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珺瑋 楊克巖 王秀繁

摘要:考試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對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的一種重要手段。本文提出適合本校高職高專學生以及《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有效的考試改革方式,從而使本校《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考核結果更加科學合理。
關鍵詞:物流企業管理 考試 改革
中圖分類號:F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3-0029-02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簡稱《綱要》)向全社會頒布實施,《綱要》在第十一章“人才培養體制改革”中指出,要“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和人才評價制度,根據培養目標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學、多樣的人才評價標準”。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印發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中也針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出要“改革考試方法、注重學習過程考查和學生能力評價”。
《物流企業管理》課程是以現代經營管理思想和管理原理為主要理論框架,在基本理論、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介紹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我國物流企業管理實踐,注意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在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具體運用,強調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有機結合。《物流企業管理》課程具有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相結合的特點,是一門邊緣科學。高職高專學生在學習《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過程中,不僅應該掌握物流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而且還應該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而考試就像是指揮棒一樣影響著教學工作,如果不對考試方式進行改革,即使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但是考試環節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衡量教師的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的手段,《物流企業管理》課程卻一直都沒有對傳統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所以,對《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考核方式進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物流企業管理》課程考試現狀
目前《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考試采用的是傳統的考試方式,即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占70%。然而《物流企業管理》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現有的考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培養目標的實現。
1.重理論輕實踐
《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目前的考試成績主要由期末的閉卷考試來決定,而期末閉卷考試主要考查的是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并不能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考評,考核方式重理論輕實踐。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出現“死讀書、讀死書”的現象,很多學生為了應付考試,對知識點進行死記硬背,但是其實并沒有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深刻理解,考核結果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掌握情況。
2.平時考核比重低
《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目前的考核方式平時成績只占總成績的30%,這個比重比較低,導致學生的出勤率比較低,即使出勤了,課堂上回答問題、與教師互動等表現也不積極,影響教學效果。
3.容易出現作弊現象
《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目前的考核方式強調以機械記憶為主,這就使很多學生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70%,比重比較大,這就使有些學生為了能夠及格,或者為了拿到高分不惜鋌而走險,考試之前制作小抄,容易出現作弊現象。
二、《物流企業管理》考試改革方案設計
改革后《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考試過程貫穿在一個學期的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在平時學習的過程當中更扎實地掌握理論知識且能夠更靈活地把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當中,提高平時各種考核方式所占比重,充分發揮平時考核在學生學習本門課程中的作用,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參與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學習效果。
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考核方式。理論和實踐并抓,以百分制計。即是將學生的學業成績分為平時考核、階段測試和實訓考核相結合來綜合考評,以綜合總評成績作為判斷學生是否通過該課程的考核。其中平時考核成績占30%,階段測試占30%,實訓考核占40%,如圖1所示。
1.平時考核
平時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30%,即30分,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學生平時課堂學習情況和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其中平時課堂學習情況的評價依據為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上課紀律、出勤、平時課堂積極性、回答問題情況等,此部分占平時考核成績的三分之一,即10分。在《物流企業管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根據學習內容設計相應的作業題目,用來考核學生對所學習的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而學生上交作業的次數、作業完成的質量以及是否準時上交就構成了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這一部分的成績,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占平時考核成績的三分之二,即20分。
2.階段測試
在《物流企業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安排三次階段測試,從而分階段來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和鞏固,盡可能地避免學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現象。每次階段測試占總成績的10%,即10分,三次階段測試共占30%,即學生的階段測試成績一共是30分。其中,第一次階段測試的內容為:認知現代物流企業、認知企業管理的性質、物流企業組織結構;第二次階段測試的內容為:現代企業制度、經營決策與計劃管理、企業形象與企業文化;第三次階段測試的內容為:物流企業質量管理、物流企業的設施設備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題型涵蓋單項選擇、判斷、不定項選擇、名詞解釋、簡答、計算等。
3.實訓考核
《物流企業管理》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所以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實訓項目,從而通過實訓來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用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解決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共設計五個實訓項目,分別為:
模擬物流公司組建、頭腦風暴法、物流企業形象(CI)設計、因果圖方法在物流企業中的應用、模擬物流企業招聘。每個實訓項目占總成績的8%,即8分,實訓考核共占總成績的40%,即40分。
三、結語
通過對《物流企業管理》課程進行考試改革,能夠使學生的出勤率得到提高,還能夠增加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程度,提高學生對《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學習興趣,進而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物流企業管理》課程的考試改革思路也可以為高職高專物流管理專業其他課程的考試改革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燕.關于構建高等“教學考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討[J].高等教育研究,2013,29(3):40-44.
[2]聶建峰.“教考合一”還是“教考分離”——對兩種大學課程考試模式的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13):101-102.
[3]楊月鋒,潘靜靜,丁和水.《物流工程》課程“3+5+1”教考模式改革探索——基于臺灣大學的經驗借鑒[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8(88):82-87.
[4]翟希東.高校物流管理專業考試改革探索——以物流系統工程課程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33(210):120-123.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