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霞
劉萱最近被查出糖尿病.空腹血糖達9.3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大于7.0%。有人對她說.除了要少吃糖和脂肪外.還要少吃含蛋白質多的食物,如肉、蛋、魚等。劉萱按這樣的做法做.總覺得肚子餓.有幾次午飯前還險些發生低血糖。到醫院復診時.劉萱向醫生咨詢.醫生告訴她是理解錯了。
一般認為,糖尿病人只要沒有腎功能障礙,就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以每日0.8~1.0克/公斤體重為宜。以優質蛋白為主,例如瘦豬肉、雞肉、魚、雞蛋、牛奶、大豆等。
研究表明,糖尿病人攝入充足蛋白質有利于增強機體免疫防御能力,提高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有利于對糖尿病的控制。當然,糖尿病人攝入蛋白質也不能多多益善,這是因為攝入過多蛋白質可造成消化吸收功能減退,胃腸道負擔加重,特別是對合并糖尿病胃輕癱的患者來說,過多攝入蛋白質可使胃排空障礙加重,引起腹痛、腹脹、惡心、Ⅱ區吐等臨床表現。過多攝入蛋白質還可妨礙機體對鈣的吸收,造成鈣流失,增加糖尿病骨質疏松的風險。此外,蛋白質攝入過多還會使得腎臟負擔加重,因此,凡是合并糖尿病腎病的患者,必須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
專家指出,糖尿病人對蛋白質的需求,原則是不可或缺,也不可多多益善。一般建議每日早餐可吃1個雞蛋,喝250~500毫升鮮牛奶:午飯和晚飯分別有40~50克豆制品,或是50~75毫克瘦豬肉、雞肉或牛羊肉,如果是魚肉,可稍微多一些,達75~1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