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2.2億,占總人口的16%左右。同時,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放開,許多家庭面臨“養老”與“育小”的雙重壓力。由此,家政服務行業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毒保姆”“縱火保姆”“虐兒保姆”等問題保姆的存在,確實說明家政服務行業需要規范、轉型和升級。
事實上,針對家政服務市場亂象,國家標準委批準出臺的《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范》和《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兩項國家標準,已于2016年2月1日起開始施行。但這兩項標準不具備法律強制性。
目前,家政服務行業存在多部門管理現象。家政服務業在我國作為服務行業,一直以來歸商務部主管,商務部也已經出臺了諸多家政服務行業的部門規章制度、行業標準和政策指導意見。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曾指定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牽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政部、財政部、商務部等8個部委共同建立發展家政服務業促進就業部際聯席會議。而家政行業的市場管理、行業管理、服務規范等方面的問題則由工商總局負責監管,比如虛假廣告、亂收費、資質證書等。
很多從業人員對此十分迷茫,有問題不知向什么部門反映。
我國亟待出臺一部家政服務業方面的法律法規,明確主管單位和監管部門,從而更好地實現產業規劃,加強行業監管,促進行業發展。
期待這部法律法規能將家政服務行業準入機制、監管部門、人身安全、社保、投訴機制等方面的問題理順理清,讓整個行業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