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平

(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地質公園是一種特殊的旅游景區,科學性是其主要價值,地質公園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地質公園的解說系統更需要扶持其承擔公益承諾,地質公園的解說系統不僅僅是移動版“導游”,更是科普的傳導者。地質公園的解說系統主要立足于社會效益的視角,本文簡單分析地質公園解說系統的社會效益的表現、及其影響因素;為后期地質公園的解說系統建設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地質公園 解說系統 社會效益
“地質公園”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一項旨在促進地質遺產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計劃。其主體為帶有觀賞價值、稀有性以及特殊學意義的地質遺跡,并和人文、自然景觀共同構成的特殊地區,是出于保護遺跡、普及知識、開展科學旅游以及帶動地方可持續發展等目的,由此建立的自然公園。到2016年年初,國內已有三十三家世界地質公園、189家國家地質公園。
2007年十月,地質公園云臺國際論壇成功于河南焦作修武縣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召開。本論壇也是中國第一個關于解說的會議,目的是促進地質公園的解說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研究。國內錢小梅、趙媛、王艷等從系統學角度提出由解說反饋、解說對象、解說受眾、解說內容、解說組織、解說媒介等六大要素組成的地質公園旅游解說系統FORCOM框架。就國內而言,地質公園解說系統的構建依然存在一定的約束,發展方面也和地質公園的科普需求無法適應。
地質公園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地質公園的解說系統更需要扶持其承擔公益承諾,而目前基于社會效益視角的解說系統研究還很欠缺。
一、地質公園的社會效益分析
在建設精神以及社會物質文明方面,旅游景區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即為社會效益。地質公園的社會效益又是什么呢?
就地質公園的社會效益而言,具體如下:
1、促進游客產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環境保護是當今世界的第一話題,地質公園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地質遺跡資源,地質遺跡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資源,通過地質公園讓游客認識到地球是脆弱的,資源是稀缺的,讓游客認識到環境需要從日常生活開始保護,樹立正確的環境意識。地質公園由于特殊的地質遺跡,更好地讓游客認識地球、了解地球的變化,從而產生環境保護的意識。
2、科普及教育功能
地質遺跡的存在,是對地球如何發展進行探究的一個關鍵依據,因此就全社會而言,地質公園的存在是開展科學探究、推動專家成長的關鍵;也是普通人獲得更多地質知識的課堂;其以對地質遺跡的保護作為關鍵,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地質公園的重要功能是科普教育,通過參觀地質公園,對地球科學知識加以普及、擴寬視野,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3、提升了旅游的科學品味
我國的旅游景區尤其是自然風景區,大多依賴于傳說故事和神話故事,讓美麗的景區在游客眼里只能作為拍照背景,無法獲得寓教于樂的機會;而很多奇特的景觀都有其獨特的構成和成因,這些獨特才是吸引游客的地方。建立地質公園有利于讓景區變得更科學,通過地質公園解說系統讓游客明白景區的奇特是什么,同時也能揭示成因,真正實現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游客也不再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等行為,真正能夠享受旅游,同時提高旅游的科學品位。
4、實現資源的循環使用
建立地質公園有利于地質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就二十世紀而言,金屬、能源礦產、地下水氣一直是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對象。地質遺跡的價值包括如下,如休閑、觀賞等,同時也不需要對位置加以移動,不需要對其性質、面貌加以改變,是一種能夠實現可持續利用的重要資源。地質公園能夠讓寶貴的資源不需要對原本的性質以及面貌加以改變,即可實現可持續以及循環利用目標,是深層次的環境保護。
5、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
地質公園就分布地點而言,大多以經濟相對落后的偏遠地區為主。通過地質公園的構建,能夠讓傳統的資源利用、生活方式得以改變,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全新機遇。旅游業屬于勞動密集型服務業,根據國際經驗,旅游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人員,相關行業將增加5個就業人員。地質公園刺激地方企業的興起,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旅游產業得以發展、居民就業得以提升、最終可實現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是社會效益的重要體現。
6、有利于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基于目前我國旅游景區偏向于神話故事、被神化等諸多現狀,構建地質公園,可以達到反對封建迷信、傳播知識以及崇尚科學新風氣的樹立。通過旅游寓教于樂,通過科學的普及提高社會精神文明程度。
二、解說系統的社會效益分析
旅游解說系統的目的是實現服務、教育、啟迪、塑造形象與管理的功能。解說是旅游企業與游客之間的溝通橋梁,也是旅游企業向游客展示的一種渠道。解說系統的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1、服務
旅游景區的解說系統首要任務就是服務游客,為游客提供向導服務、講解服務及其它生活服務。一個完整的解說系統可以實時地告訴游客可以玩什么、怎么玩、不能干什么等等游覽事宜,從而引導游客進行觀景賞美,同時也娓娓道來地講述景點的經典、原因、特色,讓旅游不再是只懂得拍照、睡覺的一種行為。旅游景區的解說系統讓游客對景區不再陌生,真正讓游客有了賓至如歸的感覺。一個完整的解說系統能夠給旅游安排一個好的參考,讓游客合理的選擇線路和參與的項目,安排合理的游覽時間,讓旅游變得更從容;同時能夠讓游客明白在景區里哪些是不能干的事情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降低旅游的風險,確保旅游的安全與樂趣并存,才能真正地享受旅游的過程。
2、教育
通過解說系統向游客展示景點的特色、成因等,能夠讓自己在此過程中有所收獲,不僅可以讓游人獲得快樂的體驗,此外也是教育活動的開展,在旅游中傳播文化、寓教于樂。通過地學、生物、文化等知識的滲透,讓走馬觀花式的旅游形式被改變,使得人們產生探究奧秘的好奇心,普及相應的科學知識。
3、塑造形象
一個完整的解說系統,游客可以迅速對旅游區形成良好的印象,認為旅游區是規范有序的,旅游區更容易獲得游客的認可。通過游覽圖讓游客更合理地安排行程,通過指示牌讓游客游覽更流暢,通過提示牌讓游客游覽更安全,通過解說讓游客游覽更有內涵、真正做到旅游是一種愉快的體驗……解說系統是旅游更簡單、更快樂,旅游景區的良好形象自然也就形成了。
對于游客而言,他們對景區并不熟悉,在同一檔次的旅游資源基礎之上,越舒心越便利的旅游活動,游客就對此存在極高的評價。解說系統的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旅游景區的形象,尤其是在游客心里的形象。游客的認可,是旅游景區形象塑造最大的成功,也是形象傳播最有利的一個渠道。
4、管理
旅游景區與游客之間的互動是很難的,有效互動更難,原因是游客的流動性大、散漫。旅游景區又必須要對游客進行必要的管理,那么如何完成這個管理過程呢?旅游發展的初期,景區對游客的管理只停留在檢票和書面告知兩方面。導致景區的管理制度游客知曉度低,帶來了很多管理盲區和安全隱患。
隨著大眾旅游的興起,景區的管理迫切需要游客的知曉并遵守。解說系統很好地擔起了這個重任,通過解說系統讓游客了解景區的游覽規則,了解景區游覽的注意事項,了解景區的管理制度,從而實現景區對游客的有效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解說系統通過其不同的解說媒介,將景區的管理制度尤其是與游客相關的管理分解后傳遞給游客,實現了景區與游客的有效互動。
三、基于社會效益的地質公園解說系統的評價因素
通過對社會效益、地質公園解說系統的相關內容梳理,為本文基于社會效益的地質公園解說系統的評價因素提供依據。Oggenbuck表示,要以信息的長度、解說員的技巧、游客的反應等作為評價的關鍵。羅鵬宇則認為,游客知識、態度以及行為受到解說系統的影響,才是評價的標準所在。Nichol認為解說牌示的字體、和游客的距離如何,都會對使用率產生影響。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莊曉琪則表示,可結合解說人員、游客中心等作為評價解說媒體的標準。
本人是基于社會效益的地質公園解說系統的評價因素分析,所以對社會責任這一因素更為關注。結合其具備的科普性特性,有必要對相關人員掌握地質學知識的程度、技能以及博物館的展示內容、方式等進行重點考慮。
借鑒周善怡的論文《地質公園解說系統評價研究》中的“地質公園解說系統評價指標”,通過對全國部分高級導游的問卷調查,結合上文分析對湖北、河南、省五個地質公園進行的實地調查,整理出基于社會效益的地質公園解說系統評價因素(如表3.1)。
基于社會效益的地質公園解說系統的關鍵性因素是:是否方便游客游覽、是否起到教育的作用、科普的有效性。
地質公園是科普旅游的重要載體,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解說系統可以很好的將科普知識傳播給大眾旅游者,實現地質公園的科普及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覃建雄、劉開榜.地質公園旅游開發與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年1月.
[2]周善怡.地質公園解說系統評價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3]世界地質公園網http://cn.globalgeopark.org
[4]胡傳東.基于元分析的國內旅游解說研究特征分析[J].重慶: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
[5]陳安澤.國家地質公園概論[C].飛天山丹霞地貌與生態旅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
[6]羅偉,劉保麗,鄢志武.地質公園建設對我國旅游景區可持續發展的啟示[J].河北: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3(13)
[7]羅宇鵬.地質公園解說系統的有效性研究:以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例[D].廣州: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10。
[8]梅耀元.地質公園博物館導游講解初探地質公園解說標識牌設計方法研究[J].北京:中國礦業,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