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浩,許世廣,王述民,王洪一,畢光遠,劉福英,董文斐,李國偉
·部隊衛生·
5.31暴恐襲擊批量傷員救治的醫療物資消耗及保障的探討
孟 浩1,許世廣1,王述民1,王洪一2,畢光遠3,劉福英4,董文斐5,李國偉6
目的 探討馬里5.31暴恐襲擊批量傷員緊急救治醫療耗材與器械使用消耗及保障的情況,為批量傷員救治提供數據及經驗。 方法 回顧5.31中國維和二級醫院批量傷員通過救治使用消耗的醫療耗材與器械。統計24 h、72 h內(除外24 h)使用量前五位醫療耗材與器械。統計分析24 h內醫療耗材與器械及72 h內(除外24 h)使用消耗的情況。 結果 在本次救治中共使用31種醫療耗材與器械,其中手術室27種(87.10%)。24 h內使用消耗量前五位的醫療耗材與器械(包括無菌紗布等)占24 h內使用總量的69.49%。72 h內(除外24 h)使用和消耗量前五位的醫療耗材與器械占72 h內使用總量的76.36%。24 h內使用消耗的量占72 h內使用總量的91.47%。首個24 h內使用的醫療耗材和器械與72 h內(除外24 h)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本次批量傷員救治中,第1個24 h是最重要的醫療物品使用消耗時間段,保障充足的醫療物品,是成功救治的關鍵。
暴恐襲擊;批量傷員;醫療物品;保障
中國維和二級醫院是聯合國保障所屬分隊衛勤的重要單元,在聯合國的統一部署下,其主要是運用醫學技術措施,對維和部隊進行傷病防治,維護其成員健康,恢復傷病員因各種原因減少戰斗力的活動[1]。其中醫療物品快速保障供應是維和二級醫院醫療保障的一項重要內容。文章通過馬里5.31暴恐襲擊批量傷員在中國維和二級醫院救治中使用消耗的醫療耗材和器械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為以后中國維和二級醫院對此類批量傷員救治而快速進行醫療物品保障提供了數據和參考。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馬里中國維和二級醫院在5.31事件中批量傷員救治情況。馬里維和二級醫院,共配備展開床位20張,其中ICU 3張,復蘇室1張,病房14張,隔離病房2張。中國赴馬里維和二級醫院5.31事件中共進行16名批量傷員救治。其中重傷員2名,中、輕傷員14名。
中國維和二級醫院于馬里當地2016年5月31日20時51分許開始接受首批傷病員,24 h內共接收傷員15名,第3日從加奧市當地醫院轉入傷員1名,72 h內共救治16名傷員。其中我國傷員6名,均為維和軍人,其余傷員為聯合國工作人員,包括剛果金2名,喀麥隆、尼日爾、肯尼亞、多哥、美國、南非、乍得、津巴布韋各1名。男性13名,女性3名。所有救治的16名傷病員中,外傷患者15名(93.8%),多發傷6名(37.5%),重傷3名(18.8%)。從受傷部位來看,頭部傷6處(25.0%),胸腹傷1處(4.2%),四肢傷17處(70.8%)。從傷情來看,開放性損傷9處(37.5%),淺表性損傷11處(45.8%),閉合性損傷4處(16.7%)。所有爆炸傷傷員均得到積極的治療。開放性損傷患者中4名接受手術治療,3名于我院手術,另1名傷后被送往加奧當地醫院接受手術,術后轉入我院。
1.2 方法 批量傷員救治中所使用的醫療物資主要為醫療耗材與器械:一次性使用中單、一次性無紡布手術衣、手術清創綜合器械、無菌紗布、無菌大紗墊等。記錄各種醫療耗材與器械使用情況及配備情況,記錄24 h、72 h內(除外24 h內的醫療器械使用消耗數量)使用情況,其中72 h內的總量將減去第1個24 h內使用消耗掉的量。統計24 h內及72 h內使用量前5位的醫療耗材與器械。
1.3 救治流程 從聯馬團獲得救治信息,正確決策的前提是獲取準確的信息[2]。①在我二級維和醫院接到醫院關于即將收治批量重癥爆炸傷傷員任務后,迅速與前方核準信息,包括收治人數、爆炸傷程度、傷員到達時間等,需要的醫療物品總類及數量如氣管插管、清創器械、無菌紗布、紗布墊等。②迅速啟動我維和二級醫院應急預案,組織相關人員進入我二級醫院將現存的醫療物品分類送達有關臨床診室,在批量傷員送達前使其全部送達到位,其他相關人員繼續掩體待命。③及時補充籌措醫療物資,做好各類醫療物資保障的同時,及時測算臨床科室爆炸傷傷員后續救治每天需要的消毒滅菌物品用量,并對可重復用醫療物資進行消毒滅菌。及時補充各診室或各組醫療物資。并記錄每天需要供應的醫療物資數量。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非參數檢驗:用秩和檢驗分析72 h內和24 h內(除外第一個24 h內的醫療耗材及器械量)使用消耗的醫療耗材與器械的情況,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4 h內批量通過傷員使用和消耗醫療物品情況及所占消耗比 24 h內共使用31種醫療耗材與器械,包括一次性使用中單、一次性無紡布手術衣、手術清創綜合器械、無菌紗布、無菌大紗墊耗材等;各種所占消耗比見表1。其中消耗量(使用數量)前5位的醫療耗材與器械占24 h內使用消耗總量的69.49%,分別為無菌紗布、醫用棉簽、一次性檢查手套、一次性采血管、一次性無菌手套、一次性使用帽子、口罩(其中后兩個消耗量相同共同排在第5位)。手術室使用消耗占24 h內使用消耗的醫療器械種類及總量上分別占87.10%和46.27%,見表2。
2.2 72 h內批量通過傷員使用和消耗醫療物品情況及所占消耗比 72 h內共使用31種醫療耗材與器械,其中有19種在批量傷員的第2天及第3天未繼續使用,見表3。其中消耗量(使用數量)前5位的醫療耗材與器械占72 h內(除外24 h內使用的醫療耗材和器械量)使用消耗總量的76.36%,分別為無菌紗布、醫用棉簽、一次性使用帽子、口罩、一次性采血管、一次性注射器,因24 h內批量傷員通過后,無需手術治療的患者,故手術室醫療物品的使用和消耗仍然保持24 h內的量,無變化。
批量傷員治療的3 d內,共使用31種醫療耗材與器械,其中手術室使用27種醫療耗材與器械,分別占3d內醫療耗材及器械總種類與總量的87.10%和42.33%。24 h內使用消耗的醫療器械種類和總量分別占3 d內使用種類及總量的100%和91.47%。
表1 24 h內批量傷員救治消耗的醫療耗材與器械

名稱單位使用數量院內總量使用消耗比(%)手術清創綜合器械套2540 00%大氧氣瓶個2540 00%冰袋個52025 00%無菌紗布塊200100020 00%紗布繃帶卷2010020 00%卷式夾板個31520 00%一次性使用無菌7#線包168718 39%無菌大紗墊塊1510015 00%一次性采血針個1510015 00%酒精棉球袋108811 36%一次性使用縫針包76011 67%石膏棉紙卷55010 00%石膏繃帶卷5667 58%三角巾急救包包4537 55%一次性備皮包個3407 50%一次性無菌手套副305006 00%一次性使用帽子、口罩副306005 00%一次性采血管個4510004 50%靜脈留置針套41004 00%麻醉穿刺包套1303 33%一次性使用中單件207002 86%鼻氧管個2702 86%一次性血氣針個62502 40%一次性使用凡士林紗布塊2902 22%一次性注射器個209002 22%三通管個1502 00%一次性無紡布手術衣件84002 00%麻醉用藥延長管根21002 00%醫用棉簽袋6060001 00%一次性檢查手套副4550000 90%一次性導尿包套220000 10%
表2 手術室消耗物品

名稱單位使用數量手術室總量使用消耗比(%)無菌紗布塊120100120 00%無菌大紗墊塊102050 00%大氧氣瓶個1250 00%手術清創綜合器械套2540 00%卷式夾板個2633 33%石膏繃帶卷31030 00%石膏棉紙卷31030 00%紗布繃帶卷105020 00%一次性注射器個2010020 00%一次性使用凡士林紗布塊21020 00%一次性使用無菌7#線包43013 33%酒精棉球袋54012 50%一次性無菌手套副3030010 00%一次性使用中單件2020010 00%一次性使用帽子、口罩副1010010 00%一次性無紡布手術衣件81008 00%一次性采血針個2306 67%一次性使用縫針包2365 56%一次性采血管個51005 00%一次性導尿包套1205 00%一次性備皮包個1205 00%靜脈留置針套2504 00%麻醉穿刺包套1303 33%鼻氧管個1352 86%醫用棉簽袋52002 50%麻醉用藥延長管根21002 00%三通管個1502 00%
表3 72 h內(除外24 h內使用消耗數量)批量傷員救治消耗的醫療耗材與器械

名稱單位使用數量院內總量使用消耗比(%)一次性采血針個3853 53%酒精棉球袋2782 56%一次性使用帽子、口罩副105701 75%無菌紗布塊108001 25%無菌大紗墊塊1851 18%一次性使用凡士林紗布塊1881 14%一次性采血管個89550 84%一次性血氣針個22440 82%一次性注射器個48800 45%一次性無菌手套副24700 43%醫用棉簽袋1059400 17%一次性檢查手套副249550 04%
馬里維和對醫療方面大批量傷員的救治,其要求更加嚴格苛刻[2-5]。通過本次爆恐襲擊的批量傷員救治中,72 h(除外24 h內使用的量)內使用消耗的醫療耗材與器械明顯較24 h內減少,考慮原因為經過24 h搶救時間后,后續的治療多以監測生命體征,控制癥狀為主,清創換藥為輔。數據統計分析發現,72 h內(除外24 h內使用的量)的醫療物品使用消耗和批量傷員通過的24 h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24 h內使用消耗的醫療器械種類和總量分別占3d內使用種類及總量的100%和91.47%。說明大批量醫療物品使用的情況主要發生于批量傷員救治的第1個24 h內,后續治療的48h所使用和消耗的醫療物品較少。同時對于各種醫療物品使用和消耗來看,手術室使用和消耗總類和數量比重較大。本次手術治療中,無菌紗布使用和消耗占手術室的120%,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無菌紗布出現一過性短缺,再次調集紗布進行保障,得以使整個手術治療順利完成。因此如要保障后續治療的延續和救治成功,第一時間內要將醫療物品傾向于手術室或加大手術室物品的儲備。
維和衛勤保障行動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對于傳播友誼,擴大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對我軍的衛勤保障也是一種實踐和考驗。這項工作需要有縝密的衛勤保障組織程序,并通過經常性的組織衛勤演練來提高保障能力[6]。通過本次暴恐襲擊批量傷員救治中醫療物品快速保障有以下體會:①保障充足的醫療物資,需要高度重視,行動迅速果斷,馬里維和二級醫院指揮組領導必須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過硬的業務能力,善于正確匯總各方信息,合理安排最符合當時爆炸傷員的醫療物資供給。二級醫院救治能力有限,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盡量完全救治傷員,只有決策正確果斷、指揮到位有力,才能取得成功。維和二級醫院要時刻高度重視突發性批量傷員通過所需的醫療物資的供應保障,制定應急保障預案;良好的保障預案是任務成功的關鍵[7-10]。②在現有條件下多加強平時演練,盡量增加維和二級醫院儲備能力。馬里維和二級醫院,處于的區域是我軍維和區域中最危險區域之一,和國內其他大型醫院或其他維和地區二級醫院相比,突發恐怖襲擊較多。涉及的維和人員或聯合國雇員的保障在逐步增加。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應加強人員配置和業務訓練,并能加強野戰條件下的醫療物資供應保障能力培養。③加強中國維和二級醫院醫療物資的管理,尤其是對于消毒無菌醫療物資的管理,確保消毒滅茵質量。為臨床各診室提供合格的消毒滅菌物品,其工作質量與醫院感染的發生密切相關,直接影響醫療護理質量和患者安全。必須加強醫療物資管理,在符合聯合國的要求基礎上,根據批量傷員的通過情況,加大相應損耗物資的儲備及補充。④人員的抽組安排與醫療物資應急保障的應快速完成,對于二級醫院規模來說,平時的機動人員和物資儲備有限[11-13]。馬里維和二級醫院醫療物資供應是醫院物資供應的一部分,也是聯合國醫療物資供應的一部分,必須在遵守聯合國的相應規章制度下,聽從醫院統一安排。對突發恐怖襲擊的大批量傷員救治,如何才能迅速完成醫療物資的組織、籌措等工作流程,還需進一步加強研究和探索實踐,不斷完善應急預案。⑤馬里的特殊戰場環境與國內的和平環境顯著不同,是真正的戰爭和恐怖襲擊場所。馬里維和二級醫院是真正的戰地醫院,尤其是遇到戰場轉移時,相應的醫療物資如大型醫療設備、器具均會在運輸途中難以保管,難以保持無菌狀態。對于這種戰時狀態的特殊性,需要加強適應戰場需要的快速消毒、滅菌設備和一次性外包裝材料研究。⑥消毒滅菌物品的有效性和周轉管理根據醫院應急醫療預案,平時對應急醫療物資做了充分的準備,但對于大規模的救援行動,依靠現有儲備遠遠不夠[14-15]。平時要增加物資庫存量,以備應急需要時能及時調運物資[16]。
本次所有傷病員均取得較好治療效果,且本次批量傷員通過實戰救治任務的醫療保障組織相對合理、過程順利,取得了較好的結果,充分保障醫療物品的損耗是成功救治批量傷員患者的關鍵。但其仍然有著局限性,一是僅1次的批量傷員通過,仍缺少足夠的數據分析;二是本次批量傷員集中在第1個24 h內,如果是多個地點出現爆炸傷員或是批量通過傷員通過出現3次以上,那么72 h內的醫療物品的消耗和使用會遠遠大于24 h內,對中國維和二級醫院的儲備及補充能力將是一場最嚴峻的考驗。
[1] 劉樹雷. 黎巴嫩維和二級醫院衛勤保障現狀分析[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2(19):148-149.
[2] 洪求兵.軍區總醫院衛勤信息化能力建設實踐與思考[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4,28(2):160-161.
[3] 王正國. 大批量傷員的緊急救治[J]. 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5,10(3):191-193.
[4] Kotwai RS, Howard JT, Orman JA,etal. The effect of a golden hour policy on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combat casualties[J]. JAMA Surg, 2016, 15(1): 15-24.
[5] Ashkenazi I, Turégano Fuentes F, Einav S,etal. Pitfalls to avoid in the medical management of mass casualty incidents following terrorist bombings: the hospital perspective[J]. Eur J Trauma Emerg Surg, 2014,40(4):445-450.
[6] 寇 峰.從醫療后送談維和二級醫院衛勤保障[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9(17):847-848.
[7] 侯平花. 批量傷員緊急救治的實踐與體會[J]. 基層醫學論壇,2013,5(17):1871-1872.
[8] 王慧娟,韓小琴,王金金,等.批量氯氣中毒傷員救治的組織與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3):219-220.
[9] Soomaroo L, Murray V. “Disasters at mass gatherings:lessons from history” [J]. PLoS Currents,2012, 4: 1301.
[10] Hostettler-Blunier S, Müller N, Haltmeier T,etal. Public Medical Preparedness at the “Swiss Wrestling and Alpine Games 2013”: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1,533 Patients Treated at the Largest 3-Day Sporting Event in Switzerland[J]. Emerg Med Int,2017:9162095.
[11] 徐曉莉,施璐霞,楊寶林,等.軍隊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保障機制構建初探[J].西南國防醫藥,2006,16(4):447-448.
[12] 胡小南,王與榮,羅永合.非戰爭軍事行動衛勤保障中航空醫療后送的實踐與思考[J].東南國防醫藥,2009,11(1):87-89.
[13] 吳金京,王紅光,施 慧,等.批量爆炸傷傷員緊急救治中消毒滅菌物品快速保障的做法與思考[J]. 東南國防醫藥,2015,17(3):223-224.
[14] 茅建華,徐曉莉,鄭 均,等.應急醫療物資信息管理模塊的構建[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4,27(8):860-862.
[15] 弓雪蓮,陸國才,朱 海.多樣化軍事任務中衛勤保障建設的思考[J].中國醫藥科學,2014,4(11):166-167.
[16] 張 巍,呂立陽,魚 敏. 駐蘇丹維和二級醫院衛勤保障實踐[J]. 實用醫藥雜志,2011,7(28):644-645.
(本文編輯:劉玉巧)
110016沈陽, 沈陽軍區總醫院,1.胸外科,2.整形外科;3.110016沈陽,沈陽軍區聯勤部衛生部綜合計劃處;4.110016沈陽,沈陽軍區總醫院眼科;5.110016沈陽,沈陽軍區總醫院麻醉科;6. 116017大連,沈陽軍區后勤綜合訓練基地
許世廣,E-mail: 13309884079@163.com
孟 浩,許世廣,王述民, 等.5.31暴恐襲擊批量傷員救治的醫療物資消耗及保障的探討[J].東南國防醫藥,2017,19(3): 330-333.
R459.7
A
1672-271X(2017)03-0330-04
10.3969/j.issn.1672-271X.2017.03.029
2017-02-25;
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