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晴
摘要:自二胎政策開放以來,育齡女教師中生二胎人數迅速增加,女教師“產假式”缺員狀況呈現遞增式發展,導致“一個蘿卜一個坑”式的教師配置受到沖擊。如何解決“全面二孩”政策進程中女教師短缺的問題,對避免教師資源短缺,保證學校正常運行尤為重要。
關鍵詞:全面二孩 師資短缺 師資配置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3-0132-01
二胎政策是為我國解決人口問題而出臺的一項國策,而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開放,女教師“產假式”缺員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個新的難題。在我國目前的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女性教師比例明顯高于男性教師,全面放開二胎之后,女教師會因為生孩子而集中請產假,“二胎集中潮”的出現,造成學校暫時性的師資力量短缺,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學質量以及引起學生和家長的不滿。同時,“全面二孩”政策下,在不久的將來,學生生源會有所增加,教師的需求量也會擴大。本文通過探討我國目前的師資現狀以及二胎時代背景下,如何解決中小學師資力量短缺的策略,旨在拋磚引玉,從而促進女教師“產假式”缺員問題的解決,從而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一、“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國中小學女性教師的現狀
(一)女教師懷孕請假,影響工作,學校壓力較大
女教師在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后期,會因為身體的不適或到醫院進行產檢而經常性地向學校請假,容易擾亂正常的課程設置,給學校的課程分配造成了影響。而且,教師職業不同于其他職業的特殊性就在于其課程安排具有連續性,在學校里,學生的上課時間和上課次數是固定的,教師請假之后,學校就要調整課程,調課或找代課老師,甚至在師資短缺的時候,學生們不得不上自習,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也給學校的正常工作帶來了壓力。
(二)部分女教師“一胎”晚育,生育“二胎”年齡較大
部分教師在工作之初就結婚,本想趁著年輕抓緊時間生育,但出于對學生適應能力的考慮,學校也難以找到合適的代課老師,而且工作之初就請產假也會影響自己的發展,所以,部分女教師就擱置了生育計劃。因為工作的原因而晚育的女教師并不在少數,很多年輕女教師都很“自覺”地將懷孕計劃讓步給了教學,過了三十歲才考慮要孩子;還有的年輕女教師,將自己的生產計劃定在了暑假;也有的女教師自行進行了“生育排序”,甚至有的學校,明確要求女教師生育排隊。這部分女教師“一胎”較晚,生育“二胎”時就已經多為高齡產婦。
(三)教師再懷孕,家長意見大
表面上看,教師懷孕與學生家長的關系不大,但是再深入思考,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關聯。家長擔心,頻繁地更換重要課程的任課教師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如果這些課程的教師再懷孕導致頻繁更換教師,易引起學生家長和學校以及老師之間的矛盾。
二、緩解由二胎政策導致中小學教師短缺問題的建議
(一)建立報備制度,高效安排頂崗師資
建立報備制度,即有生“二胎”意愿的女教師提前申請,報備給學校部門,以便學校提前預備,安排相應的頂崗師資,并通過媒體和網絡發送頂崗師資調配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障師資信息的暢通,增強師資配備的透明度。通過數字媒體的形式達到信息暢通、資源共享,更有利于建立全面的信息人才溝通渠道。
(二)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統籌,活用流動式教學
有生“二胎”意愿的女教師提前申請報備之后,在保證時間充足的條件下,每個市、縣、鄉(鎮)建立“師資共享”模式,即在一所學校教師嚴重缺編的情況下,從該校附近的其他學校及時補充師資。當地的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適當鼓勵教師的合理流動。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緩解女教師“產假式”缺編所引發的問題,而且對各個學校自身的發展也起到了推動的作用,教師合理的流動也能夠促進學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對于學校文化和學風建設起到借鑒作用。
(三)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建立“臨聘教師人才儲備庫”
為保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政府有關部門有必要組織建立臨聘教師資源體系。東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校長于偉,在吉林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提出建議,建議建立“臨聘教師人才儲備庫”。要把握儲備庫的“度”,確保其規范性、制度性和可持續性,從而保障一線教育教學工作的穩定與發展。
三、結語
二孩政策是我國為應對人口危機而出臺的一項國策,其未嘗不是對學校和女教師的雙重考驗。解決中小學師資緊缺問題刻不容緩,我國政府必須堅持多措并舉,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多種方式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此外,政府應從多方面建立健全的政策保障措施,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持,保證我國一線教育的穩步推進。
參考文獻:
[1]劉國權.高校擴招后師資短缺問題對策探討[J].現代大學教育,2002(1).
[2]王小野.建議建立“臨聘教師人才儲備庫”[J].吉林人大,2017(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