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66)
?
黑龍江省民營企業績效評價模式的研究與運用
王曉紅
(黑龍江民族職業學院,哈爾濱 150066)
國家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由于歷史原因,黑龍江國有經濟比重偏高。近年來,民營企業迅猛發展,已成黑龍江經濟新的增長點。民營企業要想實現生存與發展,就必須制定科學戰略決策,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進行深化體制改革,采取相應的管理機制做大做強,并及時發現戰略目標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就對企業的績效評價提出了新的科學命題。構建了基于戰略導向的BSC-KPI民營企業績效評價模型,并以黑龍江典型的民營企業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與運用研究。
民營企業;績效評價;實證研究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勢不可擋,自身實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下,民營企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復雜狀況突顯,競爭越發激烈。在這種背景下,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是時代的需要,就必須制定科學的戰略決策,并時刻監測戰略目標的實現程度,及時發現戰略目標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對企業的績效評價提出了新的科學命題?;诖耍悦駹I企業績效評價為題,探討并構建適合新時期我國民營企業特點的企業績效評價模型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1.1 研究背景
1.1.1 民營企業對國民經濟發展越來越重要
目前,據統計全國已有3200多萬戶個體私營企業,解決了8000萬人的就業問題,我國民營企業總戶數已達800萬家,分別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工業產值的60%、工業增加值的40%、實現利稅的77%、出口額的60%、城鎮就業機會的75%,民營企業的年產值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遠遠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1]。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GDP中所占比重已達61%,擁有的資產占全社會資產的比重已超過20%,民營企業產值已“三分天下”甚至“二分天下”[2]。民營企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構造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3];民營企業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較多地使用勞動力資源,是緩解我國就業壓力的重要渠道;民營企業的發展推動了我國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等等。
1.1.2 企業績效評價是實現企業績效提升的重要前提和手段
企業績效評價是指通過定量定性分析,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益和經營者業績做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判[4]。企業績效評價是管理者完成其利潤目標和戰略的工具??冃гu價系統能使管理者進行平衡利潤成長和成本控制之間的矛盾;平衡不同群體之間期望值的矛盾;平衡機會和注意力之間的矛盾;平衡不同激勵方式之間的矛盾[5]。通過進行連續的企業績效評價,把握企業當前的總體趨勢,可以檢測發展的動向,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知彼知己、揚長補短,制定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法與措施提高企業競爭力。
1.1.3 企業績效評價方法層出不窮,為民營企業績效評價創新提供了基礎
企業績效評價理論研究已走過一百多年歷程,傳統的績效評價模式有財務模式、價值模式和平衡模式。近年來,歐美學者又分別初步創建了基于利益相關者、基于流程和基于作業的績效計量模式,顯示了不同的創新動向[6]。同時,隨著數理理論和管理理論結合的日趨緊密,大量數學方法已廣泛滲透到企業績效評價方法當中,這為我國企業進行績效考核提供了更多參考和思路。
1.1.4 我國民營企業傳統的績效評價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
目前,我國對民營企業的績效評價多為財務評價,采取的具體方法是對企業過去工作情況做出績效總結,而對具有前瞻性的績效工作企業無法進行科學評價,企業在制定戰略性的決策時得不到有效支撐,致使企業急功近利地過分偏重于短期業績,而企業具有創造價值的長期因素卻受到忽略,其對無形資產和智力資產的評價顯得無力,更偏重于評價有形資產的價值,企業長期價值的持續創造得不到有效引導。企業應從戰略的高度構建自身的績效評價體系,需要根據競爭環境的變化,采取動態的方法與措施以彌補傳統績效評價體系的不足,使企業持續創造長期價值的需求隨時得到滿足[7]。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當前國內外對企業績效評價進行了大量深入研究。企業績效是一種動態平衡的管理方式,其計量是一項復雜而又龐大的系統工程,涉獵內容非常豐富、范圍十分廣闊,從某種角度上講,企業管理就是績效管理也不為過?,F存的各種企業績效評價模式研究,均試圖從不同的角度或層面探究績效計量這一龐大的主題,在時間上,它是動態的,隨著社會經濟模式發展而發展,如績效內涵和計量目標呈現多元化趨勢,績效計量主體也是不斷演進,對績效計量有著更高的目標要求[8]。從評價指標及模型上看,既有單一指標,又有多元指標。多元指標評價雖然能解決企業發展并非只追求單一目標的不足,但在多元指標評價中,由于指標項目數量過多,部分指標彼此之間又存在“互斥性”,在進行指標的定量化處理和平衡權重判斷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時,企業績效評價系統的構建,還應結合不同企業的特點進行因地制宜地選擇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基于此,結合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試圖通過關鍵績效指標,強調增強績效評價的實際可操作性,盡量對指標體系進行簡化處理,構建更加有效的適合我國民營企業的績效評價模型。
企業績效評價的目的是通過績效管理,實現最終戰略目標。所以,一般來講,企業的戰略目的、管理目的和開發目的有效實現是通過績效評價管理進行的。一個有效的績效管理系統首先要根據公司的戰略目標制定各部門和員工的目標,成為落實公司戰略的手段。其次,績效管理系統應貫徹指導、評價、區分、激勵、溝通等管理措施,使管理有效[9]。最后,企業各項指標的發展情況通過績效評價可以發現,尋找影響業績提升的短板,通過績效管理應實現客戶關系改善、內部流程優化以及企業內部的學習與成長,實現企業整體績效的持續改善。
1.2.1 有利于豐富民營企業績效評價的理論研究
系統研究民營企業的特點和績效評價現狀,分析了當前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其特點構建了基于戰略導向的民營企業績效評價系統,然后在此基礎上以某一典型民營企業為例進行實證分析,極大豐富了我國民營企業績效考核評價的理論,使我國民營企業績效考核評價更加系統和準確。
1.2.2 有利于提升民營企業的整體績效
構建基于戰略導向的民營企業績效評價系統,有效的將平衡計分卡和關鍵成功要素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分析發現我國民營企業績效的整體變化情況,分析民營企業單項指標績效的變化情況。基于此,企業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會被企業管理人員及時發現,及時糾偏和改正,最終實現整體績效的提升和戰略目標的實現。
1.2.3 有利于幫助民營企業實現科學管理
實現科學管理,提升企業價值,是每個企業管理奮斗的目標。績效考核制度在企業建立科學管理體系中具有重要意義,是完善企業現代管理機制的重要內容??茖W、客觀地考核評價企業的業績與效率,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評價體系是企業實現科學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構建基于戰略導向的民營企業績效考核系統是針對家族式管理、具有企業家精神為特點的民營企業,是使民營企業家落實或滲透企業戰略到公司各種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對于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和完善科學管理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具有較高的實踐價值。
2.1 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國民經濟發展建設中,民營企業是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民營企業多是家族式企業,企業家在企業戰略管理決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民營企業多半是企業家自身戰略導向型的發展模式。因此,根據分解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分解影響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各種關鍵成功因素,并制定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對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升績效就顯得尤為必要。在對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現狀及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剖析民營企業發展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戰略導向的民營企業BSC-KPI績效評價系統,并通過某一典型民營企業績效考核進行實證分析,使研究更加具有科學性與理論性。特別是對績效評價的現狀進行剖析,從模型構建思想上、從時效上、從指標設置上、從結果上、從分析方法上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為建立民營企業績效評價提供了新思路。重點以典型企業為例進行實證研究,通過分析典型企業的績效,研究企業整體績效和單項指標的績效變動因素,從而為企業改善管理、提升績效提供科學決策基礎,使研究既具理論性又具有實踐性與可操作性。
2.2 研究程序
2.2.1 研究設計
針對國家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有利機遇,推進民營企業向規模化、正規化方向發展,全力推進“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全省經濟發展進一步加快的契機,組織研究人員進行社會實踐活動。了解黑龍江民營企業發前的前景及對人才的需要,了解績效管理對企業的競爭力的提高的重要性。針對黑龍江民營企業的特點,選取典型企業在調研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并與企業專家進行座談,形成可行性方案,對方案的實施進行追蹤、調查、分析、反饋與總結等。
2.2.2 研究方法
(1)理論歸納分析
首先進行文獻資料查閱和理論研究,通過對國內外關于績效評價與管理的研究動態和現狀進行了綜述,在理論的層面采用歸納分析方法;進行綜合分析績效管理的相關理論;系統地闡述與歸納主要的績效考核方法。
(2)實地調查
通過深入黑龍江省某一典型民營企業進行實地調查取樣,包括對公司的領導層、管理層,員工進行訪談與問卷調查,搜集與獲取第一手與績效管理有關的數據資料,整理相關調查數據,對民營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地分析與歸納總結,并提出解決的有效辦法,為進行后續的績效評價和管理體系優化設計奠定了基礎。
(3)專家咨詢
通過與專家們進行面談、咨詢等有效性形式,深入了解有關學者、專家們的研究經驗和成果,并對民營企業員工績效管理問題的意見進行廣泛征求他們,力求使績效評價體系與管理體系的建立及所采取的績效考核方法的選擇更加科學、客觀、合理、實用、有效。
(4)定性分析方法與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
在民營企業管理體系設計與績效評價體系設計中,一定要將定性分析法與定量分析方法進行有效結合,針對相應的設計原則、程序及應注意的有關問題運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進行研究;同時,在民營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中,應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運用了模糊層次分析法對影響因素的地位進行分析,確定關鍵性的因素,并確定各因素對員工績效考核影響的權重狀況。
3.1 研究結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得到迅猛地發展,已經勢不可擋地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支撐力量。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多為家族式管理模式,企業所有者在企業戰略決策中占有重要作用,這就決定了民營企業績效考核必須充分反映到企業家的戰略決策。而企業戰略實施受到諸多要素影響,這就需要對其絕對成功的關鍵要素進行分析。得到如下結論:
3.1.1 民營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踐表明,近年民營以年均凈增100多萬個工作崗位,緩解了社會就業壓力,為穩定社會做出貢獻,隨著民營企業的發展,這一趨勢會更加明顯;民營企業產權清晰,具有明顯的創業者與高回報和高風險的緊密關聯機制,可以最充分地調動新技術創業者創業的熱情和聰明才智,有不少民營科技企業登上了科技高峰,創造了良好的業績,效益連年翻番,很快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成為全國甚至國際知名的企業,躋身于世界高技術產業競爭行列;民營企業正是利用機制靈活的優勢,活躍在大企業尚未涉足的新興領域、競爭十分激烈的領域和技術創新領域,由于民營經濟的積極參與,使得這些領域競爭更加充分、市場更加靈活,經濟發展就更具活力;民營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已成為支持和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有效地促進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良性循環[10]。
3.1.2 企業績效評價理論日臻成熟
企業績效評價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國內外學者對此做了大量深入研究,從簡單的財務指標到復雜的財務指標,再到市場指標、經濟增加值、非財務指標嵌入和平衡模式的不斷發展階段,企業績效評價理論不斷成熟。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歐美國家又創建了基于利益相關者、基于流程和基于作業的績效計量模式,使得平衡計分卡理論在企業績效評價中發揮到了極致作用。但隨著利潤的日趨成熟,指標體系越來越復雜,如何避免指標的交叉重復和量化,如何因地制宜避免所有企業績效評價模式的雷同,成為橫亙在企業績效評價中的一個難以攻破的障礙。
3.1.3 民營企業的特點決定了其績效評價需要戰略導向思維
當前,我國民營企業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具有企業家創新精神,企業所有者的戰略思維就成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因此,對民營企業的績效評價,就應該將其戰略目標滲透到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去,轉化為各級部門和員工的行動中去,強化整個績效改善系統的管理,在進行任務層層分解的過程中,目標制定、績效提升、行為引導等實現企業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有效銜接。
3.1.4 構建了基于戰略導向的BSC-KPI民營企業績效評價模型
首先,根據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階段特征,提出了模型構建的基本思想,其次是根據企業戰略目標,從財務、客戶管理、內部業務流程管理、創新與學習四個維度的關鍵績效因素出發,通過專家調查構建了民營企業績效考核的指標體系,并提出了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指標的權重確定,最后提出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對企業績效進行有效地綜合評價。
3.1.5 以某一典型民營企業績效評價實證研究表明模型具有可操作性
通過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直線經理以上部分管理人員,對BSC-KPI績效評價指標進行兩兩比較,確定權重;并針對同行標桿企業同類指標的實際情況,對績效評價實證相關指標進行模糊打分,最后計算出兩年企業績效指數和分指標績效指數,并通過對影響企業績效關鍵因素變化情況的分析,可以及時改善企業的短板項目,實現整體績效的提升和戰略目標的實現。
3.2 創新與建議
3.2.1 構建了基于戰略導向的民營企業BSC-KPI績效評價系統
根據民營企業發展主要依賴家族式管理的經營模式及企業家戰略思想,從財務、客戶管理、內部業務流程管理、創新與學習四個維度的關鍵績效因素出發,通過專家調查構建了民營企業績效考核的指標體系,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企業績效進行有效綜合評價。
3.2.2 研究成果具有理論意義,又具備有效的可操作性與實踐性
通過某一典型民營企業績效評價為例,進行實證分析,研究民營企業發展中績效因素的變化情況,探討改善方向,使研究既具有理論意義,又具備有效的可操作性與實踐性。

成果形式名稱作者論文黑龍江民營企業績效評價模式的優化王曉紅 趙菊茹梁麗華論文民營企業績效評價存在的問題研究王曉紅 高淑梅趙立新論文民營企業績效管理新思路王曉紅著作財務管理王曉紅 趙菊茹
[1]鐘浩.金融危機后中國民營企業生存環境分析[J].中國外資,2013,(1)下,總字第281期:232.
[2]盧劍峰,于濤.遼寧民營企業的政府關系治理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7):18-20.
[3]唐林霞,蘇寧.高管政治關聯對民營企業績效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5,(13):22-24.
[4]王永軍.企業績效評價與管理激勵問題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1,(10):84-85.
[5]周天瑜.企業績效評價方法論述[J].時代金融,2015(9):81.
[6]楊清萍.企業加強戰略成本管理與控制應用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19):161-162.
[7]王群峰.基于戰略的企業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分析[J].區域經濟評論,2007,(11):78-79.
[8]許明波.企業績效計量模式創新動向:綜述與展望[J].經濟管理導刊,2007,(18):23-28.
[9]楊福生.試論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經濟管理者,2011,(9):109-109.
[10]秦艷輝.“三化同步”與城鄉發展一體化內涵及關系研究[J].商,2015,(2):69-70.
[責任編輯 崔一華]
2016-12-24
科研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高職高專院??蒲许椖?11555028)
王曉紅,1971-,女,黑龍江綏化人,副教授,企業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