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宇
西安市技校年畢業6千人就業率達95%
■山宇
技校生成職場“香餑餑”

據統計,今年全國將有近800萬高校畢業生面臨求職壓力,“就業難”仍是主旋律。但與此同此,在“就業難”的大背景下,卻也有“就業不難”的特殊群體。西安技工院校每年畢業生約6000人,就業率基本保持在95%左右,呈現供不應求的趨勢。
西安北方汽車工程學院的實踐教室里,姚遠正在給一輛汽車貼膜。距離畢業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姚遠心里卻沒有一點“找工作”的焦慮。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前幾天有幾家汽車4S店來學校招人,我被挑中了。這次找工作,更像是工作來找自己”。
“報名的時候學校就保證會為我們提供就業機會,可沒想到會這么順利。”據姚遠介紹,這家汽車4S店就在西安航天基地,就業后工資在3千到6千左右,企業包吃包住,也有社保醫保,他覺得挺好的。
與很多同齡大學生找工作不同,姚遠和他的同學們不僅早早被企業提前“預訂”,所拿到的薪酬待遇也不比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薪酬低。
西安北方汽車工程學院領導郭東杰說,目前學校每年招生在2000人左右,由于學校采取校企合作模式,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技能人才,他們就為企業提供所需要的“實用型技術工人”。因此,近幾年來學校一直能保持100%的就業率。
2016年1月,西安市首次舉行“最美農民工”評選。經推薦與自薦,以及專家評審,20歲的郭寶龍和另外94名農民工先進典型受到表彰。
來自商洛97年出生的郭寶龍,是此次獲獎者中年齡最小的,他獲得了“最美農民工”稱號,以及“工匠精神之美”最佳提名獎。初中畢業后,他只身一人來到西安商貿旅游技師學院,學習陜西美食制作和烘焙。郭寶龍說,小時候他就很喜歡捏泥巴,來到學校后,看到有人制作小吃和蛋糕,就引起了他的興趣。
“要學就要學出個樣,不能瞎混。”就這樣,在別的同學放假回家的時候,郭寶龍還在學校里刻苦練習。平時學校每天下午3點多就下課了,但郭寶龍還不愿休息,他自己堅持練到7點多。有時甚至是中午不吃飯,一下子就能練到晚上。在勤學苦練之后,郭寶龍的手藝逐漸成熟了。他分獲了陜西省和西安市的面點大賽二等獎、世界烘焙大賽選拔賽優秀獎。 由于成績優秀,畢業后,他就被推薦到了西安飯莊工作。后來,在市總工會中順家政公司需要一名面點培訓師的時候,他又被推薦成了一名專職講師。“不只是我不愁就業,我的同學也都不為找工作焦慮。”郭寶龍說。
西安商貿旅游技師學院在西安市南門外。走進學校大門,在學校操場邊,今年春天剛入學的烹飪班同學正在練習顛勺。鐵鍋里放著沙子,大家排著隊挨個練習,老師再一一點評。
“烹飪專業是我們學校最火爆的專業,基本上開班3天就報滿。”西安商貿旅游技師學院領導趙學禮說,近幾年,職業學校的高就業率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因為職校學生動手能力相對較強,深受企業的歡迎。學生就業主要以企業一線生產技術操作崗位為主,也正是企業急需、緊缺的專業技能人才。
“在開班前,學校一般會先和用人單位溝通,結合用工需求進行訂單式培養,在教學過程當中,定期組織學生到用工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強化動手能力。”趙學禮說,學校會與用人單位緊密合作,達成固定的用工合作關系。有的會深化校企合作,實現校企聯合定向培養的目的,這些都為學生實習就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據西安市人社局介紹,目前西安市共有技工院校36家,開設專業涉及11大類,包括機械、電工電子、信息、交通、服務、財經商貿和農業等。技工院校每年畢業生約6000人,不僅就業不成問題,還呈現供不應求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