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晶

90后服裝設計新秀溫金鴿,端坐在縫紉機前,任憑布料在針線中歡快地穿梭。很快,一套高貴典雅、風格獨立的時尚服裝在她白皙的巧手中完成了。這是金鴿從事服裝設計的第2個年頭,如果從年少時觀看姥姥做衣服、并嘗試著自己剪裁算起,她對服裝設計的親密接觸至少有10個年頭了。
用現在的話說,金鴿的姥姥當年是當地很有名氣的服裝設計師,但在那個樸實的時代,姥姥被街坊鄰居們稱為“裁縫”,雖然養家糊口沒有問題,卻也算不上什么高貴的職業。但這個古老的擁有幾千年歷史的職業,卻令年少的溫金鴿著謎不已。“我自小聽著姥姥的縫紉機聲長大,對于服裝裁制有一種不可訴說的親切感。特別是姥姥做服裝踩機器時噠噠噠的走線聲,是我童年里聽到的最動聽的音樂。”金鴿告訴記者,讀小學時,她就常常對姥姥說,將來自己也要做一名“裁縫”,裁制好多好多漂亮獨特的衣服,然后,自己穿。
出生于普通人家的金鴿,有著甜美的清麗外表和過人的藝術靈氣,特別是她對服裝設計藝術的理解,直接繼承了姥姥的天賦。大學畢業后,她沒有多想,很快投身到自小熱愛的服裝設計行業,開創了自己的服裝設計工作室。從選址到裝潢,她一切都親力親為,把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對服裝設計的情感,一點一滴地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室里,將工作室打造成了展示服裝藝術的圣地。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過于實現了年少的夢想。服裝設計工作室成立后,金鴿開始用汗水丈量著自己最初絢爛夢想到風華現實的距離。小小的工作室,成了她的心靈居所和服藝世界,吸引了許多時尚人士關注的目光。這里時而成為女人花的聚會所,時而成為設計師的大講堂;或干脆三五成群演繹一場別樣的青春沙龍。
金鴿的顧客大多是年齡處于30歲到55歲這一需求和審美觀具有穩定性的消費群體。她認為,作為設計師,只有對穿著者比例結構有準確全面的認識,才能更好地、立體地表達出設計之美,這種將設計目的立足于人的觀念,讓金鴿的服裝有著最獨特又自然而然使人親近的美感。在設計風格上,她創造性地將時尚和傳統有機結合在一起,將國際服裝潮流和中國元素容納在一起,從傳統的中國元素與符號中汲取養分,捕捉靈感,投入設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新中式”中國風創作理念。
不同于其他門店處于繁華之地、榮錦之處,金鴿的服裝設計工作室選址于北京商業區邊緣之地,這反倒更多添了一份神秘與浪漫,可謂別有一番風味。常言“酒香不怕巷子深”,盡管深藏“巷子”中,金鴿專業的設計理念和高品質的設計服務還是吸引了一批高品位的時尚人士。
起初,90后小女子金鴿也沒有什么鴻鵠之志,只是想服務好日常交好的幾位志趣相投的顧客,閑暇之際觀得四處景致,過著隨性自由的生活。沒想到,工作室一開張,便受到顧客好評,很快擁有了越來越多的“金粉兒”。信任之下,金鴿“裁藝”大開,憑借著自己對服裝藝術與生俱來的獨特感悟,用靈性的思維、靈巧的雙手,創意制作了一件件令人麗顏增輝的時尚服裝,被“金粉兒”們敬稱為“溫家的金剪子”。但這些高譽,并不是金鴿想要的。“姥姥常說,一個裁縫的成功,不是看她裁制了多少服裝,而是看客人試衣時的笑容有多么燦爛。”
金鴿是個率真正直的女孩,這份真性情,讓她在創業初期吃了不少苦頭。但她無怨言、無悔恨,在傷害面前一次次選擇釋懷。她就這樣柔軟地存在且相信著,在柔軟中忘卻了苦頭,并收獲著苦頭之外的甜頭。“其實,在走進服裝行業的這幾年里,我走的跌跌撞撞,沒少交學費。”金鴿笑著說,仿佛在講別人的故事。
面對媒體記者和鎂光燈鏡頭的時候,金鴿會有些許的不安和她自己都意識不到的羞澀,這份明澈的單純,令這個柔麗的女孩格外讓人心動,讓人不自覺地想把溫暖、恬靜、鄰家女孩等詞匯和她排列在一起。
如今,服裝設計從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金鴿的青春追求和人生信念,在這個過程中她體會并享受著服裝設計帶給她的甜蜜和幸福。“我希望自己設計的服裝能讓每一位渴望美的女性穿出自信、穿出美麗、穿出風采!”采訪結束時,金鴿笑著告訴記者,臉上寫滿了純真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