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權
摘 要:隨著城市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市政道路的建設要求越來越嚴格。盡管市政道路施工相比于其他工程項目較為簡單,但施工過程中仍會出現各種問題。尤其是施工安全問題,不僅對施工項目造成不利影響,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也造成了嚴重威脅,是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在施工過程中未采取相關保護措施,導致安全事故問題處處可見。為了排除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本文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
關鍵詞:市政道路 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
前言
市政道路施工包括對道路地基進行挖掘,并根據市政道路的使用功能對其進行功能劃分。為了保證市政道路的功能地完整性,在其建設中需要配備有相關的排水管路及照明線路。對于一些復雜施工環境而言,市政道路還需要配備有一定的交通指揮及檢測系統??梢哉f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項以道路建設為主體,各種配套設施為輔助的綜合性系統,具有施工分散,連續性強的特點,在其施工過程中往往伴隨著道路的部分封閉,這決定了市政道路施工具有較長的工作線及較窄的工作面。在施工中常會使用重型機械,并且大部分的市政道路施工都處于露天的情況下,一旦設備使用不當或施工人員疏于防范,便會出現安全施工事故。因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需要謹慎對待各個施工環節,避免各種人為因素及非人為因素造成的安全管理問題。
1、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1.1施工秩序紊亂
目前大部分的市政道路施工都存在施工秩序紊亂的現象,主要由施工管理不當導致。一些市政道路施工現場,秩序均較為紊亂。具體表現在施工場地未嚴格劃分、施工工序顛倒、施工現場混亂等方面。國內曾經出現因施工場地未嚴格劃分而導致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施工人員觸電或跌落的現象。由于未進行詳細的施工工序安排,部分施工人員將本體現采用的施工工序放置在施工后期,如在對路面進行鋪設的過程中地基材料要嚴格按照分層鋪設,施工人員將地基材料鋪設秩序顛倒,導致路面的地基不穩,當一些重載車輛從上行駛時,出現地面下陷的現象。此外,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的施工現場較為混亂,既沒有對施工現場進行及提前清理,也沒有在施工過程中采取相應措施,導致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被一些施工廢料絆倒或由于步行環境較差而滑到的現象。
1.2施工材料及設備使用不當
施工材料及施工設備的使用是施工過程中的必要環節,也是最容易產生事故安全的環節之一。為了獲取更高的利益,施工方會最大程度減少施工材料的資金花費,于是便會產生“偷工減料”的現象,并且施工方也未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審查,導致劣質材料被引入市政道路的施工中,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產生。如在一些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采用劣質的施工材料如采用劣質鋼材搭建施工支護框架,當施工負荷較大時,便會出現支護框架傾倒或斷裂的現象,對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機械事故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也占有很大比例,據調查,每一百起市政道路施工事故中,因機械故障造成的人員傷害有三十起之多。其中大部分的機械事故是因為對機械運用不夠熟練或未對機械設備進行及時維護導致的。由于施工人員主要負責對市政道路施工方面的操作,對機械設備的維護較為陌生,使得機械設備發生損壞前施工人員未能及時察覺,從而釀成慘劇。
1.3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足
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是主要施工操作的實施者,施工安全問題也主要發生在施工人員及施工管理人員上。一些市政道路施工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較低,沒有經過專業培訓,不具有上崗資格,使得市政道路施工達不到國家相關規定的安全標準和要求。施工人員安全意識薄弱是造成安全問題發生的關鍵因素。一般情況下工程項目的施工有一系列工序和操作要求,由于施工管理人員的監督力度不夠,施工人員往往按照自己主觀意識進行施工操作,如在進行高危項目的施工時未穿戴自我保護裝備,導致操作時發生事故。另外,一些施工人員在工程項目中實踐時間較長,雖然具有較多的實際經驗,但對市政道路施工中新技術的引入較為輕視,導致施工過程中安全問題不斷發生。
2、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2.1加強施工秩序管理
考慮到市政道路施工分散性較強,在施工前應對施工區域進行嚴格劃分。劃分區域可分為一般性操作區域及高危操作區域。高危操作區域必須配備有警示標志,并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監督看管。為了避免施工人員將施工工序顛倒的情況,施工方在施工竣工后應對路段進行抽樣檢查,對不同路面按照一定的施工距離進行打孔取樣。將路面的分層與標準進行對比,如發現地基材料厚度及層次分布出現問題時,應及時周圍路面進行封停,并通過翻修的方式進行重新鋪設。在市政道路施工時應及時對施工環境進行及時清理,對于含有淤泥、污水的地面進行鋪墊,保證施工車輛及施工人員能夠順利通過。同時,施工時所產生的廢料及即將使用的施工材料要按照使用范圍進行合理堆放和排放,保證在其不會對施工人員注意力產生干擾。
2.2嚴格監督材料及設備使用流程
為了避免采用劣質材料,所有需要使用的材料必須經過檢驗才能夠運送至施工現場。對于一些容易發生銹蝕及變質的材料,應建有臨時的材料堆放倉庫,保證材料在存儲過程中不會發生變質。并且,對于一些防護性材料,在使用前應進行必要的測試,如鋼筋在使用前要對其進行應力檢測,觀察其抗壓、抗拉能力是否達標。對于不達標的材料,應及時剔除。招標方也應組織一定的監督人員對施工材料運輸、儲存及使用進行監督,一旦發現施工方有偷工減料的行為,應及時檢舉,并責令其更改。在設備使用過程中施工方應組建一條專業的設備養護隊伍,在每次施工后對施工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更換磨損及含有裂紋的機械零件。對于一些較為新型的機械設備應聘請專業的設備操作人員,保證設備的使用過程中不會因為誤操作造成對施工人員的傷害。
2.3提升施工人員安全意識
提升人員的安全意識主要針對施工人員和安全管理層人員,對于需要特別作業的人員必須要持有上崗證,具有相關的事故處理能力。市政道路施工方可通過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的專業素養,保證施工人員在進行高危操作時必須穿戴防護裝備。除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案例學習工作開展外,市政道路施工方還應對安全管理人員進行業績考核,選拔有突出事故控制能力的人擔任高危項目的施工管理職位。市政道路施工方在引進新進人員時應提升考核標準,并通過提升人員待遇吸引專業素養過硬的人才。從而減小由施工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素質較低引發的安全事故風險。
結語
隨著市政道路施工量的不斷增加,其事故發生率也將增加。為了減少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事故,必須堅定采用科學的施工管理手段,保證施工效率的同時維護施工秩序。同時,對施工材料及施工設備進行及時的監督檢測,減小因“偷工減料”及誤操作而引起的安全風險。施工人員及安全管理人員作為施工的主要實施者,應樹立安全施工觀念,為項目工程負責,同時也為自身安全負責。
參考文獻
[1]梁國明.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6,(08):41.
[2]王永麗.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01):26.
[3]李靖.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相關措施的幾點分析[J].四川水泥,2015,(01):24.
[4]李重甫.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3,(19):84.
[5]楊慶.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價值工程,2012,(3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