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翔+徐藝+高麗君
摘 要:曲阜話中的語氣詞數量多,方言色彩濃厚,大都具有表義多能性特點,還具有足句或關聯等其他功能,且同一種語氣意義可用不同語氣詞表示。從分布和使用頻率角度看,曲阜話核心語氣詞具有在語氣表達中處于核心地位、分布廣泛以及表義功能強等特點。按功能劃分,曲阜話20組語氣詞中,核心語氣詞有13組,主要具有陳述、疑問、感嘆、祈使和提頓5種語氣表達功能。
關鍵詞:曲阜話 核心 語氣詞
一、引言
語氣是語言中表達情感意識的重要手段,王力(1954)指出,語言中對于情緒的表達方式叫作語氣,孫錫信(1999)認為,通過語調或語氣詞等不同手段所表達的情緒就是語氣,齊滬揚(2002)指出語氣是說話者在言語交際過程中隨說話內容而表達的一種情感和態度,是通過語法形式表達的說話人針對句子命題的一種主觀意識。這些觀點都認為語氣本質上是在言語交際過程中,從語言功能層面通過語法形式表達的主觀情緒。漢語中表達語氣的因素有很多,趙元任(1992)認為是實詞、副詞或連詞、語法形式的變化、感嘆詞以及語調變化,胡明揚(1991)認為,表達語氣的手段是語音、詞匯和結構,張斌(2000)認為,語調、語氣詞以及某些詞語和結構格式是表達語氣的三種手段。語氣不是由單一的語氣成分決定的,而是取決于于具體語境或語用成分的配合,言語交際中表達語氣的因素構成語氣系統,涵蓋詞匯、句法和韻律三個層面,系統結構成分相互制約、相互依存。詞匯語氣系統的成分有語氣詞、副詞、嘆詞、助動詞、疑問代詞以及部分連詞等,句法語氣系統由句式、人稱以及時態等構成,韻律語氣系統包括語調、停頓等。語氣詞是漢語言語交際中表達語氣的一種重要手段,漢語古文獻中沒有專門研究語氣詞的著作,僅有一些對語氣詞的零星論述,《馬氏文通》中具有“結煞實字與句讀”功能的“助字”即為語氣詞,現在一般認為語氣詞就是處于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達說話者主觀情緒的詞類。
漢語句子都有如陳述、祈使或感嘆之類的主要語氣,在主要語氣基礎上可能還附加一些語氣成分,用以消減或加強主要語氣。主要語氣從意義角度分為功能和情態兩種,在句中表達說話者交際目的的語氣是功能語氣,表達說話者對命題的態度或情感的語氣是情態語氣,語氣詞是劃分功能語氣的主要形式標志。
漢語語氣的分類有多種提法,語氣意義分類不一的原因在于語氣本質上表達主觀情緒,而語句意義和語境相關聯,語境分類的困難導致語氣意義劃分的不統一,總結出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范疇可能是語氣分類的正確方向。
二、曲阜話核心語氣詞
曲阜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1987年版《中國語言地圖集》中把曲阜話歸屬于中原官話蔡魯片(李榮,1987),錢曾怡、蔡鳳書(2002)等將曲阜話歸為山東西區西魯片。袁家驊(1960)指出,方言語氣詞都自成系統而不容許自由替換,都統一于該方音系統,有多少方言就有多少語氣系統,因此用普通話解釋曲阜話語氣詞時,有些只能描述句子基本意思,而不是嚴格的一一對應。
曲阜話語氣詞從分布和使用頻率角度分為核心語氣詞和一般語氣詞兩類,核心語氣詞具有在語氣表達中處于核心地位、分布廣泛以及表義功能強的特點;一般語氣詞使用頻率較低,分布領域較窄,表義功能較弱,這類語氣詞往往在句中表現出實義成分,結構功能比較強。按功能劃分曲阜話共有20組語氣詞,其中核心語氣詞13組,主要表現陳述、疑問、感嘆、祈使和提頓5種語氣表達功能:“也/噯、呢、啊/呀、哩2、了、來2、嘍2”表陳述,“也/噯、呢、么、啊/呀、啵/吧/不/白、啦、蠻1”表疑問,“也/噯、呢、啵/吧/不/白、哩2、了、來2、嘍2”表感嘆,“也/噯、啵/吧/不/白、蠻1”表祈使,“也/噯、呢、啊/呀、來2、咳”表提頓。
(一)也[i??]、噯[??]
“也、噯”可以在多種句型中加強功能語氣,“噯”是“也”的音變形式,兩者在語氣功能上略有區別。
1.句末“也”
陳述句“也”加強肯定和確認語氣,含有事實或道理顯而易見之意,在陳述句中通常用于反駁對方觀點以加強肯定語氣,在答語中表同意語氣,即接受對方請求或肯定對方看法。
(1)不起就不起也,反能以后機會有哩是。(不去就不去吧,反正以后機會有的是。)
(2)甲:趕集起啵?
乙:起也。
祈使句“也”重讀,表達較強的請求、要求、催促以及命令等語氣,功能上類似于普通話中表祈使的“啊”或“呀”,但語氣較強。“也”通常用在三種情況,一是用于當說話者向聽話者發出要求后因不滿而再次強調自己的要求時;二是用于答話者對問話者的征詢不滿意時語氣較重的回應;三是用于比較禮貌的場合,以催促或請求的語氣傳達客氣的意味。
(3)你過來也!
(4)甲:你走啵?(你走不走?)
乙:你走也,俺不走。
(5)恁別光坐子也,都動筷兒也。(恁:你們)
一般疑問句末“也”加強疑問語氣,反問句使用“動詞+么+也”結構表示對某一判斷的否定,語氣比一般陳述句強。特指問、選擇問或者反復問句中“也”進一步加強疑問語氣。
(6)你什么時候去也?
(7)甲:咱逛超市起蠻?(咱逛超市去吧?)
乙:逛么也?又沒要買哩。
疑問句中“也”除了表達疑問以外,還帶有祈使語氣,高增霞(1998)稱此類句式為“疑問祈使句”,呂叔湘(1993)認為該結構形式上是命令句中包含問句,功能上仍是詢問性質。胡裕樹(1995)認為句子的內層結構是疑問句,外層結構含有祈使意義。因此就句子功能看,曲阜話句末含“也”的疑問句被稱為祈使疑問句更合適,因為句子重心在疑問上,所以把“也”在疑問句中的功能單列出來而不是歸到祈使語氣中。
感嘆句“也”構成“怎么+這(那)么+形容詞+也”的結構表達感嘆語氣,該結構類似疑問表達的形式,但在具體語境中可以分辨出感嘆語氣,這種結構表達說話者較強的因不解而引起的感嘆語氣。endprint
(8)天怎么這么冷也!
2.句中“也”
“也”位于句中表達語氣有兩種用法,一是用于稱呼語后表示呼告,有提頓作用,該用法出現的語境有限,句子表達強烈的吃驚、生氣或震驚等情緒,但這不是由“也”直接體現的,而是由其后的語句表現出來,“也”的作用是引起聽話者對后續語句的注意。這種稱呼語是說話者為了表達強烈情緒而使用的一種表達方式,往往虛化而不用來指具體對象,一般和“也”構成固定格式,如“娘也、天爺也”等表示強烈的呼告。
(9)姐姐也,你白動了!(白:別)
(10)娘也,又下雨了!
“也”的另一用法是用在轉折關系復句前一小句末尾,肯定該小句判斷的語氣,后續小句表示轉折。曲阜話沒有“雖然……,但是……”等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該種關系的復句中通過語氣詞“也”既肯定前一小句的判斷,又提示下一小句的轉折關系。
(11)這個么兒看子不好看也,吃起來香子哩。(么兒:東西)
3.“噯”
“噯”是“也”語音變體,出現語境和“也”基本一致,但在語氣上比“也”緩和,發音上開口呼[?]比齊齒呼[i?]響亮,表達的語氣較明快。祈使句中對長輩使用“噯”語氣明快,對晚輩使用“也”帶有要求語氣。“噯”和“也”在表示呼告的語境中區別不明顯,語氣詞的選擇多和說話者個人習慣有關。曲阜話中常用“稱呼語+來2/也/噯”表示呼告語氣,男性一般選擇“來2”和“也”,女性多使用“也”和“噯”。
(12)甲:咱上坡里看看起蠻?(咱上地里看看去吧?)
乙:起噯/起也。
(13)奶奶,你吃菜噯!
(14)小娟,你快子點兒走也!
(15)娘噯,這回完了!
(二)呢[?i?、?an?、?a??、?i??]
曲阜話中的“呢”存在四個不同的語音變體[?i?、?an?、?a??、?i???],這四個變體的用法基本一致,[?i???]一般是年輕女性的發音。“呢”可以出現在句末或句中位置。
1.句末“呢”
特指問句、選擇問句、反問句以及假設問句等疑問句末“呢”讀短的高升調,負載疑問信息的功能較弱,一般起加強疑問語氣的提醒作用。
(16)我哩杯子呢?
(17)桌子搬走了,椅子呢?
選擇問句中如果選擇的項目是對事件的肯定或否定,曲阜話中不使用和“呢”有關的語氣詞,正反兩方面的發問包含了追問語氣,因此曲阜話此類選擇問句多使用表催促或追問語氣的“也/噯”,而不使用表示提醒的“呢”。
(18)明兒里你起呢,還是我起呢?(明天你去呢,還是我去呢?)
(19)這樣能,行不行也?(這樣做,行不行呢?)
(20)這個洗頭膏好用不好用噯?
反問句句末“呢”通常發[?i?]。
(21)我告訴你有什么用呢[?i?]?
含有“如果……怎么辦”意味的假設問句中有表示假設的連詞“要、要是”,問句有充足的前提條件或語境,疑問域事先己為對方所知,句末“呢”用來提示新信息。
(22)甲:咱可前走走吧,前邊兒當不著也有賣蘋果哩。(咱朝前走走吧,前面可能也有賣蘋果的。)
乙:要沒有呢[?an?/?a??]?
是非問句答語“呢”發[?i?],表提醒,加強肯定或否定語氣,和普通話“啊”類似,但語氣更強烈。
(23)甲:他家沒閨女啵?(他家沒有閨女吧?)
乙:有呢[?i?]!
感嘆句末“呢”形成結構“多+形容詞+呢”以加強感嘆語氣,同時帶有希望對方贊同的意味。
(24)這兩天多冷呢[?i?]!
“呢”加強感嘆語氣時有兩種情況,一是用在表示出人意料的事情上,加強吃驚的語氣,暗含“你說奇怪吧”的意思,這種用法在普通話中找不到對應的語氣詞,通常使用副詞“竟、竟然、居然”等表達該類語氣。
(25)門兒道嘇他倆鬧哩可臭了,知不道多咱倆人又好了呢[?i?]!(以前他倆鬧得矛盾很深,不知道什么時候倆人竟然又和好!)
二是用在不如意的事情上,表示無奈又焦急的心情,暗含“你說怎么辦”或“我有什么辦法”的意思,常和副詞“就是”連用。
(26)這孩子學習就是上不起呢[?i?]!
2.句中“呢”
句中“呢”的功能是作為話題標記或提示新信息,舒緩語氣,有三種用法。一是用在主語后,相當于普通話“要說、至于”等,提頓凸顯話題以引起下文。
(27)年時掙嘍五千,今年呢[?an?/?a??],也就掙個四千。(去年掙了五千塊,今年呢,也就掙四千。)
二是用在假設句或假設復句的分句末尾,使前面成分成為具有語義對比作用的話題。
(28)你要是想回來呢[?an?/?a??],就早點買車票起。
3.用于其他成分后
(29)你說哩那個事呢[?an?/?a??],咱趕等子再說。(趕等子:以后)
從“呢”在句中和句末的分布來看,[?i?]只能用于句末不能用于句中表提頓,在非疑問句中[?i?]表達較強烈語氣,疑問句中[?i?]表達語氣較輕。“呢”的四個語音變體在某些語境下可以換用,但是在輕重程度上有差別。
4.呢[n??]
曲阜話“呢”在某些情況下和普通話語氣詞“呢”[n??]發音相同,但其使用范圍較窄,一般用于假設句或省略形式的特征問句中。
(30)他要是不來嘍呢[n??]?
這里[n??]均可任意換成[?an?]、[?a??]或[?i??],在使用中沒有嚴格區別。由于使用者大多為年輕人,可推測[n??]是受普通話影響后起的語氣詞。endprint
(三)么[m?]
“么”是單純的疑問語氣詞,沒有揣測意味,用在是非問句句末加強疑問語氣。
(31)你面兒里有事兒么?(面兒里:明天)
“么”在某些是非疑問句中和普通話“嗎”功能相似,但和“嗎”不同,“么”不能用于否定形式的問句。
(32)你不喜歡看電影嗎?
(33)*你不待又看電影么?
(34)你不待又看電影啊?
例(32)是普通話用例,例(33)、(34)是曲阜話,用否定形式發問隱含問話者的心理預設,普通話和曲阜話中疑問值較低的“啊”與“嗎”相似,所以可以換用,“么”不含說話者的心理預設,所以不能用于此語境中。
(四)啵[p??]、吧[pa?]、不[pu?]、白[p??]
這四個語氣詞在語用功能和語法結構上有一致性,主要功能都是表疑問語氣,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啵”。
1.啵[p??]
疑問句末“啵”既能表達疑問語氣,又可以表達商量、邀請、要求或催促等祈使語氣。
(35)游泳起啵?
大部分疑問句末的“啵”,用來加強疑問語氣,是非問句中用法類似于普通話“嗎”。
(36)他是恁表哥啵?(他是你表哥嗎?)
“啵”用于是非問句很少用否定形式發問,表達否定判斷時通常使用“是啵”形式,用于提示對前面小句所陳述判斷的確認性詢問。
(37)你不吃香菜,是啵?
“啵”在反復問句中以“謂詞+啵”結構加強疑問語氣。
(38)借你哩筆用用,行啵?
曲阜話反復問句的表達形式沒有類似于普通話的“VP+沒有”或者“有沒有+VP”結構,而是“VP+不+VP”和“VP+啵”兩種形式,使用頻率較高的是第二種,語氣詞“啵”在此結構中一是加強疑問語氣,二是構成反復問句不可缺少的成分。
“啵”用在反問句中加強質問、責備語氣,類似普通話“嗎”,但曲阜話中使用“啵”的反問句只有肯定形式,沒有否定形式。
(39)這像人說哩話啵?
(40)*這些道理不是希明白啵?(希:很)
反問句中的“啵”還可以加強確定語氣,一般是說話者在確定正確之后使用,是一種自我肯定的語氣,不是單純表示提問,而是提醒對方注意某種和先前判斷吻合的結果,句中常出現插入語“我說、你看”等。
(41)我說這樣不行啵,你偏不聽。
感嘆句末“啵”加強感嘆語氣,一般使用“多+形容詞+啵”格式。
(42)那個閨女多俊啵!
句中停頓處“啵”起話題標記作用,引起后面的敘述。
(43)他這個人啵,人希好,就是忒羅嗦。
2.吧[pa?]
“吧”和“啵”語氣意義基本相同,既用于祈使句末或疑問句末表達祈使或疑問語氣,也可用在句中停頓處,作話題標記或提示信息。
“吧”用于疑問形式的祈使句中,可以和“啵”換用,但要求的語氣更強烈。“吧”在祈使句末表達命令、要求、勸解等祈使語氣,較疑問格式加重了祈使意味,因為該格式中“吧”的要求語氣比“啵”強烈,因此傾向于“要求”的“吧”不能和傾向于“商量、請求”的“啵”換用。
(44)再喝碗吧?
(45)你先坐一會兒吧。
“吧”的揣測意味通常只能用在是非問句句末,說話者對所說內容有主觀估計,但又不能確定,因此用“吧”表達這種不確定感,進而求得聽話者的證實。“吧”和“啵”在此類用法上功能一致,但說話者心理預設的肯定程度上“吧”比“啵”大,使用“吧”的句子判斷的準確性較大。有些情況下使用“啵”比“吧”更顯得親切,在使用頻率上表疑問的“啵”高于“吧”,所以從土語感角度而言,“吧”可能是受普通話影響而后起的語氣詞。
(46)你是小張吧?
“吧”用在句中停頓處作話題標記,可用于主語后或假設小句后引起話題。
(47)小張這個人吧,就是忒精了。
(48)說句不好聽哩吧,他這就是該子。
3.不[pu?]
“不”功能相當于“啵”的部分用法,用于祈使句中表達請求、催促等語氣,用在是非問句、反復問句或反問句句末表達疑問語氣。因為功能以及出現的語法環境與“啵”相似,所以使用頻率不高,其產生應該源于“啵”的音變。
(49)睡覺不?
(50)老王哩閨女考上一中嘍不?
(51)工資明天能發嘍不?
(52)這么著干你對起自個嘍不?
4.白[p??]
“白”是情緒色彩較重的語氣詞,功能類似于“啵”的部分用法,具有情態語氣的意義,用在句中通常表達不滿情緒。
祈使句末“白”表催促語氣,帶有明顯不滿之意。
(53)你說白?不說俺走了。
疑問句末“白”加強疑問語氣,同時帶有不滿意、不相信等意義。
(54)光圖賤,質量好白?
上述句子讀降調,語氣較重。“白”可能是“不”和“啊”的合音,因為“白”和“不”的功能基本一致,前者語氣重一些,帶有不滿意的意味。
陳述句末“白”加強“沒關系、隨便”語氣,類似于普通話“唄”,和疑問句末“白”在語義上的聯系不緊密。“白”通常和“動詞+就+動詞”結構連用,表達語氣上的不在意。陳述句表達往小里說、往輕里說語氣特點的“白”和副詞“就”的配合使用,原因是二者在語氣意義上的匹配,“就”是表達主觀量的副詞,其語氣義素歸納為[+確定][+小][+少][+早][+容易]等,這些義素與“白”接近,構成兩者配合使用的基礎。
(55)買就買白,又不值幾個錢。
5.共同的歷史來源endprint
“啵、吧、不、白”四個語氣詞音節形式相似,都能用于疑問句和祈使句,且在祈使句中應用疑問形式表達祈使,“吧”甚至可以用于一般祈使句,四者有較大可能具有相同來源。孫錫信認為金元時期語氣詞“罷”主要用來表示“商量”,要求的語氣強烈一些就帶有命令意味,如果商酌對象是自己,就帶有自我寬解的意味。明清時期“罷”有了表示估測語氣的用法。表祈使語氣的“啵”產生于元代,表示“敦促、命令、決定”語氣,一般認為“啵”是“罷”的音變形式或者是不同的書寫形式。出現于清代的“吧”最初是代替祈使語氣詞“罷”的使用,表示“商量、酌定”語氣,后來用途逐漸擴大,增加了“忖度、句中停頓”等用法[13]。清代表祈使的“啵”和“吧”因相通而并存,隨著“吧”演變出諸多新功能,導致生命力較強的“吧”兼并了“啵”。曲阜話中表祈使的“吧”可能屬于近代漢語語氣詞“吧”的繼承,就使用范圍和頻率來看,它在曲阜話中遠沒有“啵”廣泛,除了在表示命令語氣稍強的祈使句中不能被替代外,在其它的語境中均可被“啵”替換。曲阜話中一直沿用了表示祈使的語氣詞“啵”,并產生了音變形式“不”和“白”,且在發展過程中用途擴大,演變出揣測或句中停頓等用法。曲阜話“吧”和“啵”在語氣輕重上略有不同,但由于“啵”的功用更廣泛,因此沒有像普通話那樣出現被“吧”代替兼并的局面。
(五)蠻1[man0]
曲阜話中有兩個音同語氣詞“[man0]”,用“蠻”作代表字,“蠻1”是核心語氣詞,主要表示疑問語氣,用于是非問句和祈使句的句末,“蠻2”是一般語氣詞,主要表假設語氣和作話題標記。
“蠻1”在是非問句中加強疑問語氣,并加強推測,凸顯說話者的判斷。
(56)天得下雨蠻1?這么陰呼啦哩。
“蠻1”在祈使句中加強詢問語氣,表示征求對方意見。
(57)咱也買個電視蠻1?
語氣詞“吧”和“蠻1”都表示說話者的建議或提議語氣,“吧”表達說話者提出建議,希望得到對方贊同,自己有決定權,僅是出于禮貌使用商量語氣。“蠻1”則是征求對方意見,暗含決定權在對方之意,在語氣上希望得到允許或同意。
(六)了[l??]
曲阜話“了”只用于句末,類似于普通話“了2”,主要語法意義是說明原來沒有的情況現在才有,或者申明本來沒有注意或知道這件事,現在才注意或知道,其作用是肯定事態出現了變化或即將出現變化。普通話中表示動態的助詞“了1”對應曲阜話“嘍”。
“了”在曲阜話中主要表示陳述功能,不帶有強烈的情態語氣,用在陳述句、感嘆句或祈使句中。陳述句末“了”強調新情況的出現,當前面是名詞、形容詞以及名詞性短語或形容詞性短語時,“了”一方面強調或申明新情況并隱含變化義,另一方面有成句的功能。當“了”前面是動詞或動詞性短語時,陳述句表示對事件的肯定判斷,新事件的出現可能發生在過去、現在或者未來,假如句中沒有表示時間的成分,那么事件是當下發生的,當句中有表示時間的成分時,句子時態由之決定。
(58)天明了。
(59)他起過北京了。
(60)他趕面兒里就回學校了。(他明天就回學校了。)
感嘆句中“了”構成“忒/可……了”格式加強感嘆語氣,“了”的申明語氣因強化而成為感嘆,感嘆語氣往往由句子變化義帶來的對比落差形成,這種變化義表現為本來沒注意或不知道變為現在注意到了或知道了。
(61)這個帽子忒小了!
(62)他唱歌可難聽了!
祈使句末“了”強調命令、建議或勸阻等,這里的變化義表現為改變正在進行的某種情況或即將發生的情況,句中和“了”發生關系的是謂語動詞,而不是整個祈使句。
(63)快晚了,你白吃了。
(64)天都黑了,你白起了。(白:別)
(七)啊[a?]、呀[ia?]
曲阜話中“啊”使用頻率比較高,“呀”是“啊”的語音變體。
1.啊[a?]
“啊”用于非問句、特指問句、選擇問句和反問句等疑問句句末。是非問句中“啊”用疑問進一步確認事實或判斷,語句是有心理預設的發問,想求得對方的證實,句子不是真值疑問句。
(65)孩兒還沒家來啊?(家來:回家)
特指問句的“啊”與表疑問特征的疑問代詞配合使用,緩和語氣。
(66)你呆哪里哩啊?
曲阜話中可用于選擇問句的語氣詞有“呢、也、啊”。“呢”一般用于對名詞性成分的選擇,“也”用于對行動的選擇,“啊”兩者均可,“也”帶有追問、催促語氣,“啊”問句比較緩和,商量的語氣較明顯。
(67)你吃米飯啊還是饃饃啊?
“啊”在進行質詢的反問句中表達不滿語氣。
(68)你不是說哩你會啊?
普通話疑問句里“啊”可以省略,句子疑問語氣通過語調等韻律手段來負載,整句的疑問意義不會發生變化。曲阜話中用“啊”表達疑問的句子,語氣詞“啊”一般不能去掉,否則句子不成立。
非疑問問句中“啊”有多種用法。用在句中停頓處作話題標記,表示強調或解釋等。
(69)這個么啊,得后晌看才還好看哩。(后晌:晚上)
(70)小張啊,腦子是好用,就是不上進。
用在并列詞語的后面,表示列舉。
(71)他蔥啊蒜啊么哩都不吃。(么哩:什么)
用于句中表示停頓、列舉的“啊”是不是語氣詞,尚存爭議。有觀點認為這是“啊”的語法功能,“啊”不是語氣詞。曲阜話句中“啊”可以省略,但是省略的位置須有一個自然的語氣停頓,省略后整句缺少緩和的情態意味,從這個角度看“啊”主要語法功能還是在語氣上,因此本文認為可以把它看作語氣詞。
“啊”在陳述句末提供一個新信息,加強反駁、申明或否定語氣,句子讀降調,句末語氣詞重讀以表達說話者辯解的態度。和另一個表示申明的語氣詞“呢[?i?]”相比“啊”語氣更緩和。endprint
(72)是我先看見哩啊。
“啊”用在假設小句末尾表緩和語氣。
(73)今年栽上啊,得三年才開花哩。
2.呀[ia?]
“呀”是“啊”的語音變體,出現語境和“啊”基本一致,在語氣上比“啊”更緩和。
是非問句句末“呀”體現說話者心理預設比較明顯,不是單純發問,帶有“求證”之義。
(74)這個藥是飯前吃呀?
特指問、選擇問句和反問句中的“呀”表達緩和的疑問語氣。
(75)老師說哩么兒呀?(么兒:什么)
(76)你喝白酒呀啤酒呀?
(77)這事兒他能不知道呀?
“呀”在非疑問句中有多種用法,如用在句中停頓處作話題標志。
(78)光窗簾呀,就花了將近五千哩。
用在并列詞語之后表示列舉。
(79)這作下學開車呀學廚師呀,都行。(作下:現在)
用于陳述句中,在申明的基礎上加強情態語氣。
(80)什么送哩,這是買哩呀。
用在假設小句和條件小句末尾緩和語氣。
(81)他要是再有點小錢兒呀,那就更不是他了。
3.關于祈使語氣
普通話中“啊”常用作祈使語氣詞,曲阜話“啊、呀”基本上不能用于祈使句,一是曲阜話中有使用頻率高的表祈使語氣詞“也、噯”;二是“啊”表示祈使語氣時用于句首或句末,和句子主謂成分之間有較長停頓,其作用是加強叮囑、催促等祈使語氣,一般將其處理為語氣嘆詞。
(82)你說這么辦行啵,啊!(你說這樣辦行不行,啊!)
(83)啊!你快子點兒也!(啊!你快點兒啊!)
(八)啦[la?]
“啦”應是“了”和“啊”的合音形式。表陳述的語氣詞“了”說明事態出現或即將出現變化。“啊”發音響亮,帶有明顯的情緒色彩,附著在“了”后產生“啦”的形式,表示較強烈的肯定變化的語氣。
陳述句和祈使句句末的“啦”表示略微夸張的語氣,該語氣依具體語境而定,陳述句“啦”一是表示對事實的確認,二是在此基礎上增強一定的感情色彩;祈使句“啦”可以用“了”代替,表示即將發生的事件,但是“啦”帶有說話者的感情色彩,從而給聽話者較強的提示。
(84)吉門兒真下雨啦。(吉門兒:今天)
(85)吃飯啦!
疑問句末“啦”加強疑問語氣,表示說話者對已然事件的發問,語氣較強,表達說話者較深的疑問程度,甚至帶有吃驚的意味。
(86)恁閨女出嫁啦?
(九)哩2[li?]
“哩”是曲阜話中使用廣泛的一個虛詞,既可以作結構助詞,也可作語氣詞,前者記作“哩1”,后者記作“哩2”,“哩2”一般要和相關副詞連用構成某種結構。
肯定句中“動詞+(子)+哩2”結構強調動作正在進行或者狀態正在持續,“子”是表示動作持續的時態助詞,相當于普通話“著”,“哩2”本身不涉及正在進行或持續的時態,它出現于“動詞+(子)+哩2”的結構中,陳述某種事實。
(87)衣裳呆櫥子里放子哩2。
否定句中“哩2”說明某種動作或狀態尚未結束,表示輕度的吃驚語氣。
(88)俺哥去城里了,還沒回來哩2。
感嘆句中“數量詞+哩2”結構加強感嘆語氣,表示達到某種程度,帶有吃驚或驚喜語氣,不僅說明數量,而且表達因數量較大引起的感嘆。
(89)人家那屋值八萬哩2!
“形容詞+子+哩2”結構使句子語氣確鑿,體現說話者對判斷的肯定,傳達給聽者的不僅是一個事實,而且強調說話者的感嘆。結構中形容詞后一定是“子”和“哩2”的連用,因此可以將“子哩2”看作一個連用的語氣結構,專門表達感嘆語氣。
(90)他們那里富子哩2!
其他結構加強情態語氣,“哩2”與副詞“還”配合的“還……+哩2”結構指明事實,表達意外、吃驚或感嘆等語氣,語氣略帶夸張。
(91)這么多年沒見過面,他還認哩我哩2!
“才+形容詞+哩2”加強高興或生氣語氣的程度。
(92)甲:聽說那孩子沒考上大學。
乙:沒考上才好哩2!你看他整天傲哩那個樣。(傲:驕傲)
“才+不+動詞+哩2”結構強調判斷的正確性或堅決不做某事的語氣,“哩2”在結構中加強情態語氣,省略“哩2”和“才”句子就變成了一般的陳述語氣。
(93)這門對子才不能是他寫哩哩2。(門對子:春聯)
呂叔湘認為普通話“哩”是“呢”的變體[14],曲阜話“哩2”和“呢”使用條件不同,表達語氣相異,是語氣系統中不同的因素,“哩2”不能用“呢”代替。
(十)來2[l??]
虛詞“來”在曲阜話中有兩種用法,“來1”是表示過去時制的助詞,“來2”是語氣詞,用于句末時和“哩2”功能相近,多數情況下二者可換用。
1.句末“來2”
“來2”在句末位置表陳述語氣,指明某種事實。
(94)你睡覺,叫我干活,想哩希恣兒來2。(希:挺,恣兒:舒服)
肯定句中常用“動詞+(子)+來2”的結構,陳述某種正在進行或持續的情況。
(95)甲:恁閨女還上子學哩啊?
乙:上子來2。
否定句中“來2”用來陳述某種尚未發生或未完成的狀況,增強委婉語氣,“來2”通常要和副詞“還”共現,這里的“來2”和“哩2”能夠換用,但“哩2”帶有較輕的吃驚語氣,“來2”增加了委婉意味。
(96)甲:他趕集回來了啊?
乙:還沒去來2。
感嘆句中“來2”形成固定結構以加強語氣,“數量詞+來2”強調因數量程度較高而引發的感嘆,“形容詞+子+來2”和“形容詞+子+哩2”作用相同,表示感嘆的語氣。endprint
(97)我呆那里住嘍八天來2!
(98)這黃子怪子來2!(這家伙怪著呢!)
2.句中“來2”
“來2”在稱呼語后面構成呼告結構引起聽話者注意,常用表達方式是“(我哩個)+稱呼語+來2”,稱呼語字面意義通常虛化,是說話者下意識的選擇。后接帶有某種強烈語氣的句子,如帶有驚訝夸張語氣的疑問句或不滿語氣的祈使句。“來2”的這種用法是語氣詞“哩2”所沒有的。
(99)娘來2,這點兒東西值一百塊錢啊?
(100)我哩個小祖祖來2,你別能啦!(能:弄)
(十一)嘔[?u?]
“嘔”用于句末加強贊同、確認或辯解等情態語氣。
(101)甲:張渠哩葡萄最好吃了。(張渠:地名)
乙:這就是嘔。
“多+形容詞+嘔”的結構表達感嘆語氣,表明說話者對某種情況的主觀評價,多數情況下帶有希望聽話者贊同的心理暗示。
(102)這個閨女多俊嘔!(俊:漂亮)
曲阜話中“多+形容詞+啵”也是表達感嘆的形式,但在說話者的心理暗示上“嘔”帶有希望與聽話者交流的愿望,希望獲得對方認同,“啵”只是強調自己的判斷。
(十二)嘍2[l?u?]
“嘍”在曲阜話中有三種功能,“嘍1”是表示動作完成的動態助詞,“嘍2”是加強確認和肯定的語氣詞,“嘍3”是表示可能的語氣詞,其中“嘍2”是核心語氣詞,通常和“得、當然”等配合使用,加強肯定、確定等語氣。
(103)甲:這錢得盡快哩還給人家。
乙:那是嘍2。
(104)他哩話我當然不聽嘍2。
(十三)咳[x??]
“咳”一般位于主語后引出話題,其后略有停頓,在語氣上有往小處說的意味。“咳”的作用凸顯話題,既為下文的說明做鋪墊,又引起聽話者注意,多用于感嘆句和反問句。
(105)他咳,有倆兒錢兒就知不道姓么。(他呀,有點兒錢就不知道姓什么了。)
(106)這點活兒咳,咱還毛嘍它啊?(這點活啊,咱還能干不完?)
三、結語
(一)曲阜話語氣詞特點
相比于普通話,曲阜話語氣詞具有數量多、方言色彩濃厚的特點,有的語氣詞在普通話里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形式,有的則很難找到,有些在詞形上跟普通話相同,但在意義及用法上不一致。某些語氣詞分布于不同句式中表示不同的語氣意義,這種表義多能性增加了對語氣詞描述的難度。同一種語氣意義往往可用不同的語氣詞表示,即曲阜話里不同的語氣詞可以表示相同的語氣意義,存在的差異比較細微。曲阜話語氣詞在基本功能之外,還有足句功能或關聯等其他作用,缺少時句子結構會變得殘缺不全或者缺少邏輯關系。
(二)核心語氣詞分布
分布指語言成分或語言單位出現的環境,能夠反映語言成分的用法。語氣詞句法位置單一,句法功能相對單純,考察分布能較好地揭示其功用。語氣詞可以位于句末或句中,句末和句中的關系體現了包容性,句末語氣詞是大范疇,包容了句中語氣詞,句中語氣詞是小范疇,只是句末語氣詞的一部分,在這一前提下很多學者將語氣詞定義為處于句末表達說話者主觀情緒的虛詞。曲阜話中句末語氣詞粘著在整個句子之后,起賦予句子語氣的作用。13組核心語氣詞中只能位于句末的7組是“么、蠻1、了、啦、哩2、嘔、嘍2”,只能位于句中的1組是“咳”,兩種位置都可以出現的5組是“也/噯、呢、啵/吧/不/白、啊/呀、來2”,同屬一組的“啵、吧、白、不”在句法位置上分成了兩組,“不、白”只位于句末,“啵、吧”句末、句中皆可。
(三)語氣詞具有動態性
作為封閉詞類的語氣詞,從內部構成看仍處在運動變化中,如曲阜話中“呢[?an?/?a??]”由中古漢語代詞“那”語法化而來,如果以“啊”作為分析對象,“啵、白、吧”出現在“啊”之后,由“啊”和具有實義成分的否定詞合音而成。有些語氣詞還沒有完全虛化,有的語氣詞則處于剛開始語法化的過程中,曲阜話語氣詞不是在一個共時平面上突變形成的,而是歷時發展逐漸積淀的結果,這個過程仍在繼續。
參考文獻:
[1]高增霞.疑問祈使句[J].語文學刊,1998,(5).
[2]胡明揚.語言學論文選[C].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3]胡裕樹.現代漢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4]李榮,熊正輝,張振興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作編纂.中國語言地圖集[Z].香港:香港朗文(遠東)有限公司,1987.
[5]呂叔湘.呂叔湘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6]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7]齊滬揚.語氣詞與語氣系統[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8]錢曾怡,蔡鳳書.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與山東方言分區[J].中國語文,2002,(2).
[9]孫錫信.近代漢語語氣詞[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10]王力.中國現代語法[M].北京:中華書局,1954.
[11]袁家驊.漢語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12]張斌.現代漢語[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0.
[13]趙元任.北京、蘇州、常州語助詞的研究[J].方言,199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