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下午,2016海峽兩岸經貿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吳偉平宣布“海峽兩岸創業大賽”啟動。本屆論壇主題以“新動力:兩岸創新創業合作”,契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聚焦海峽兩岸青年創業交流與合作。
臺灣地區工商建研會理事長廖萬隆、臺灣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弘信創業工場董事長李強,以及創業邦CEO兼出版人、創業邦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南立新作為對話嘉賓,分享了創新創業的寶貴經驗,并對年輕人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
兩
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 詹火生
未來的世界在年輕人手上
在過去兩岸經貿互動的過程中,大型企業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小企業也經歷了很多失敗和挫折。但在這過程當中,臺灣年輕一代對祖國大陸市場的參與卻十分有限。
臺灣年輕一代在國際競賽中獲得過很多的大獎,其創新創意潛能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和稱贊。這些創新動能,若是和大陸的優質資本和跨境電商平臺整合,必然具有優勢互補的商機。阿爾法狗打敗了人腦,而阿爾法狗的設計者之一就是臺灣的一位年輕人。
隨著歲月的推移,我們這一代人會慢慢退出歷史,站在決策的層面上。未來的世界,特別是兩岸關系,在年輕人手上,這是現實!
弘
信創業工場董事長 李強
企業家精神
創業成功的要素非常多,比如說戰略、管理、資本、市場等等,但我覺得這些東西都不是最本質的東西。有一樣東西,是零到一的問題,就是企業家精神!如果具備企業家精神的人他可以是一,也可以變成N。但是如果沒有企業家精神,哪怕條件再好,他最終還是零。我們是一個創業工場,一個孵化器,我看了很多的創業項目,看過很多成功的案例,也看過很多失敗的案例,我覺得成功的案例無一例外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者存在,失敗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因為沒有這么一個精神。如果有一個好的創業者,一個領軍人物的話,壞的項目也可以變成好的項目。如果缺乏這種領軍人物的話,好的項目也會變成壞的項目,所以我認為創業創新的核心還是企業家精神。
創
業邦CEO兼出版人 南立新
資本和人才
我選擇的是物質層面,我覺得創業可能最需要的一個是資本支持,另外一個就是團隊和人才。所以這兩個應該是每個創業者在自己創業中必不可少的兩個翅膀。
臺
灣友嘉集團總裁 朱志洋
堅持
我想創業是很辛苦的,創業成功率實際上是很低的,但是成功永遠是留給堅持到最后一分鐘的人。我覺得我很幸運,我也曾經好幾次差一點失敗過,甚至差一點要自殺。但是都還好,到最后一刻堅持了下來,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臺
灣工商建研會理事長 廖萬隆
創業成功最重要的是人,要用對人,要堅持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堅持這個事業,堅持這個項目,把這個項目做好。創業是很辛苦的,創業有99%的失敗,如何成功,也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我們要鼓勵創業,但是創新更難,所以往后的創業一定要找專精英,做專長的事。
【推薦】今天在廈門,我看到了會下棋、會焊接、會打地鼠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