后接情緒類詞語,釋為“感情激動、濃烈,以至于承受不住”。此類用法使用較多,逐漸發展為固定結構。《史記·卷六〇·世家三〇》:“臣竊不勝犬馬心,昧死愿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時定皇子位?!薄稘h書卷七二·列傳第四二》:“臣禹不勝拳拳,不敢不盡愚心。”以上二例中,“不勝犬馬心”即“感情濃烈,承受不住像犬馬那樣恐懼的心情”,“不勝拳拳”即“感情濃烈,承受不住誠懇真摯的情感”。文學史料中還有諸多此類用例。如:
(9)王侯得收獵其眾,申固其謀,黨助眾多,各不勝忿,必相殄滅。(《漢書卷九五·列傳第六五》)
(10)元海大會,因使帝行酒,珉不勝悲憤,再拜上酒,因大號哭,賊惡之。(《晉書卷五〇·列傳第二〇》)
(11)行臺止心,瞻望城闕,不勝喜說鳧藻之情,謹詣門拜表以聞。(《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12)不勝憂惕。(《唐會要卷五十五》)
(13)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全唐詞·張泌》)
(14)永隕海隅,棄骸絕域,不勝悲慕,逸豫大慶,悅以忘罪。(《三國志卷五七·吳書一二》)
例(9)~(14)中的“不勝”后所接詞語“忿”“悲憤”“喜說鳧藻之情”“憂惕”“愁”“悲慕”均為表情感情緒的詞語。
其二,“不勝XX”后接動詞或形容詞,表示“感情激動、濃烈,承受不住而想要做某事”。如:
(15)臣不勝喜舞,謹具表通。(《三國志卷二·魏書二》)
(16)勒銘翠琰,不勝潸然。(《宋朝事實·卷三》)
(17)回望隱屏、天游之間,危梯飛閣懸其上,不勝神往。(《徐霞客游記·游武彝山日記》)
(18)不勝翹企,萬里托命。(《三國志卷六〇·吳書一五》)
例(15)~(18)中,“不勝喜舞”為“感情激動,禁不住想要高興地起舞”;“不勝潸然”為“感情激動,禁不住要流淚”;“喜舞”“潸然”“神往”“翹企”等均表示感情激動而出現的動作、情緒等。endprint
“不勝XX”作為一種固定結構延續使用,此類結構在用例中可釋為“很、非常XX”,“不勝感激”即為“非常感激”。而“甚”字,作副詞,一表示程度,相當于“很”;二表示情態,相當于“誠”?!安簧醺屑ぁ贬尀椤安缓芨屑ぁ被颉安徽\感激”,均與所想表達之義恰好相反,屬于誤用。
三
對詞義本身理解有誤是造成誤用的一個原因,受方言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皠佟迸c“甚”,聲母相同,韻母有所區別,“勝”韻母為后鼻音eng,“甚”韻母為前鼻音en,韻母非常相近。且在西南方言區、江淮方言區等部分方言區,前后鼻音不分,韻母en與?n、eng與??混用。據《漢字古今音表》,“勝”字,自上古、中古至近代、現代,其韻母發音一致,而在漢語方言中,出現分歧,在湘語中“勝”音[s?n],贛語中音[s?n],客語中音[s?n],韻母均發[?n]音,與“甚”韻母發音相同。這個詞在日常交際用語當中使用頻率較高,加之受方言發音影響,兩詞發音相近,出現誤用情況便可理解。
關于讀音,“勝”字釋作“能承擔,禁得起”時,延續了古代漢語讀音,讀為平聲。1885年,在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廣播電視部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勝”音統讀作shèng。1986年出版的《古漢語異讀字》中,“勝”釋為“能禁住,能忍受”,仍讀作shēng,為平聲;《古代漢語詞典》中,“勝”釋為“經得住,能承擔”,讀作shēng,為平聲;《古漢語字典》中,“勝”釋為“禁得起”,為平聲。雖詞義解釋用語稍有差異,讀音卻一直未變。但自2003年出版的《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始,《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第7版中的“勝”作此義解時,均讀作去聲shèng,并注“舊讀shēng”。
聲調的變化與語言的發展變化以及人們的使用習慣密切相關,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相當一部分人甚至教材對“勝”的讀音仍延續古漢語保留的平聲讀法?!皠伲▌伲痹卺屪鳌氨M”與釋作“禁得起”時音同為平聲,且僅作此兩種釋義時讀為平聲。例如,在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四《寡人之于國也》一文中,“谷與魚鱉不可勝食也”,注釋中特別指出“勝”,“盡”義,音shēng。既然作“盡”解時讀作平聲,那么作“禁得起”解釋時也應與其保持一致,讀作平聲。但是無論是在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三《陳情表》中,還是在蘇教版出版的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五《陳情表》中,對“不勝犬馬怖懼之情”,均未在注釋中特別指出“勝”字讀音,默認讀作去聲。即同一版教材,“勝”的讀音亦作兩讀,使人困惑。若延續古漢語字音,便與現行辭書有沖突,如此給學生學習、教師教學以及日常使用帶來很大困擾。
其實,如若保留其平聲讀音,既尊重了語言發展的事實與規律,同時對識記也不會產生太大不便,不妨保留“勝”字在且僅在作“禁得起”“盡”解時的平聲讀音。
綜上,“不甚感激”為錯誤用法,“不勝XX”已成為固定結構,可釋為“非常XX”,不妨保留“勝”在且僅在作“禁得起”“盡”解時的平聲讀音。
參考文獻:
[1]朱健.小乘客突然昏迷,公交車變身“救護車”[J].人民公交,2014,(9).
[2]曉生.明珠信箱[J].中國眼鏡科技雜志,1993,(1).
[3]楊安山.“船舶經營人”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4]文靜.成都市商業銀行內控制度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5]陳世偉.論共犯的二重性[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6]袁良貴.“不勝感謝”與“不甚感謝”[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3,(3).
[7][美]李珍華,周長楫.漢字古今音表[Z].北京:中華書局,1993.
[8]漢語大字典編纂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2版)[Z].武漢:崇文書局,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
[9]蔣彰明.古漢語異讀字[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6.
[10]古代漢語詞典編寫組.古代漢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11]潘曉龍等.漢語辭書大系古漢語字典[Z].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
[12]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編寫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Z].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3.
[13]原著者王力等,增訂者蔣紹愚等.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1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