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勤 胡登科 劉雷
不同個體化低溫透析模式對老年病人透析中血壓變異性的影響
尚勤 胡登科 劉雷
血壓變異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指在單位時間內血壓波動的程度,有研究表明,較大的BPV與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病死率密切相關[1]。低溫透析可有效降低老年病人低血壓的發生率,減少透析中血壓的波動,但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為此,本研究個體化調低透析液溫度,觀察對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BPV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5年6~9月在我院行維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病人30例。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透析時間≥3月,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3)基礎體溫≥36 ℃;(4)臨床判斷處于干體重狀態。排除標準:(1)近3月出現急性心血管事件等嚴重并發癥;(2)精神疾患無法配合者。最終30例病人全部完成試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61~78歲,平均(66.3±5.2歲)。原發病為多囊腎2例,高血壓腎病6例,糖尿病腎病8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1例,其他3例。
1.2 透析參數 所有病人均為標準碳酸氫鹽透析液(Na+138 mmol/L),使用貝朗DIALOG+透析機,德朗16P聚砜膜透析器(膜面積1.6 m2)透析,透析液流量500 ml/min,血流量200~250 ml,低分子肝素抗凝,每次超濾量<干體重5%。
1.3 研究方法
1.3.1 干預方法:保持透析室內環境溫度在22~24 ℃,所有病人入組后即不再調整降壓治療方案。 病人于每次上機前由醫生采用博朗6500耳溫槍測量基礎體溫為T,所有病人前4周先給予比基礎體溫降低0.5℃的透析液溫度進行透析為T-0.5 ℃組,再接受4周比基礎體溫降低1.0 ℃的透析液溫度透析治療為T-1.0 ℃組。
1.3.2 評價指標:(1)透析過程中,使用歐姆龍HEM-7200全自動上臂式電子血壓計監測病人每次透析前、后及透析中每小時的血壓值,并計算出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變異系數(CV),用以表示透析中收縮壓和舒張壓的BPV。(2)比較2組病人透析期間低血壓、嘔吐、抽搐、畏寒等不良反應發生率[3]。

T-0.5 ℃組較T-1.0 ℃的BPV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低溫透析方式病人透析中BPV比較(n=30)
T-0.5 ℃組透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4%,顯著低于T-1.0 ℃組(20.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實踐中發現,老年病人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血壓波動較年輕病人更大,由此導致的一些不良事件更為突出。因此,透析中的BPV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是指隨著機體內在穩態和外部的環境變化,血壓水平在一定范圍內的波動,是血壓的基本生理特征,分別以時域指標和頻域指標反映變異的幅度和速度[4]。由于老年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常伴有心血管功能不全、血管鈣化及硬度增加、血管順應性下降,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生理特點,極易引起血壓波動[5]。BPV增高可造成對組織灌注量大幅波動,短時間內血壓快速下降,會引起靶器官內皮細胞的缺血性損傷;而長期BPV增高是導致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病死率及全因死亡率的重要危險因素[6]。
近年來,已有眾多研究證實[7-9],低溫透析可有效改善病人心血管功能,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減少透析中低血壓的發生率。其原理是由于透析液溫度降低,機體為了維持體溫,通過調節體溫調節中樞,增加產熱。同時低體溫還可刺激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等應急物質分泌的增加,使外周血管收縮,增加阻力,減少低血壓的發生[10],減輕血壓BPV的幅度。
目前,低溫透析所采用的透析液溫度多為35 ℃,缺乏針對病人基礎體溫調節的個體化方案。本研究采取的2種個體化低溫透析方案,切實與老年病人的基礎體溫相結合,更具有針對性及特異性,符合老年病人的生理特征。T-0.5 ℃組根據病人透析前基礎體溫下調0.5 ℃,可達到預防低血壓的發生,維持了血壓的穩定性,改善血壓BPV的效果較T-1.0 ℃組更顯著。低溫透析過程中,透析液溫度與血液間的溫度直接接觸交換,如透析液溫度與機體基礎體溫相差較大,則會引起部分基礎體溫高的病人出現畏寒、寒顫等不適感覺,嚴重會導致病人無法繼續耐受透析治療。本研究中,2種透析液的溫度設定均與病人本身的基礎體溫差距固定,T-0.5 ℃組透析液溫度,在采取低溫透析并與病人個體基礎體溫結合同時,最接近老年病人的生理體溫,不僅維持了血流動力學的穩定,還減少了畏寒等不良反應發生,提高了老年病人透析的舒適度,明顯優于T-1.0 ℃透析溫度。
[1] Rothwell PM,Howard SC,Dolan E, el al.Prognostic cognizance of visit-to-visit variability,maximun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episodic hypertension[J]. Lancet, 2010,375(9718):895-905.
[2] 王質剛.血液凈化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77.
[3] 左玉梅,馮健,王媛,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發癥致病機制及防治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2016,59(1):79-81.
[4] 陳潔,劉章鎖.雜合式血液凈化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5,14(12):723-724.
[5] 潘向紅,周嫦,楊玲玲,等.個體化治療與護理在老年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中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3,20(11):82-83.
[6] 李韶南,羅義,李廣鐮,等.胰島素抵抗、血壓變異性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關系[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11):609-612.
[7] 鄧瓊麗,包佩紅,鄧海燕,等.高溫季節應用低溫透析不良反應的觀察[J].廣州醫藥,2014,45(4):90-91.
[8] 郭偉亞.低溫配合可調鈉曲線超濾預防血液透析相關低血壓[J].河北醫藥,2013,35(8):2337-2338.
[9] 溫樹梅.低溫透析對血液透析過程中發生低血壓的干預作用[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J].2014,24(9):123-124.
[10]劉冬雪,劉婧,孫芳.個體化治療模式對高血壓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居家血壓變異度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13,12(11):612-616.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科研基金項目(NYKDKJ 2015034);連云港市衛生計生科技項目(201626)
222000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港市第四人民醫院血液凈化中心
胡登科,E-mail:hudenke@sina.com
R 459.2
B
10.3969/j.issn.1003-9198.2017.07.027
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