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敏
(西北師范大學 經濟學院)
【摘要】發展休閑農業成為當前甘肅省農業發展戰略規劃中的重要環節,在這一戰略的實施過程中,甘肅省農牧廳組織開展了第二批省級休閑農業示范縣和休閑農業示范點的創建活動。本文通過了解甘肅省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總結當前休閑農業發展所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展開系統性的探究,借鑒臺灣省休閑農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對促進甘肅省休閑農業更好更快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字】休閑農業 甘肅省 臺灣地區 啟示
一、研究背景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十分重要。休閑農業是一種新型農業類型,它起源于農業,在農村建設發展,連接城市和鄉村,給農民帶來很多實惠,并且以農業為基礎,貫穿了農村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結合生活、生產和生態功能,是密切聯系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的新式產業形態和新式消費業態,同時也是運用鄉村地理環境、村莊景觀、農業生產、 農耕文化、農業設施、農家生活等資源,讓城鎮和鄉村居民體驗、參觀、休閑、娛樂、度假的農業經營活動,能夠很好地提升農民的生活水準。
近年來,政府十分關注休閑農業的發展,休閑農業成為了提升農民收入、增加農村就業崗位的新渠道和發揚農村文化、統籌城市和鄉村發展以及改善農村人民居住環境的新產業。甘肅休閑農業發展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甘肅有關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因此甘肅省農牧廳組織開展了第二批省級休閑農業示范縣和休閑農業示范點創建活動。加快甘肅休閑農業的發展,就需要農民及相關人員從了解甘肅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出發,借鑒臺灣省休閑農業的良好發展經驗,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發展休閑農業,促進甘肅農業和社會經濟的平穩發展。
二、甘肅休閑農業發展已有成果及政策指導
(一)甘肅休閑農業發展已有成果。在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大力促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決策部署的基礎上,甘肅省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從2010年天水市麥積區、2011年敦煌區、2012年酒泉市金塔縣、2013年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2014年隴南市兩當縣、2015年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到2016年平涼市莊浪縣和隴南市康縣,在培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品牌,發揮典型示范帶動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斷滿足城鄉居民消費升級需求,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新業態、新動能。
(二)甘肅休閑農業發展的政策指導。根據《甘肅省休閑農業示范縣和休閑農業示范點創建辦法》,2016年省農牧廳組織開展了第二批全省休閑農業示范縣和休閑農業示范點創建工作。經過創建單位自愿申報、市州主管部門審核推薦、評審小組專家評審和網上公示等程序,認定酒泉市肅州區、永昌縣、平涼市崆峒區、莊浪縣、天水市麥積區和康縣6個縣(區)為“甘肅省休閑農業示范縣”。同時認定嘉峪關城市香巴拉文化旅游服務有限公司等60個休閑農業經營主體為“甘肅省休閑農業示范點”。結合地區特色和經濟發展情況,覆蓋面積廣大,各縣市均有涉及,形成以點帶面的發展。
開展此類活動,是徹底落實甘肅省農業部和甘肅省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休閑農業發展決策部署、創建休閑農業示范品牌、引導全省休閑農業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措施,對全省推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促進農民就業、收入增加、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增長的休閑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示范縣、示范點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拓展農業功能,挖掘農耕文化,開發特色產品,提升服務水平,切實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省休閑農業產業持續規范發展。
三、 甘肅省休閑農業發展現狀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1971年美國哈佛商學院K.R.安德魯第一次提出的,現已廣泛實踐于區域各項發展、科技、能源和國際政治戰略等領域的研究分析。這里運用SWOT分析法,對甘肅省休閑農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行全面分析后,認為甘肅省休閑農業的發展的優勢與劣勢共存、機會與威脅并在,要利用自身優勢,抓住機遇,促進甘肅省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時抓住機遇,
(一)、優勢(strengths)
1、自然資源優越。甘肅省屬于內陸河上游地區,水源涵養充足,同時光照良好。甘肅省農業發展基礎良好,周邊輻射區域較廣,其在全國作為農業大省的有利條件為其提供了更為堅實的休閑農業發展基礎。
2、特色農業發展。甘肅農業發展在展現本省的農業特色的條件下層序分明的開展著,尤其是各個市,各個縣的農業特色種植,充分展現出了當地政府“因地制宜”的發展理念。
3、休閑農業資源豐富。甘肅省地形、地貌復雜,氣候變化較大,農副產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古老的農耕文化,繁多的少數民族,因此休閑農業資源種類多、面積廣、特色鮮明。
(二)、劣勢(weakness)
1、休閑農業發展缺乏正確引導和支持。目前,農民對發展休閑農業有著很高的積極性,但如何正確加以引導,是擺在甘肅省政府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2、旅游市場季節波動性明顯。由于甘肅省現有旅游資源具有明顯的季節波動性, 在淡、旺季差別明顯。旺季時,游客人數爆滿帶來一系列設施容納量、環境包容量上的壓力;淡季時,游客人數少又造成大量人力和設施的空閑、浪費,導致經濟效益大幅度下降。
(三)、機會(opportunity)
1、 國家政策支持。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會議上指出,黨的工作重中之重是處理好“三農”問題。發展休閑農業不但能夠很好的呵護農村生態環境,而且可以改變鄉村的現在的經濟條件。
2、假期的助推力。自從我國進行一系列的假日調動后,我國的旅游模式有了一些變化。調整了五一和十一假,五一改為 3d 短假,同時增添了元旦、 端午等 3d 假日,這些都使得短途短期旅游形式出現成為必然。
(四)、威脅(threats)
1、基礎設施差。由于農村存在著交通、飲水、公共廁所、垃圾處理、通訊設施、居住環境和飲食衛生這些問題,制約著休閑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2、管理人才匱乏。發展休閑農業無法脫離人員管理,但目前的大部分經營管理人員,原來基本都從事與農業生產等相關工作的農民,他們對于休閑農業管理缺乏經驗,人員群體素質普遍較低,不便于管理。
四、臺灣地區休閑農業成功經驗
臺灣的休閑農業發展經驗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第一,臺灣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是政策的支持。完善的政策避免了休閑農業項目開發的盲目和秩序的混亂,享受政府政策優惠和鼓勵,增加消費者對于休閑農業項目的認可度和信任度。通過建立法律法規來保障休閑農業的發展有序進行。
第二,休閑農業吸收力量的渠道是農會和農民組織的幫助。系統化和整體化的發展可以保障這一項目的整體優勢發揮,同時相互之間的經驗交流也是重要優勢,可以實現休閑農業的精細化、產業化發展。
第三,通過合理科學的規劃和布局來實現對資源的整合,通過項目當地的資源利用還可以拓展到各類新型服務項目的產業化發展,結合生態旅游、森林探險、民宿等,共同推動休閑農業產業轉型發展。
五、臺灣休閑農業對甘肅發展的啟示
根據對甘肅省休閑農業發展現狀SWOT分析的結果,結合臺灣地區休閑農業發展中所得到的各項經驗,可以得出甘肅省休閑農業發展的對策如下:
一是規范化,科學制定休閑農業發展規劃。休閑農業的發展必須依靠當地特色是毋庸置疑的,甘肅省休閑農業發展要結合已經發展良好的農村沼氣、鄉村道路和鄉村清潔工程等支農項目,將 “休閑度假農莊”建設提到休閑農業建設統一規劃,協調發展的進程上來。
二是體驗化,休閑農業的賣點之一就是體驗性。將休閑農業發展與民俗、民情相結合,各縣市充分結合當文化民俗特色,發揮甘肅省作為一個少數民族大省的優勢,更好地吸引顧客。圍繞文化農業和觀光農業兩條主線,挖掘民俗文化、土特產資源,為休閑農業注入新內容。
三是生態化,可以說休閑農業如果沒有了自然生態作為依靠,就相當于一個人沒有了靈魂,因此要著力關注休閑農業的發展,重視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的關系,不能以犧牲自然為代價發展經濟。
四是健康化,健康的“休閑農業”無疑是一個大的亮點。舒適的環境能夠讓人減輕壓力,減少煩惱。所以,休閑農業經營者應致力于維護環境,提供有機蔬菜、無毒蔬果和養生餐飲及健身運動場所,構建一種和諧、充滿人情味的社會氛圍,讓游客身心獲得滿足。
五是融合化,休閑農業在滿足城市游客放松、肆意享樂的基本需求上,引導或選擇接待能夠接受農村及認可農業發展的游客,連接城市與鄉村,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參考文獻:
[1]李俊紅.白銀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07):4-5
[2]李麗莉,肖洪浪,鄒松兵,任娟,張濤.甘肅建設生態省的SWOT分析[J].冰川凍土,2015,(01):258-265.
[3]魯青.荊州市休閑農業現狀的SWOT分析及發展建議——以荊州市桃花村農莊和衢州柑橘農場對比為例[J].農業與技術,2015,(13):149-151.
[4]邱涌忠.休閑農業經營學.(第三版)[M].臺北:茂昌圖書有限公司,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