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雯



摘 要: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黑龍江省對外經濟合作實現了與國家戰略的有效對接,這一方面有助于黑龍江省向沿線國家輸送優質產能,另一方面可利用沿線國家的資源優勢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開拓國際市場,實現轉型升級,黑龍江省企業紛紛“走出去”,尋找發展新空間,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程承包與勞務合作勢頭強勁。
關鍵詞:黑龍江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程承包;勞務合作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6)12-0007-04
一、黑龍江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承包工程現狀
(一)概況
2013—2015年,黑龍江省共在“一帶一路”沿線16個國家承攬工程項目,其中新簽合同129份,占三年全省新簽合同總數的72.07%;新簽合同額31.28億美元,占全省同期新簽合同額的92.92%;完成營業額32.36億美元,占同期的79.76%。三年工程項下共派出勞務15729人,占同期外派勞務總數的96.33%;期末在外勞務17847人,占同期的94.51%。
2015年,黑龍江省與“一帶一路”國家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22.06億美元,完成營業額20.17億美元(占合同額的91.4%),分別是2013年的5.8倍和4.3倍,年均增速分別高達140.92%和107%;2015年向“一帶一路”國家派出勞務7781人,是2013年的2.7倍,期末在外勞務9872人,是2013年的3.24倍(見表1和圖1)。可見,黑龍江省對外承包工程項目主要集中在“一帶一路”國家,以上五個指標所占比重均在七成以上,且上升趨勢明顯。
(二)區域布局
1.從總體情況看。亞洲是黑龍江省對“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工程承包最為集中的地區,其中新簽合同份數、新簽合同額、完成營業額、派出人數和期末在外人數分別占沿線國家總額的98.45%、98.48%、85.81%、77.66%和50.27%,而歐洲份額較小(見表2、表3)。
2.從各國完成營業額情況看。排名前六位的依次為:蒙古國、伊拉克、俄羅斯、土耳其、印度尼西亞和沙特阿拉伯,完成營業額分別為:86232萬美元(占同期全省總額的26.65%)、45739萬美元(占同期全省總額的14.14%)、65790萬美元、41604萬美元、36472萬美元和18795萬美元,以上合計32.36億美元,占全省同期對外承包工程總額的91.05%(見表4)。其中,2015年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14個國家(土耳其、伊拉克、俄羅斯、印尼、蒙古、巴基斯坦、沙特、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孟加拉、印度、菲律賓)完成營業額20.17億美元,占營業總額的82.0%。
(三)主要業務
2013—2015年,黑龍江省在“一帶一路”國家承包工程業務主要集中在電站、路橋、石油勘探行業和房屋建筑行業,體現了黑龍江省的產業和技術優勢。2013—2014年,大慶油田企業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在沙特、伊拉克、印尼和蒙古等國取得了7個石油工程服務項目,其中超億元項目4個,超千萬項目5個。2014年,大慶石油國際工程公司分別與蒙古和沙特簽訂了石油工程技術服務項目合同,合同總額4.43億美元。
(四)實施主體
對外承包工程實施主體主要為國有企業。包括哈爾濱電氣國際工程公司、黑龍江省火電第三工程公司、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黑龍江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黑龍江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大慶石油國際工程公司、黑龍江省水文地質工程勘察院、哈電站設備成套設計研究所和黑龍江省火電第一工程公司。
2015年,全省具有對外承包工程資格企業53家,其中國有企業38家,民營企業及股份有限公司15家。2015年黑龍江省開展對外承包工程企業以國有企業為主,按完成營業額排序分別為:哈電氣國際工程公司10.1億美元、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9.3億美元、大慶石油國際工程公司2.5億美元、龍建路橋股份有限公司0.53億美元、哈電站設備成套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0.19億美元、省建工集團0.15億美元。
二、黑龍江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外勞務合作現狀
(一)概況
2013—2015年,黑龍江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派出勞務5076人,占全省同期外派勞務總數的64.73%;期末在外勞務15813人,占同期的75.13%;新簽勞務人員合同工資總額3962萬美元,占三年全省新簽勞務人員合同工資總額的40.18%;勞務人員實際收入3916萬美元,占全省勞務人員實際收入的39.44%。 從以上五個指標看均呈上升趨勢。
2015年,黑龍江省與“一帶一路”國家新簽勞務人員合同工資總額1888萬美元,勞務人員實際收入總額1845萬美元,分別是2013年的4.3倍和3.2倍,年均增速分別高達106.4%和77.4%;2015年向“一帶一路”國家派出勞務1710人,是2013年的1.1倍,期末在外勞務6467人,是2013年的1.6倍(見表5和圖2)。
(二)國別情況
2013—2015年,黑龍江省只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的俄羅斯和新加坡兩個國家開展了勞務合作,其中俄羅斯地位顯著。2013—2015年,黑龍江省對俄羅斯新簽勞務人員合同工資總額3953萬美元、勞務人員實際收入總額3911萬美元、派出人數5074人、期末在外人數15633人,均占沿線國家總額的99%以上,而新加坡所占份額不足1%(見表6)。
(三)合作領域
當前,在中俄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和睦鄰友好關系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黑龍江省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貿合作正處于難得的歷史機遇期。俄羅斯將振興遠東上升為國家優先發展方向,表明了俄羅斯加快遠東發展的決心和潛力。2013—2015年,黑龍江省對俄勞務合作占據主要地位,黑龍江省已經成為對俄林業合作、能源資源合作、電力合作、農業合作第一大省,對俄優勢產業呈蓬勃發展態勢,陸續成立了對俄電力合作聯盟、對俄農業產業協會、對俄林業產業協會等行業組織。
(1)林業合作。截至2015年,黑龍江省在俄林業企業293家,設計采伐能力2189萬立方米,設計加工能力680萬立方米。其中2015年實現木材資源回運520萬立方米,占全省自俄進口木材(649萬立方米)的80.12%。
(2)能源資源合作。截至2015年,黑龍江省在俄設立礦產資源投資企業19個,投資總額9.3億美元,年開采100萬噸鉛鋅多金屬項目、年開采25萬噸錳礦石項目、年開采500萬噸煤炭項目等6個項目已經開工投產。組建對俄電力合作聯盟,不斷加大對俄電力合作力度,共架設4條跨境國際輸電線路,累計購俄電120多億度,用于發展境內基礎原材料加工園區。中石油集團漠大線管道項目進口、國內市場銷售、運營環節落戶黑龍江省,累計進口原油6130萬噸。龍興集團投資建設的圖瓦鉛鋅多金屬礦項目2015年正式投產,已回運鋅和銅精礦粉6萬噸。
(3)農業合作。截至2015年,黑龍江省在俄農業企業139家,境外農業開發面積達784萬畝,年產糧食520萬噸,2015年回運大豆32.4萬噸,同比增長9.2倍;回運玉米6.8萬噸,同比增長6.3倍。全省對俄境外農業開發合作區域已由邊境口岸較近地區逐步向俄遠東地區腹地及周邊發展,包括俄阿穆爾州、濱海邊區、猶太自治州、哈巴羅夫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薩哈林等10個州區;對俄境外農業開發合作已由過去種植蔬菜向大豆、玉米、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種植拓展,并由種植業向畜牧業、糧食、飼料加工、倉儲、物流運輸及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等多個領域延伸。近年來,全省每年對俄輸出勞務都在3萬余人左右,人均勞務收入3萬元以上,年創勞務收入超10億元。
三、存在問題
第一,承包工程方面。黑龍江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亞洲,而歐洲所占份額較小。同時,“一帶一路”沿線跨越東西方多個文明交匯區,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矛盾沖突,不同民族種族沖突,區域內大多數為發展中國家,處于政治轉制、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時期,矛盾突出,政局不穩,國內環境較為復雜,立法也不夠健全,標準缺失,基礎設施薄弱,這使黑龍江省在這些國家承包工程面臨較為復雜的環境。
第二,勞務合作方面。2013—2015年,黑龍江省只對新加坡和俄羅斯兩個沿線國家開展勞務合作,且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對其他沿線國家未進行勞務合作,局限性較強。首先,俄方辦理勞務許可證手續
繁雜、時間長、收費高,使用期限短,不足一年;對外籍勞務輸入管控日趨嚴格,限制入境勞務人員數量和工作種類,經常性削減勞務配額,致使中方項目勞務用工指標得不到保障;其次,黑龍江省對俄合作缺乏大企業、大項目支撐,仍以民營企業為主,其規模小且組織化程度低,國際競爭力不足。
四、對策建議
(一)提升對外承包工程主體實力
鼓勵大型成套設備企業、技術力量雄厚的設計咨詢類企業申報對外承包工程資質,提高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整體聯動能力。
(二)強化對外承包工程帶動外貿出口
積極承攬重大基礎設施和大型工業、能源、通信、礦產資源開發等項目,推動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境外承包工程項目發展,支持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帶動設備、部件和原輔材料等地產品出口。
(三)健全境外項目風險管控評價體系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背景下,黑龍江省對外承包工程企業主要面臨政治風險、法律和政策變動風險、自然風險以及企業管理風險。通過全面深入開展盡職調查、投保海外投資保險、建立健全企業風險監控體系及做好合同簽署與管理工作,可有效規避海外投資風險,進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
(四)積極與沿線國家尋求合作機遇,擴大勞務輸出
按照國家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五個方面的要求,黑龍江省應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通道方面的建設,推介優勢產業、挖掘合作潛力、深度溝通交流、專業化洽談對接,推動黑龍江省農業、制造業、建筑業等領域外派勞務向專業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五)創新合作路徑,完善合作機制
充分考慮黑龍江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利益交融和匯合點,提升對外勞務合作層次和管理水平。加強對外勞務機構管理,規范外派勞務服務機構經營行為。建立外派勞務應急處理機制和安全管理機制,及時協調處理突發事件。
(責任編輯:顧曉濱 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