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冰 胡 濤
旅游研究者似乎有永恒的危機感。這種感覺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近年來,斯特拉斯克萊德大學的酒店學院被撤掉,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旅游系被取消,歷史最悠久的康奈爾大學的酒店學院和商學院合并。這些都影響了旅游研究和旅游教育的地位。當一個大學確定重點扶持方向時,必定會考慮到這些方面的因素。國內外的旅游研究者和教育者很多時候都在校內和校外忙于為自己的領域搖旗吶喊,奔走正名。
一個研究領域成熟的標志是要有自己的范式、理論和語言,要有自己的一個固定的研究者社區,以及相關的雜志、會議和文獻。旅游學科第一個條件可能還沒有嚴格達到,第二個條件已經遠遠滿足。而一個百科全書的編撰,對一個領域建立自己的身份認知、界定內涵和外延,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旅游的現象可以追溯到中西方很久遠的歷史,而現代的旅游始于19世紀;大規模的旅游經濟發展于“二戰”后的20世紀50年代。旅游研究從“二戰”后開始,慢慢形成規模。旅游教學研究涉及的學科繁多,地理學、管理學、信息學、營銷學、經濟學、人類學、哲學等多學科交叉于旅游學科中,給旅游學科帶來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前所未有的學習、研究機會。旅游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定性、定量、混合研究等方法。
隨著旅游知識的多學科版圖的擴展,世界范圍內研究社區顯著式增長,大量高等教育院校和研究機構涌現,旅游學術期刊和多種出版物不斷問世,得到不同資金資助的協會和會議也大量出現。很顯然,旅游研究已經不僅限于自身領域,而且滲透到很多學科領域,如社會科學、商業經濟學、人類學、自然科學甚至工程學等。因此,編寫旅游領域的百科全書顯得極為必要。
第一版《旅游百科全書》在2000年出版,由賈法里主編。2016年第二版《旅游百科全書》出版,條目包含3種長度,分別是500±25字、1 000±50字和2 000±1 000字。條目根據內容分為九大類:概念/理論;學科/研究領域;國家/區域;主題;方法/方法論;產品;領域;組織/協會;期刊/出版物/媒體。
具體地說,概念/理論、學科/研究領域條目描繪了學科或知識域的起源和演化過程,包括相關子學科領域、關鍵原則、定義和新的進展,還有該學科在旅游研究中的應用。國家/區域條目提供了地圖,描述了地點、面積、人口和經濟概況、主要旅游吸引物、產品、來源市場,以及政策和組織、教育和訓練設施、旅游發展前景等信息。主題條目搜集了各種流行的引起大家關注的旅游研究和實踐問題,如氣候變化、生活質量、旅游安全等。這些條目介紹或定義了這些主題,反映了該學科的變革,并討論了涉及旅游深層次問題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相關成果。與介紹如何使用一個分析工具不同,方法/方法論條目聚焦于本領域的起源和定義,包括旅游研究中的入門內容和應用。書中通過文獻回顧分析揭示了旅游學術研究中深層次的問題,指出相關研究方法的改進措施。同樣,產品和領域條目也通過回顧已發表的研究成果或案例,對影響產品或領域的流行性和可能變革的主要因素給出了定義和描述。這些條目還定義了國家或地區,因為其旅游產品或領域影響深遠,涉及對其感興趣的旅游者類型,以及培育其發展的相關政府/非政府組織。
該書概括了旅游領域涉及的相關概念、術語、方法、工具等內容,為旅游實踐、研究提供了較為規范、系統的內容,同時,對讀者掌握世界各國的旅游知識、了解相關旅游發展歷程都有很好的幫助。對于旅游專業的詞匯,該書從旅游專業的角度給予了解釋,如針對旅游規劃概念,書中對其由來、發展階段、類型、未來前景等作了詳細說明。
該書圖文并茂,每個條目的編寫都參閱了很多資料,給出了較為詳盡的信息,比如國家條目中提供了地圖、地理位置、人口、經濟狀況、歷史、文化、旅游吸引物、國家政策等內容,以及相關的參考文獻。eTourism條目介紹了該領域世界上著名學者的研究,相關技術中提及了搜索引擎優化、移動技術、分布式技術、元搜索引擎以及用于旅游大數據分析的數據挖掘技術等,相關研究中提供了有關HiTEC、ENTER電子旅游會議、iHITA年度會議等信息,同時也提供了相關期刊信息,如《信息技術和旅游雜志》和《酒店旅游核心技術雜志》等,并指出了以后的可研究內容,例如如何把實驗研究中的相關新技術應用于旅游業中、如何把不同的在線數據和觀點應用于實際操作和市場策略中,為該領域的后續研究指明了方向,供相關領域的研究學者參考。
該書也對旅游領域多年來不斷出現的新術語如家庭旅游、釣魚旅游、可持續旅游、健康旅游、醫學旅游、獎勵旅游、工業旅游、國際旅游、島嶼旅游等,進行了詳細介紹和說明。由于旅游涉及面極廣,因此,旅游相關的詞匯也非常多,如互聯網、保險、交通、雜志、新聞業、知識、工作安全等,對于這些該書也都進行了解釋。該書羅列了旅游領域方方面面的詞匯,堪稱是旅游百科全書,是旅游各界或其他相關人員查閱旅游資料極好的參考書或工具書;同時該書也提供電子版,為喜歡電子資料的人員提供了很好的查閱途徑。
旅游以超乎人們想象的速度發展,加之信息技術的運用,新詞匯、新概念層出不窮,旅游涉及的領域也涵蓋極廣,因此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去囊括所有的旅游詞匯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外,該書提供的是英文旅游詞匯,對于中文的相關旅游概念或詞匯如驢友等沒有給出詮釋。還需要提及的是,因為和旅游相關的學科較多,對于旅游詞匯很難給出統一的標準解釋,學者們擅長的領域有所不同,所用的語言表述也不盡相同,對詞匯的理解也各有千秋,因此,讀者也可從這一方面了解到旅游學科的博大精深。
在第一版《旅游百科全書》序言中,賈法里認為1973年《旅游研究季刊》的成立、1988年國際旅游研究院的初建和2000年《旅游百科全書》的出版是旅游學科發展歷史中的3個里程碑。2016年第二版的修訂,可以看作旅游學科發展更加深入和規范的一個代表。從兩版百科全書的對比中可以看出旅游學科在10多年中的發展變化。
第一版百科全書從1996年開始編撰,歷時5年時間完成。全書共683頁,擁有超過1 200個條目。主要編撰者包括1個主編、23個副主編、354位作者。第二版由賈法里和肖洪根主編,于2013年開始,2016年完成,有9位副主編、766位作者,貢獻了約700條目,總共有1 053頁。與第一版相比,頁數增加了約54%,作者更多、條目更少、篇幅更長。
第一版的宗旨是提供快捷的參考、定義旅游的范圍、探索未知的知識領域,它從人類學、經濟、教育、環境、地理、歷史、酒店、閑暇、管理、營銷、政治、心理、休閑、宗教、社會學、交通等各方面來涵蓋旅游研究。第一版條目有4種模式,分別是約60、400、1 000、1 600個英文單詞,總體來說有些單薄和散亂。第二版反映了旅游研究的細化和深入,和第一版相比,有更加嚴格的格式、更加清晰的界限,對這個領域的考察更加深入。與第一版不同,在第二版中,組織/協會、雜志/出版/媒體類別囊括了許多合成或綜合條目,如旅游學術期刊、旅行貿易期刊、組織和協會、目的地營銷組織、國家旅游辦公室和管理處、獎學金和大學等,這些組織或媒體在旅游業相關研究和實踐中的角色和作用得到了反映。第二版涉及更多范式上的討論,如支持、警告、適應、知識、公眾管理等。2016年版本的條目簡化為3種模式,其特點是詞條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作者更加多樣化。從第一版消失的條目有會計、成就和艾滋,出現的新條目有行動者網絡理論、阿富汗和21世紀議程,反映了整個研究領域的成熟、新的研究方向和范式,更好地定義了旅游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比如兩版中對土著(aboriginal)條目的詮釋,第一版只列了一種觀點,而第二版給出多種視角,甚至討論了從后現代主義和殖民主義出發討論這個詞語本身的傾向性。
該書是對旅游相關領域專業術語解釋的集大成者,是旅游界的一本凝聚許多學者尤其是賈法里教授和肖洪根博士心血的一本巨著。該書對條目的解釋較為詳盡,如智慧旅游、大數據等,這些都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幫助。該書由旅游研究領域專業學者撰寫,為旅游從業人員、旅游研究機構人員、旅游管理專業師生、旅游管理者查閱旅游相關術語、了解旅游內涵、掌握旅游相關知識、普及旅游研究內容、規范旅游術語解釋、促進旅游良性發展等提供了極好的參考、借鑒。
不只是旅游研究學者具有危機感,其他學科比如市場營銷、信息科學的研究者們也有同樣的困惑。或許我們旅游研究者要慶祝這種多樣性,但是對整個旅游研究的定義和界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二版的《旅游百科全書》將旅游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