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多歧(廣東金泰達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220)
化工安全生產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及其對策分析
程多歧(廣東金泰達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220)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經濟發展推動劑的化工產業屬于高危行業。近年來,化工生產安全問題頻發,給企業、國家帶來嚴重經濟損失,影響化工企業有序運行與社會經濟健康發展。本文針對化工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應對策略。
化工生產;安全問題;應對策略
化工生產涉及流程較多,生產環境繁雜,生產過程常伴有易燃、易爆、易腐蝕、有毒物品,以及引發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等安全生產事故,導致人員傷亡,給國家和社會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特別是涉及到危險化工工藝的生產,生產過程伴有劇烈的化學反應,復雜的生產流程等的多重因素影響下,更加劇了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頻率與破壞程度。縱觀我國化工產業發展,幾乎每年有因化工生產引發的安全生產事故被報道,不但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更引起了人民群眾的恐慌,增加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在沉重的教訓面前,如何搞好化工產業生產安全,全面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企業的穩定有序發展,是化工產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且亟待解決的普遍問題。
現如今,我國化工企業以三大石油化工企業為龍頭,但是在數量上中小型化工企業占據總企業數的95%,其規模相對較小,生產人員不多,而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卻頻頻發生。近些年,三大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意識增強,事故發生率降低,但所造成的危害卻是中小型企業生產事故危害的數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巨大。據近些年關于化工產業安全生產問題的調查資料顯示,化工企業中因違規操作引發的安全事故占據45%,因生產管理不當造成的安全事故占據22%,因員工安全意識不強而引發的安全事故占據23%,因生產過程中潛在隱患而引起的爆炸事故占據6%,由其他各種因素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據4%。化工產業本來就是高危行業,加之頻發的安全生產事故嚴重威脅員工的生命安全,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2.1 員工安全意識薄弱
近年來,因員工安全意識不強而引發的化工安全事故占據總事故的23%,占據比例較高。例如,衢州巨化公司氟化氫泄露,導致120人中毒,正是由于生產人員安全意識不強,管道破裂而致。企業重生產,輕安全管理,“安全掛嘴邊,行動丟一旁”,企業管理人員安全意識嚴重不足。此外,生產人員安全意識薄弱,培訓和再教育嚴重不足,致使在化工生產中沒有嚴格按照生產操作規程操作,違反安全生產工藝制度,生產中出現小疏漏而引發大事故。有的員工對生產工藝了解不深入,操作技能不夠熟練,對生產廢棄物沒有恰當處理,這些都為生產事故埋下巨大隱患。
2.2 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
十八大報告強調加強安全生產,竭力遏制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可見,國家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化工企業響應國家號召制定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如化工企業制定的現代管理制度“HSE管理體系”,該體系以風險識別與控制為中心,對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予以制度化引導。但實際情況是,很多化工企業并未將HSE理念中的“事前預防”落到管理實處。實際生產中,安全生產規定被忽視,或執行流于形式,違規操作頻發。對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的監管不到位,各項規定并未落到實處,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2.3 企業安全投入不足
企業安全投入指維護企業安全的相關費用,安全投入足夠,事故發生率就會降低,企業安全生產就有相應保障。但是,很多中小型化工企業只顧眼前生產利益,不重視企業安全投入,沒有按照《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的要求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企業安全投入金額有限、比重不足。例如,安全投入中的安全教育、培訓沒有在企業中廣泛開展,企業員工不知道應急救援的相關知識。企業安全投入不足,安全防護設施不能及時的維護和改善,導致安全生產事故頻發。
3.1 強化安全生產意識
化工企業管理人員及其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對企業安全生產起到直接性的影響作用。對此,企業應從以下幾點著手,將安全生產意識貫穿企業生產與發展始終。第一,根據《中華任命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3號)的要求和政府安全生產相關規定,建立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根據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原則,覆蓋了各級管理部門、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第二,企業應制定隱患排查制度,建立隱患治理臺賬,定期進行安全隱患排查,重大隱患項目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第三,制定全員安全培訓、教育目標和要求,制定安全培訓、教育計劃,確立終身教育的觀念和全員培訓的目標,對從業人員進行經常性安全培訓教育,讓員工掌握危險化學品易燃性、易爆性、有毒性的危險特性,掌握應急處置措施等。

圖1 企業安全產出函數示意圖

圖2 企業安全成本與安全性函數示意圖
3.2 落實安全管理制度
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要想發揮其實際效用,為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必須將各項制度落實到位,真正服務于安全生產。第一,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建立從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到各管理部門、車間、基層班組的安全生產管理網絡,各級機構要配備負責安全生產的人員。第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確保安全生產。第三,加大HSE管理體系執行力度,HSE管理體系是現代化工企企業推行的現代化管理體制,注重對企業安全、環境、健康的多重管理,在管理模式上為PDCA循環模式,其中P指計劃、D指實施、C指檢查、A指改進,這四個階段相結合,形成封閉循環的高效管理系統。針對HSE管理體系強化“事前預防”,有助于降低事故發生率,減少人員傷亡、環境破壞、經濟損失等情況。
3.3 加大安全投入比例
化工企業安全投入直接關乎安全生產效果,是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資本保障。化工企業應建立安全生產投入長效機制,加強安全生產費用管理,保障企業安全生產資金投入,維護企業、職工以及社會公共利益。企業安全生產費用包含安全防護設施、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安全教育、應急設施、安全技術五方面費用,化工企業可《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的要求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需注意,在安全投入上,硬件投入與軟件投入要相結合,不僅要做好安全防護設施設備的投入,還要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方面的投入。
從安全經濟學角度看,安全包括增值與減損兩項功能,且增值L(S)與減損L(S)呈現正相關關系,其中減損值有最低值,即最低限度值。如圖1所示,增值、減損決定安全功能F(S),當安全性為零時,企業經濟效益也為零,且極易出現巨大負利益情況。因此,企業安全投入直接關系到企業利潤。
此外,企業的安全責任與安全成本相關,安全成本越低,企業需要擔負的安全責任愈低。倘若企業擔負起的安全責任越多,安全成本就隨之增多,安全水平也越高。安全成本與企業的安全相關性如圖2所示。
3.4 完善企業安全文化
企業安全文化是一個其安全生產的重要指南,既包括物質與制度層面,更包含精神層面。物質層是安全文化的表層,即安全生產設備,做好設備維護,確保安全生產有序運行;制度層面即制約性規章體制,對員工進行定性約束,為員工安全生產指定方向;精神層即員工對企業安全生產的認同與支持,是企業安全文化的核心與最高層次,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完善的企業安全文化有助于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有序進行。
化工企業生產安全隱患較多,為確保化工企業安全有序生產運行,需要各部門統籌合作,針對產生安全問題的源頭,落實安全生產措施,從思想觀念上重視安全,行動上落實安全措施,切實執行好現代化HSE管理體系,完善企業安全設施,加大企業安全投入,全方位、立體化實現企業安全生產,降低企業事故發生率,為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1]邢立偉.化工安全生產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化工管理,2016,36:158-159.
[2]楊永紅.化工安全生產普遍問題分析與解決建議研究[J].化工設計通訊,2016,03:166.
[3]劉杰,謝華.化工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5,09: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