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鋒
(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骨一科濮陽 457000)
切開復位內固定與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治療脛骨Pilon骨折
張繼鋒
(河南省濮陽市人民醫院骨一科濮陽 457000)
目的:探究切開復位內固定、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對脛骨Pilon骨折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診的90例脛骨Pilon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觀察組行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治療脛骨Pilon骨折的臨床療效顯著,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安全性高等優勢,患者骨折愈合和踝關節功能恢復快,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脛骨Pilon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內固定;外固定;臨床療效
脛骨Pilon骨折是指脛骨遠端涉及踝關節面的骨折,常為高能量創傷所致,多伴有后踝、內踝及外踝骨折,占脛骨骨折的4%~7%[1]。脛骨Pilon骨折可導致患者關節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出現高度不穩定的粉碎性骨折,治療難度較大。如何恢復踝關節的正常解剖關系并達到滿意的復位效果,最大限度的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是該病的治療關鍵。本研究對部分患者行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治療,臨床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診的90例脛骨Pilon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女17例,男28例;年齡18~48歲,平均年齡(33.36±4.16)歲;軟組織損傷程度1度15例,2度19例,3度11例。觀察組女16例,男29例;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33.78±4.26)歲;軟組織損傷程度1度17例,2度18例,3度1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軟組織損傷程度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首先固定腓骨,經前外側切口切開關節囊,復位關節面;準確復位后以克氏針或螺釘固定,切口之間皮膚寬度>7 cm;在X線透視下確定復位良好后固定較大的關節骨塊;最后采用鋼板固定脛骨前側或內側。
1.2.2 觀察組實施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架治療。于小腿外側腓骨、前側正中切口暴露腓側,復位腓骨,以張力帶鋼絲固定;顯露脛骨遠端骨折處,復位移位骨折塊,并以克氏針固定;關節面塌陷骨缺損時選取同種異體骨或自體髂骨進行植骨處理,恢復脛骨遠端的力學結構及關節面平整;X線透視下確定骨折復位良好后以骨螺釘固定,采用克氏針固定螺釘無法固定的小骨塊。術后8周可拆除外固定支架。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標準觀察兩組術后臨床療效。療效標準:術后患者踝關節無疼痛感,跖屈>40°,背屈>5°,成角畸形<3°,為治愈;患者踝關節疼痛感改善,背屈4~5°,跖屈30~40°,成角畸形內翻<3°、外翻3~5°,為顯效;踝關節疼痛明顯,跖屈25~30°,背屈-5~0°,成角畸形內翻3~5°、外翻5~8°,為有效;踝關節呈現頑固性疼痛,跖屈<25°,背屈<-5°,成角畸形內翻>5°、外翻>8°,為無效。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關節面的粉碎和塌陷、骨干和干骺端的粉碎骨折、軟組織損傷嚴重是Pilon骨折的主要特征,決定了其臨床治療的困難性和特殊性,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極易并發骨折不愈合、感染及皮膚壞死等并發癥,預后不良[2]。因此,尋找損傷小、復位好的技術,穩固安全的材料,最大限度的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成為治療脛骨Pilon骨折的關鍵。臨床上采用的手術方法主要為切開復位內固定、外固定架進行外固定及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3]。治療目的以恢復脛骨遠端關節面及下肢力線的平整,重獲可運動、有功能、能負重及無疼痛的關節為主[4]。
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Pilon骨折治療方式,對開放性骨折及高能量閉合性骨折中的治療效果顯著。其優勢可歸結為:(1)采用小切口即可固定主要骨折塊,借助克氏針及螺釘可以固定、對線骨折端,固定、復位關節面的解剖面;(2)手術給機體造成的創傷較小、安全性高,術中進行骨折整復時對于切口大小的要求較低,可以加速術后骨折處及切口愈合;(3)該手術采用的外固定架具有獨特的牽開效果,軟組織及肌腱韌帶可以促進骨折部位更好的復位,有利于術后盡早恢復踝關節間隙并降低術后踝關節粘連的發生概率[5];(4)外固定架無需固定距下關節及脛距關節;(5)固定可靠,有利于踝穴的模壓及關節軟骨的營養,進而降低術后并發創傷性關節炎的概率,術后早期可下床活動。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治療脛骨Pilon骨折的效果優于切開復位內固定。綜上所述,脛骨Pilon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治療能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利于患者骨折較快愈合,踝關節功能較快恢復,具有創傷小、并發癥少、安全性高等優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楊慧斌.分步延期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Ⅲ型?Pilon?骨折[J].實用骨科雜志,2016,22(8):739-741
[2]劉鵬,馬任遠,馬敏杰,等.微創經皮鋼板內固定術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脛骨PILON骨折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25(25):2824-2826
[3]付文芹,劉佐慶,潘福根,等.Pilon骨折一期閉合復位外固定支架固定術后骨折復位良好患者后續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國醫藥,2016,11 (3):404-408
[4]張濤,余耀坤.切開復位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療Pilon骨折[J].中醫正骨,2016,28(4):50-52
[5]王浩,李連華,彭城,等.不同內固定方式治療脛骨后pilon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6,18(6):481-486
R683.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4.045
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