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剛 艾紅云
(廣東省陽江市婦幼保健院陽江 529500)
硬膜外麻醉與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術后鎮痛效果的對比
羅建剛 艾紅云
(廣東省陽江市婦幼保健院陽江 529500)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與腰麻-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術后鎮痛效果,并探究其臨床適用性。方法:選擇2014年9月~2015年11月于我院產科接受治療的剖宮產孕婦21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麻醉方式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孕婦給予腰麻-硬膜外麻醉,對照組孕婦給予硬膜外麻醉。觀察兩組產婦不同時間點MAP和HR值變化,比較兩組產婦痛覺完全消失時間、麻醉起效時間及術后VAS評分。結果:兩組患者在麻醉誘導前(T0)、切開皮后(T1)、嬰兒分娩后(T2)、手術結束時(T3)的MAP和HR值均基本相符,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術后1 h VAS評分相同,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術后4、8、12 h 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痛覺完全消失和麻醉起效時間分別為(6.7±1.9)min、(2.4±1.3)min,對照組患者的痛覺完全消失和麻醉起效時間分別為(19.7±3.6)min、(4.9±1.8)min,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剖宮產產婦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可以顯著提高鎮痛效果,適合臨床推廣應用。
剖宮產術;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麻醉;鎮痛效果
剖宮產手術是臨床上婦產科最為常見的手術,近年來,由于產婦對自然分娩帶來的疼痛產生焦慮、恐懼感,導致越來越多產婦選擇剖宮產術進行分娩[1]。臨床上剖宮產手術常采用硬膜外麻醉,但麻醉起效慢,效果差,阻滯不夠徹底。有研究表明,腰麻在剖宮產術后的鎮痛效果顯著[2]。我院就硬膜外麻醉與腰麻-硬膜外麻醉對剖宮產術后鎮痛效果進行對比研究?,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9月~2015年11月于我院婦科接受治療的剖宮產孕婦21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麻醉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105例,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為(28.9±2.6)歲;對照組105例,年齡19~35歲,平均年齡為(28.4±1.9)歲。兩組產婦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呒捌浼覍倬炇鹬橥鈺?/p>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于麻醉前30 min給予苯巴比妥(國藥準字H20093949)0.1 g和阿托品(國藥準字H20094106)0.5 mg,肌注:孕婦進入手術室后,常規檢查,建立靜脈通道,給予吸氧面罩吸氧,3~4 L/min,靜注平衡液500 ml。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對照組孕婦給予硬膜外麻醉,于孕婦L1~2間隙從棘上韌帶穿刺(16 G穿刺針),接著行硬膜外穿刺,若負壓試驗呈陽性,說明硬膜外穿刺成功,注射2%利多卡因(國藥準字H20093335)2~5 ml,觀察孕婦各項特征,若無腰麻癥狀,再次注射2%利多卡因7~10 ml,讓孕婦處于仰臥狀態,防止出現低血壓。研究組孕婦給予腰麻-硬膜外麻醉,于L2~3處對孕婦進行硬膜外穿刺(16 G穿刺針),采用針內針技術將22 G穿刺針刺入珠網膜下腔,直到出現腦脊液,緩慢注入0.75%布比卡因(國藥準字H37022568)2 ml+10%葡萄糖1 ml的混合液,注射完畢拔出腰麻針,硬膜外腔置入麻醉管,注入2%利多卡因3~5 ml進行麻醉平面提升。手術前后嚴密監測兩組患者的血壓及心率,對出現的特殊癥狀及時給予相應治療。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產婦不同時間點MAP和HR值變化,比較兩組產婦痛覺完全消失時間、麻醉起效時間及術后VAS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點MAP和HR變化比較兩組產婦在麻醉誘導前(T0)、切開皮后(T1)、嬰兒分娩后(T2)、手術結束時(T3)的MAP和HR均基本相符,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點MAP和HR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點MAP和HR變化比較(±s)
組別n時間MAP(mm Hg)HR(次/min)研究組105對照組105 T0 T1 T2 T3 T0 T1 T2 T3 91.3±6.5 87.6±7.2 88.1±6.3 89.4±5.2 89.6±8.4 86.3±7.9 87.4±8.6 89.7±9.5 79.5±5.2 73.6±8.3 75.4±7.5 76.1±8.4 78.8±6.0 71.6±8.2 77.6±9.2 78.4±6.3
2.2 兩組產婦術后VAS評分比較兩組產婦在術后1 h的VAS評分相同,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術后4、8、12 h的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術后VAS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產婦術后VAS評分比較(分,±s)
組別n術后1 h術后4 h術后8 h術后12 h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105 105 0.3±0.1 0.3±0.1 0.000 0 1.000 0 1.1±0.1 1.7±0.4 14.911 5 0.000 0 1.6±0.3 2.4±0.4 16.395 1 0.000 0 2.2±0.6 3.7±0.3 22.912 9 0.000 0
2.3 兩組產婦痛覺完全消失、麻醉起效時間比較研究組產婦的痛覺完全消失和麻醉起效時間分別為(6.7±1.9)min、(2.4±1.3)min,對照組產婦的痛覺完全消失和麻醉起效時間分別為(19.7±3.6)min、(4.9±1.8)min: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剖宮產是臨床上婦產科常見的術式,產婦面對分娩極易產生恐懼感、焦慮感等負面情緒。由于心理及生理原因,產婦不能夠忍受疼痛。為了減輕術后產婦的疼痛感,提高母嬰結局,術中給予合適的鎮痛劑顯得尤為重要。剖宮產臨床上常采用傳統的硬膜外穿刺麻醉,但往往起效較慢,阻滯不夠徹底,肌松弛效果較差[3]。本次實驗數據顯示,傳統的硬膜外穿刺麻醉產婦術后4、8 h的VAS評分分別高達(1.7±0.4)分、(2.4±0.4)分,說明傳統硬膜外穿刺麻醉方案不能顯著改善產婦的術后鎮痛感。
大量研究表明,剖宮產產婦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方式可以顯著地提高鎮痛效果,降低并發癥發生率[4]。該種麻醉方案可以克服硬膜外穿刺麻醉的不足,具有起效快、劑量小、鎮痛效果好、肌肉松弛較滿意等優點。本次實驗數據顯示,腰麻-硬膜外麻醉方式治療后產婦術后4、8 h的VAS評分分別為(1.1±0.1)分、(1.6±0.3)分,顯著低于傳統硬膜外穿刺麻醉,說明腰麻-硬膜外麻醉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產婦痛苦,從而增加產婦的舒適度[5]。此外,腰麻-硬膜外麻醉可以顯著改善痛覺完全消失時間和麻醉起效時間,對產婦的鎮痛效果更為顯著。綜上所述,剖宮產產婦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可以顯著提高產婦的鎮痛效果,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張樂,黃紹強.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宮產術的效果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2014,21(2):173-175
[2]張正毓,熊森彪,李守榮,等.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和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術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0):97-99
[3]付暉,武建,葉玉萍,等.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妊娠合并高血壓疾病剖宮產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5):99-101
[4]姜春華.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剖宮產術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32):174-175
[5]何軍民,雷亨發.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剖宮產術中的臨床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8):106-107
R614.4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70
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