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華



摘要 進行含氨基酸水溶肥在小麥抗逆高產栽培中的應用研究試驗,結果表明: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有利于增加小麥抗性,改善小麥品質,提高小麥產量,示范區比常規區提高543.15 kg/hm2,增產 7.82%,示范區小麥不完全粒比常規區小麥不完全粒下降了4.4個百分點。示范區白粉病、赤霉病勻低于常規區。
關鍵詞 含氨基酸水溶肥;小麥;抗逆;增產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6-0016-01
有利的農業氣象條件是實現小麥高產、穩產、優質的前提。2015年秋冬受厄爾尼諾氣候影響,漬害、低溫致使小麥延遲播種,是黃淮地區普遍存在不利栽培環境,給小麥高產栽培帶來很大風險。為此,進行了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麥拔節期、孕穗期、灌漿期噴施方面的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位于漣水縣岔廟鎮洪濱村(GPS:W33055′06″,E119013′37″),該區域地勢平坦,肥力差異小,供試土壤為兩合土。土壤養分含量為:有機質12.3 g/kg,全氮1.043 g/kg,有效磷12.7 mg/kg,速效鉀98.62 mg/kg,交換量10.4 cmol/kg,pH值7.9。試驗地為典型的稻麥一年兩熟輪作制,前茬水稻,產量9 150 kg/hm2。
1.2 試驗材料
供試作物為半冬性中熟小麥品種——淮麥33;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微量元素型,江蘇谷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試驗設計
該試驗在同一田塊上設3個處理,即農戶常規施肥區、示范區,以空白區作對照(CK)。示范區、常規施肥區土地耕翻前,施用尿素150 kg/hm2、復合肥(15-17-13)450 kg/hm2作基肥。播種后針對秸稈還田量大、稻草腐爛耗氮、苗小的特點,12月15日施用尿素75 kg/hm2作苗肥;2016年3月26日施用尿素75 kg/hm2、復合肥(15-17-13)300 kg/hm2作拔節孕穗肥。整個生育期內施用尿素375 kg/hm2、復合肥(15-15-13)750 kg/hm2,折合純氮285 kg/hm2、P2O5 127.5 kg/hm2、K2O 97.5 kg/hm2。適當增加基肥中的氮肥用量[1-2]。滿足秸稈腐解和麥苗生長的氮素需求,促進小麥苗期葉蘗同伸,實現壯苗越冬。在常規施肥、病蟲草防治的基礎上,示范區分別于2016年3月15日、4月5日、5月6日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750倍液,折合藥液900 kg/hm2,空白區噴施等量清水。不設重復,小區面積66.7 m2。中間田埂用塑料布覆蓋,防止串水串肥。
1.4 試驗實施
試驗小麥于11月15日機條播種,比常規年份推遲播種20 d,2016年6月10日收獲。注意保證土壤質量。播種期及時排水降漬[3-4]、秸稈全量還田、深翻曬田,克服災害性天氣帶來的不利因素,搶時播種。合理運籌肥料。小麥生長期施肥情況記載如表1所示。
1.5 調查方法
整個生長期,每小區都作定點考查[5-6]。
2 結果與分析
2.1 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對小麥性狀的影響
本試驗在災害性天氣、播期推遲、漬害、低溫、寡照情況下進行。如表2所示,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后,示范區小麥劍葉挺拔,葉片厚實,深綠,穗大籽粒飽滿。如表3所示,示范區分蘗成穗、每穗粒數、千粒重、理論產量、實際產量均高于常規種植區的平均值,分別增加13.65萬穗/hm2、1.3粒、1.26 g、694.35 kg/hm2、543.15 kg/hm2。尤為重要的是,表3中示范區不完全粒減少是國家收購商糧的重要指標之一。如表4所示,隨著含氨基酸水溶肥的噴施,小麥抗病性增加,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發生程度均低于常規種植區。
2.2 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在岔廟鎮岔河村、和平村,朱碼鎮余東村、余莊村,陳師鎮壽沿村多點調查表明,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平均產量達6 585 kg/hm2,比非噴施的平均產量(6 045 kg/hm2)增產540kg/hm2,增產8.93%,不完全率均有所下降。由此可見,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對小麥增產效果顯著。
2.3 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對小麥經濟效益的影響
按照小麥平均保護價格2.36元/kg,含氨基酸水溶肥用量15袋/hm2(600 mL/hm2),零售價為1元/袋,人工噴施費用150元/hm2計算,小麥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與空白區相比增加產量3 701.25 kg/hm2,與常規施肥區相比增加產量543.15 kg/hm2,增加產值1 281.83元/hm2,減去氨基酸水溶肥費用與人工費用合計495元/hm2,合計新增純收入786.83元/hm2。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噴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后,能迅速補充小麥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促進肥料吸收、利用和轉化,增強光合作用,促進小麥生長發育,增強小麥抗逆性能,減輕小麥病害。示范區小麥平均比常規區增產543.15 kg/hm2,增幅7.82%,新增純收入786.83元/hm2,增產增收效果明顯,適宜在漣水地區小麥高產創建中推廣使用。
4 參考文獻
[1] 王學君,董曉霞,董亮,等.含氨基酸水溶肥對鹽堿地小麥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J].山東農業科學,2016(6):78-80.
[2] 閆挺起.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麥上的田間肥效示范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7):43.
[3] 袁鳳英,朱孔杰,李秀芹,等.淺談含氨基酸水溶肥的應用[J].山東化工,2015(14):111-112.
[4] 周銀芝,董國靖.冬小麥噴施氨基酸水溶肥效果研究[J].農技服務,2014(2):79.
[5] 寧鳳榮.氨基酸水溶肥料(水劑)在小麥上的效果試驗[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8):66.
[6] 李長亮.氨基酸葉面肥在小麥穗期的應用效果初探[J].上海農業科技,2010(6):62.