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立明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摘要】哈爾濱民間美術館數量多,發展規模不大但具有時代需要的新的建館理念和運營管理機制。硬件環境設施的走訪和調研發現出民間美術館與公立美術館間存在的差異,這將為廣大藝術愛好者和參與者探尋到解決哈爾濱藝術文化市場的長久發展機制提供必要的基礎資料。
【關鍵字】建館理念 硬件環境現狀 運營機制
一、界定民間美術館及其現代化功能
民間藝術家或民營企業以及具有藝術影響力的個人捐資建立的美術館,稱為民間美術館。它與政府美術館的建立和運營形式不同,出資形式的區別也決定了機構性質的不同,一般政府美術館由國家出資建立并具有非營利性質,而民間美術館更具有商業和營利的屬性。
民間美術館的功能更加多元化,這種多元化的產生原因與民間組織的運營模式相結合的經營理念西息息相關。民間美術館多依托于文化協會或藝術協會等文化交流研究組織。這類文化組織的倡導者往往視野開闊,能夠實時審視國際前沿的藝術交流形式,并更容易接受前衛的藝術傳播理念。因此民間美術館除具有基本的藝術作品展示和交流功能,還可以拓展為收藏指導、沙龍交流、作品發布、學術研討、傳播推介美術作品等多種形式的藝術活動,以滿足廣大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的精神需求。
二、美術館硬件環境設施的調研方法
哈爾濱作為國家二線城市,地域面積廣闊,民族文化的內涵豐富,對于分布于城市各處的民間美術館建筑的調查研究也應以多種層面進行比對和分析。首先以民間美術館的規模總結出哈爾濱民間美術活動的發展趨勢,再次以立足東北文化藝術的視角,從冰雪文化,北大荒題材,民族題材等風格形式的民間美術館來比對各類民間美術館的發展趨勢。最后以歷史時間綜合比對時代久遠的和新時期的美術館所具有的硬件設施規模發展趨勢。
三、哈爾濱民間美術館的現狀
目前經過走訪,調查到哈爾濱市民間美術館現有十所。規模較大的有中國木雕藝術館暨于志學美術館,哈爾濱禹舜美術館。中國木雕藝術館暨于志學美術館位于群力新區景江西路與群力第五大道交口處,展館面積18000平米,外形采用了木雕形態與冰雪質感相結合的形態,該館分兩個部分,進入大廳一層左面為木雕藝術館,介紹木雕藝術的傳承發展史,現場展示木雕工藝的制作流程,國內頂級的木雕藝術精品展示在這里。大廳一層的右側和整個二層為于志學美術館,主要展現了冰雪畫的創始人于志學先生的創作手稿,珍藏品,冰雪派生藝術品。2003年建成的這座美術館,順應時代要求,建筑硬件的造型采用現代化的裝飾材料和設計理念。內部功能的完整性體現在家具和設施的選購及裝飾思維之中,無論是燈光設備還是安全系統都以目前比較流行的大眾化設計風格作為選擇。其硬件環境設施的現狀處于嶄新階段,維護和運營成本雖高,但與強大的商業運營模式相匹配的廣大的市場需求相比,收入的可觀決定了硬件環節設施的處理具有健康發展的有效機制。
哈爾濱禹舜美術館位于哈爾濱松北區的美術家大街1號,一座三層的展館,大氣而不張揚的外觀設計卻以豐富的內藏而極具個性和魅力。一二層展廳聚集了國內外的藝術精品,收藏有國畫,油畫,版畫,雕塑,不同門類的作品幾千件,其中不乏明代清代的作品.大部分為近代和當代藝術作品.如當代名家陳子莊 (石壺),路儼少,劉大為,馮遠,何家英,陳平,田黎明,楊曉陽 ,龍瑞,于志學,唐勇力等眾多名家作品。三樓展廳分期展示著盧禹舜先生不同時期的優秀作品,包括域外寫生系列,唐人詩意系列,八荒通神系列,及書法,手繪瓷器,紫砂壺等。哈爾濱市鳳躍俄羅斯油畫美術館,位于哈爾濱國際油畫交流中心林興路27號收藏中俄藝術作品3500多幅,被文化部授予誠信畫廊稱號.此次參與調查研究的還有2014年建成的紅場美術館和黑龍江日報美術館。
黑龍江省美術館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地段街97號,是共和國成立后較早成立的省級美術館.東北人立足本土文化,喜愛藝術創作,每一個藝術創作者都將能夠在黑龍江省美術館展出作品,作為藝術道路的無限向往.這是一棟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一類保護建筑,其平面結構呈長方形,正立面的六根古希臘的愛奧尼式巨柱,對稱式分布于入口兩側,加上多級臺階和細密紋飾,構成了雄偉壯麗的建筑環境,100年前這里曾經是日本橫濱正金銀行.隨著中日戰爭的結束銀行關閉后,哈爾濱電影制片廠,美術家協會,黑龍江美術展覽館的人員曾同時在這里辦公。電影制片廠搬走后,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通過省委宣傳部要下了這棟建筑,1962年黑龍江省美術展覽館正式成立,1965年在黑龍江省美術展覽館的基礎上成立了黑龍江省美術館。作為永久性的國家美術事業機構, 黑龍江省美術館多次主辦全國性藝術交流活動,繁榮了以北大荒版畫為代表的龍江美術形式,具有民族和地方藝術風貌。館體建筑前幾年曾租給光大銀行,僅保留了二層作為美術展覽使用,曾顯得比較落魄,后經“退商還文”又恢復了美術館昔日的莊重,但古舊的基礎設施仍然制約了美術館滿足現代藝術活動的發展。然而黑龍江省美術館仍然代表著一個高度和品味的象征,能夠在這里展出作品或參加交流,是藝術創作者和受眾值得驕傲的象征。場館位于圣索非亞教堂附近,周邊人流密集,并且免費對公眾開放,使得建筑的使用率極其高。
因此,從美術館在哈爾濱的發展現狀來看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民間美術館規模小于公立美術館,硬件設施健全功能性強。而公立美術館資金投入大但缺乏市場為導向的運營思路,進而影響了硬件環境設施的更好服務大眾的根本目標。
四、哈爾濱民間美術館發展的趨勢
哈爾濱市民間美術館建筑設施整體水平接近時代需求,但仍缺少國際化的資金投入和規模影響力。新興的民間美術館雖位于商圈核心區域,新的建館理念和經營模式追求更為時尚前沿的藝術品鑒環境。但民間美術館設施的硬件環境水平仍然有待于提供,只有不斷的開拓創新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這一市場要求。哈爾濱民間美術館數量較多,缺少的是像公立美術館一樣的規模或缺少一種能夠與公立美術館相輔相成的互相借鑒的運營管理機制。
如今哈爾濱林林總總的美術館興盛而起,各類民間美術館,私人美術館,企業美術館,藝術沙龍,美術沙龍等拔地而起,形成了順應時代潮流的新時代的人民精神追求的殿堂。愿此次的調查研究能夠讓讀者對哈爾濱的藝術文化環境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如果能夠通過以上描述使得廣大藝術愛好者和參與者探尋到解決哈爾濱藝術文化市場的長久發展機制,那么筆者將繼續為哈爾濱的藝術發展事業做出最基礎和更詳實的資料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