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靜
前言
——中藥治療老年性癡呆的研究進展
李乃靜

李乃靜 教授
老年性癡呆,又被稱為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種高發于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致死性神經系統疾病,其臨床特征為一系列進行性發展的高級腦神經功能障礙,即患者不存在意識障礙的前提下,其記憶、智力、情感乃至行為人格等方面出現功能性退化。目前,西醫對A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缺乏療效滿意的治療。而中國傳統醫學,以整體觀念為基礎,以辨證施治為特色,在研究AD方面的優勢尤其突出。
根據中醫的理論和實踐,AD的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以腎虛為本,痰凝血瘀為標。正虛可以生痰生瘀,痰瘀又可以反過來加重正虛,二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起推動作用。大量的基礎實驗和臨床研究表明,老年腎虛者大多會出現高級腦功能障礙,首要表現為腦內神經遞質含量下降,相應的受體數量明顯減少,導致體內內分泌紊亂,而免疫功能下降,自身變態反應增加,因此患者體內的自由基含量增加,同時抗自由基損傷的物質含量降低,加重氧化應激對神經細胞的損傷,最終導致神經細胞凋亡增加,神經元丟失。瘀血內停也是AD發病的重要原因,瘀阻心腦則可出現心神不安、神昏譫語和健忘癡呆等癥狀。因此,中醫藥治療AD的重點在于補腎填精、益氣祛瘀,最終達到醒腦益智的目的。
近年來, 在預防和治療AD的方面,中藥及其提取物逐漸受到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重視。研究表明,中藥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AD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在優勢和良好的應用前景。目前具有治療AD潛能的中藥頗多,例如皂苷類、酚酮類、生物堿類以及多糖類等化合物,這些物質有著不同的基本結構,并通過不同的機制對AD起到治療作用。
2.1 皂苷類 皂苷是一種糖苷,由苷元和糖組成,其苷元常為三萜或螺旋甾烷類化合物。它的分布范圍甚廣,許多中草藥中都含有皂苷,如桔梗、人參、三七、遠志和知母等。研究表明,人參皂苷、三七總皂苷、遠志總皂苷和知母總皂苷等中藥有效成分,可以增強神經傳導、抑制神經毒性,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發揮一定的治療作用。
2.2 酚酮類 迄今為止,被報道的具有抗AD作用的酚酮類化合物主要有以下幾類:黃酮類、酚酸類及鞣質類化合物等。其中,銀杏葉黃酮提取物能保護神經細胞免受神經毒性物質損傷;丹參酮、丹酚酸等均有較強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用于神經病變的治療;姜黃素屬于二酮類化合物,具有改善癡呆性記憶衰退的作用。
2.3 生物堿類 生物堿是一類含氮的堿性有機化合物,絕大多數分布于高等植物中,是多種天然中草藥的有效成分。加蘭他敏(石蒜科)、石杉堿(石杉科)和毒扁豆堿(毒扁豆科)等作為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可以調節膽堿能神經的功能,有效改善AD患者的癡呆癥狀。
2.4 多糖類 多糖是生物體內重要的營養物質,具有多種生理活性。中藥多糖,如靈芝多糖、山茱萸多糖、肉蓯蓉多糖和海風藤多糖等,具有活血化瘀、調節機體免疫、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減輕神經細胞損傷,從而發揮其抗衰老和增強記憶的功效。
綜上所述,我國中藥資源豐富,從天然植物中篩選和開發出療效更高、毒性更小的中藥及其單體來防治AD具有獨特的優勢。以現代醫學對AD的病理假說為基礎,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出發,利用中藥多途徑、多靶點、多層次的特點,進一步探討中藥在治療AD方面的作用機制,有助于提高中藥治療AD的臨床意義。本期論壇將圍繞“中藥治療老年性癡呆”,邀請相關專家撰寫相應的研究進展,為臨床防治AD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110004遼寧省沈陽市,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干診科
R 749.16
A
10.3969/j.issn.1003-9198.2017.07.001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